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史記】:吳太伯世家

2024-01-05歷史

我們看世家看的是什麽?

今天我們看世家,看的是一種向善的情感。我們觀看這三十世家,幾乎全是世家大姓中的有德者及其德行,司馬遷就是透過一個個歷史人物的傳記來架構,整個大歷史,讓每一個歷史人物活靈活現的站在我們面前,從他們的人生軌跡當中展現歷史原貌,這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價值觀,也是【史記】這麽讓人百看不厭,百聽不厭的原因。

比如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主人公周公姬旦,各位熟知的「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中的齊公姜子牙 等等。

為什麽吳太伯能在世家中排第一篇?

吳太伯。是周太王的嫡長子,是當之無愧的繼承人,吳太伯有兩個弟弟,一個是仲雍,一個是季歷,其中季歷最小,能力也不如他的兩個哥哥,正常情況下是輪不到季歷來繼承的。

但是季歷後來生了個兒子,也就是日後鼎鼎大名的周文王姬昌,周太王認定姬昌將來會讓周得到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但是要讓姬昌成為國君,得先讓姬昌的父親季歷成為國君才行。

吳太伯與仲雍看出父親的苦衷,於是,他們主動放棄了繼承權,還一路遠逃,從此再也沒有回過故國。季歷順利成為一代國君,進而姬昌成為下一代君主。

吳太伯與仲雍逃離黃河流域,逃到當時還是蠻荒之地的長江流域,並且把黃河流域的文化和生產經驗一並帶過去,並在當地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吳國。

吳太伯為什麽主動離開黃河流域?

吳太伯為了成全季歷;主動離開,他的禮讓,並非是真的禮讓,而是離開權力紛爭的中原之地,去建立自己的桃花源。

吳與弟弟仲雍一起逃離黃河流域,到蠻荒的長江流域開荒,建立新的國家:吳國。

吳太伯和仲雍不是讓位給季歷這麽簡單,而是從一個高度發達的地區,去到一個極度不發達的地區,在這裏紮根生活,還把黃河流域的經驗和技術帶導這裏,得到當地人的擁護,形成新的部落,最終發展成新的城邦。【史記】裏說, 「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

以此為基礎,吳太伯兄弟逐漸在當地站穩了腳跟,後來因為吳太伯沒有子嗣,所以太伯死後,仲㢕就成了當地的部落首長,發展出一個新的國家吳國。

到仲雍的曾孫,周章和虞仲的時代,正好是周武王伐紂的時代,周武王滅商後正式冊封周章為吳國的國君,相當於將吳國納入了周的分封體系,虞仲則受封為吳國的第一代諸侯。

這個時候吳太伯的世系就分為了兩支;一支在吳一支在虞,這個虞國存在了12代,後來被晉國滅掉,那時候春秋的紛爭也逐漸開始了。

到春秋戰國時,虞國被晉國滅掉,但是吳太伯的另一支卻逐漸的興起了,從太伯開始一直到壽夢,一共是十九代,從這裏開始,吳太伯世家出現了另一位新的主角:季紮。

為什麽司馬遷已經在寫過吳太伯讓國之後又寫一遍季紮?

讓賢的歷史,在【五帝本紀】裏就有了,再到吳太伯,最後到季紮,這種高貴的情操沒有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消失,反而一再出現。司馬遷對季紮抱有極高的崇拜之情。

吳王壽夢在位25年,吳國也一天天強大,但是在強大的統治者,也掙脫不開生老病死,在這個時候他也遭遇了吳太伯父親的困境,自己最喜歡的兒子是季紮,可是這季紮偏偏是小兒子,這不就是吳太伯的故事重演嗎?

但是這一次,這個故事有了新的轉折,季紮認為自己的年齡太小,不能接受王位,義正言辭的拒絕了,但是這個王位也不能空著,於是大哥誅樊繼位。

誅樊也知道,父親是想傳位給弟弟。

自,季紮的,就在父親葬禮之後,再一次的季紮繼承王位,但是季紮又一次堅決拒絕了,並且自願變成農民來表明自己的決心。

像吳太伯和季紮這樣的人,不僅是一個好人,而且是一個品德高貴的善人,社會上多一些這樣禮尚讓賢的人,那麽國家和社會將會越來越文明。

*作者 | 煊予,70後,遇見李菁簽約作者,業余愛好讀書和寫作,願用文字溫暖自己,也溫暖他人。微訊號:qw1354234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