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被圍毆打死的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冤不冤?

2024-01-06歷史

正統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紫禁城裏突發一起血案。錦衣衛指揮使馬順等三人,被參加朝會的文官們打死。事後行兇的眾官員不僅無罪,還以「直、勇」名動天下。是馬順惡貫滿盈,活該被官員們私刑毆殺麽?

事情的前因是八月十五日,明英宗在土木堡遭遇慘敗。不僅二十多萬大軍、數百隨軍勛貴大臣灰飛煙滅,英宗本人也成了蒙古人的俘虜。訊息傳回京師,亡國的陰雲迅速籠罩在朝野內外,沈重的壓力也湧上朝堂官員們的心頭。

二十三日朝會時,重壓讓朝臣開始失去冷靜。部份官員在都察院右都禦史陳鎰的領銜下,突然要求監國的郕王朱祁鈺下旨,抄滅太監王振全族。不管馬順是不是惡貫滿盈,至少官員們一開始並未針對他。

對於大臣提出的極刑要求,朱祁鈺並未接受,只是回復「 擇時改議 」。陳鎰等人不同意開始吵鬧,高聲哭訴王振的罪行,這進一步誘發了在場官員們的情緒,他們紛紛開始附和響應。朱祁鈺只得改令錦衣衛先行查抄王振家屬,並要求散朝。

結果群臣拒不散去,還攔住欲離開的朱祁鈺並要求他改令。這時錦衣衛指揮使馬順站了出來,厲聲喝斥並想逐退百官。

錦衣指揮馬順者,振黨也,厲聲叱言者去。竑憤怒,奮臂起,捽順發呼曰:「若曹奸黨,罪當誅,今尚敢爾!」且罵且嚙其面,眾共擊之,立斃,朝班大亂。

【明史·列傳第六十五】

此舉讓壓抑已久的群臣徹底失去了理智,在戶科給事中王竑的帶領下一擁而上打死了馬順。然後又逼朱祁鈺和金英(司禮監秉筆太監)交出王振的死黨,宦官毛貴和王長隨,並將兩人一並打死在現場。

最後在於謙的勸說下,朱祁鈺當場宣諭「 順等罪當死,勿論 」,混亂不堪的朝會、激憤緊張的群臣才平息下來。

有些人覺得馬順是作死的典範。原本沒他什麽事兒,自己要跳出來耍威風,結果白白送了命。有這種想法的人,基本都忽略了馬順的另一個職務 – 錦衣衛堂上官

錦衣衛堂上官雖然沒什麽實際職權,但不是錦衣衛的元老或實權人物,是獲取不到這個官職的。在明朝但凡皇帝有召見臣屬的政務活動,錦衣衛堂上官都要陪侍左右。一是作為儀衛彰顯皇帝威嚴,二是監督群臣言行,防止官員們冒犯、沖撞皇帝。

所以群臣圍堵代皇帝臨朝的朱祁鈺時,馬順呵斥驅逐官員就不是在耍什麽威風,而是在履行他的職責。

既然馬順是在履行本職,那麽現場的錦衣衛們為啥不救他?

不是馬順人緣差導致錦衣衛們袖手旁觀,主因也不是朱祁鈺不下令造成的「秦王繞柱」。而是一個比較搞笑的原因,錦衣衛沒有相關預案,更別說針對性的演練了,換句話說就是沒反應過來。

因為從未考慮過官員在朝會時行兇,所以錦衣衛參加朝會的訓練、安排都是側重儀仗(佩刀都是專門的儀刀「繡春刀」)。而且日常朝會不像大禮朝會(登基、冊封皇後或太子、三大節等)那樣註重營造氣氛,所以參會的錦衣衛人數也很少,二十個左右。

當數百官員突然發難時,現場沒有訓練過的錦衣衛(想想現在警察為什麽要做專門的防群暴訓練),根本應對不過來。短時間內別說制止群臣,擠到馬順跟前都不可能。所以不是現場的錦衣衛們不幫馬順,他們是有心無力,只能眼睜睜看著馬順被毆死。

