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南昌起義中粟裕負傷倒地動彈不得,排長卸下他的駁殼槍丟下他走了

2024-01-18歷史

▲粟裕

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國大革命走向低潮。粟裕義無反顧地參加南昌起義,追隨朱德、陳毅到達井岡山。粟裕這一段的經歷十分艱辛,但革命意誌非常堅定,表現了崇高的革命理想。

經歷三河壩分兵

8月6日,粟裕所在的警衛隊奉命出發,負責南昌起義軍指揮機關的警衛任務和押運武器彈藥任務。粟裕除隨身帶的駁殼槍和子彈外,還身背兩支步槍、200多發子彈,加上背包、軍毯、水壺、飯盒、鐵鎬、鐵鏟,共有30多公斤。另外,每一個班要擡一頂大帳篷,每人還要照管一個挑槍支彈藥的民夫。8月盛夏,每天行軍三四十公裏,又熱又累。如果誰照管的民夫中途跑了,那些槍支彈藥就得自己挑。這是粟裕經歷的第一次長途行軍,也是第一次巨大考驗。

在南昌起義軍向廣東省進軍途中,由於領導上的原因、政治工作薄弱,加上天氣炎熱,逃跑士兵和病號劇增,部隊減員相當嚴重。起義軍離開南昌市不遠,剛行抵江西省進賢縣時,蔡廷鍇就率部離開了隊伍。南昌起義軍到達臨川縣時,已減員6000余人,並遺棄了部份槍支。8月底至9月初,起義軍在贛南瑞金縣(今瑞金市)、會昌縣境內,與廣東省前來堵截的國民黨軍進行了多次激烈戰鬥。起義軍雖然殲敵6000多人,繳槍2500支,但自己傷亡近2000人。其間,又有第二十軍第二師第五團叛逃。至此,南昌起義軍只剩下1萬余人。會昌戰鬥之後,粟裕奉命帶領一個班將繳獲的槍支裝上船,押送到廣東省東江。

9月下旬,南昌起義軍攻占廣東省潮安縣(今屬潮州市)、汕頭地區後,才得到短暫的休整。接著,南昌起義軍主力經廣東省揭陽縣(今揭陽市)向豐順縣湯坑西進,在白石地區與敵作戰失利,損失慘重,被迫退向普寧縣(今普寧市)流沙地區。10月3日,起義軍主力在向海豐縣、陸豐縣(今陸豐市)轉移途中,在烏石地區遭到敵軍截擊。第二十軍第一師、第二師潰散。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僅剩1300余人,後在該師第七十團團長董朗和師黨代表顏昌頤率領下,退入海陸豐地區,參加當地的革命鬥爭。

南昌起義軍主力出動後,粟裕所在排奉命在潮安縣城留守,負責後勤部門和物資倉庫的警戒。留守潮安縣城的起義軍力量單薄,在國民黨軍的圍攻下不得不撤到城外。粟裕所在排的任務,是保衛後勤部門領導和其他幹部的安全。他們找到幾條船,東渡韓江,準備經廣東省饒平縣去大埔縣三河壩,同第二十五師會合。

原來,賀龍、葉挺率南昌起義軍主力挺進潮安縣、汕頭地區時,把第十一軍第二十五師作為潮汕的前哨,留在三河壩警戒敵人。為加強部隊領導,葉挺致信第二十五師師長周士第,命令由第九軍副軍長朱德統一指揮該師和第九軍軍官教育團。後來看,南昌起義軍分散行動的決定是錯誤的,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10月1日至3日,第二十五師在三河壩遭國民黨第三十二軍兩個多師的進攻,激戰了三天三夜。第二十五師參謀處長遊步仁、第七十五團第三營營長蔡晴川等數百名官兵犧牲。10月4日淩晨,第二十五師在朱德、周士第的指揮下撤出戰鬥,向潮汕地區前進。此時,第二十五師還不知道潮汕已經失守,南昌起義軍主力已經失敗。第二十五師行進至饒平縣附近時,得知南昌起義軍主力失利的訊息,於是停止了前進。第二十五師還約有2000人,三個團的建制也都還保持著。從潮汕地區撤退下來的零星部隊和人員,陸續到達饒平縣的五六百人,也會合到了一起。粟裕到達饒平縣時,第二十五師已經先到了。

第一次負傷

第二十五師失掉與領導機關的一切聯系,成了南昌起義軍余部。朱德認為,南昌起義軍主力雖然失敗了,但起義旗幟絕對不能丟,武裝鬥爭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鑒於國民黨軍隊雲集在周圍,可能隨時撲來,起義軍必須盡快離開此地,甩開敵人,否則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經過慎重考慮,朱德決定脫離敵人,避免與敵交鋒,向敵人力量薄弱的閩西、贛南地區轉移。起義軍把負傷人員交給饒平縣共產黨組織分散安置,並留下了一部份槍支。10月7日,朱德率領起義軍余部從饒平縣出發,踏上了艱苦轉戰的道路。10月16日,起義軍余部到達閩贛交界處的福建省武平縣。

▲朱德在南昌起義時用的駁殼槍

南昌起義軍余部向西北轉移的行動,很快被敵人發覺。10月17日,國民黨第三十二軍軍長錢大鈞率領第十八師追到了武平縣。起義軍寡不敵眾,加之缺糧少彈,無法與強敵持久地硬拼硬打。激戰兩個小時後,朱德下令部隊撤出戰鬥。起義軍向武平縣西北方向轉移,粟裕所在排奉命掩護。粟裕和戰友們一陣猛打,敵人不知虛實,慌忙退卻。

突然,一顆子彈從粟裕右耳上側頭部顳骨穿了過去。粟裕只覺得頭部猛然受到一擊,隨即倒在地上,動彈不得,心裏卻依然很明白,只聽排長說:「粟裕呀,我不能管你啦。」隨後,排