這也是馬順死得最冤的地方,「留給」他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於謙後續的行為也可以旁證這一點。

於謙後面勸諫朱祁鈺宣諭群臣無罪,其實選擇的時間點對他個人來說並不好。在群臣剛毆死三人還情緒激憤時提要求,很容易就被扣「挾君、逼宮」的帽子。但若不開口,他的一眾同僚就危險了。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圍的錦衣衛、宮廷侍衛們已經反應過來了,「 衛卒聲洶洶 」。

也有一些人覺得,是朱祁鈺的不作為激怒了官員們,進而坑死了馬順。這種觀點其實也忽視了朱祁鈺的一個身份「 代理 」。

雖然明英宗禦駕親征前,已命朱祁鈺留守監國。理論上朱祁鈺是可以自主決定各項政務甚至國策的。但是這種理論上的權柄,皇太子監國時都不敢當真,朱祁鈺作為一個身份敏感的親王,怎麽敢實操?

所以朱祁鈺在明英宗被俘前一直在做泥菩薩,只擺樣子不開口。日常各項政務經通政司整理分類後,可依章辦理的直接轉六部處理,其它則由內閣票擬後再送英宗批復。而英宗被俘後,朱祁鈺在大事上就更不敢自己拍板了。

萬一皇帝回來,會怎麽看他?宮中的孫太後,會怎麽看他?他回復群臣「 擇時改議 」並不是想搗糨糊,而是想去後宮請示孫太後。

朝堂的官員們其實很清楚朱祁鈺的尷尬,只是突然而至的重壓讓情緒不受理智的控制。不然官員們最該考慮得不是滅王振全族,而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如果群臣夠理智,新君登基大機率也不會處死馬順。這一點不是沒證據,後面朱祁鈺登基後並沒有血洗王振一黨。

換句話說,馬順成了一個臨時出氣筒,用自己的命為官員們的情緒買了單,死得有些冤。最後來聊聊,圍毆馬順的眾官員是不是稱得上「直」或「勇」。

首先,上綱上線的說,這些官員在挖明朝的墻角、拉低明朝的底線。

律法是一個皇朝的根基之一,無令無旨就毆殺朝堂官員,不是霸氣和威武,而是在破壞朝廷的威權。

此後官員集結到宮門處哭鬧,逼迫皇帝按他們的意願出旨,成為明朝的常態。皇帝要麽咬牙退讓日後再報復,要麽就是斯文掃地,扒光官員們的褲子伺候 -- 廷杖 。這是讓明朝更有臉面,還是讓明朝的臉皮更厚?

受此影響,七十多年後,因禮儀上的意見不合,翰林院修撰楊慎就敢和一眾官員在左順門伏殺張璁和桂萼(未遂)。這是國家百五十年養出的「士」,還是黑社會?

後面楊慎又帶領一眾官員齊聚宮門聲嘶力竭的哭鬧,最終致上百官員一起光屁股挨揍。這是明朝的高光時刻,還是大損皇朝顏面的鬧劇?

其次,圍毆馬順的大部份官員和「勇」扯不上邊,只是欺軟怕硬。

這一點,禮部右侍郎李實和明英宗做過真實的演繹。景泰元年,李實奉命出使瓦剌。在探望英宗時,李實「直且勇」,當面怒斥英宗寵信王振害國害己。英宗沒有辯解,但吐槽「 王振無事之時,人皆不說 」。

沒有參與圍毆的於謙,為保護這些「直勇」之臣,不惜主動背負因果。但於謙受難時,他們不落井下石已屬優良。更諷刺的是,奪門復位後英宗給王振立碑建祠。那些「直勇」之臣,不僅沒一個出面反對,還有一些主動站出來附和。

所以導致馬順殞命的「午門血案」,並不是明朝值得誇耀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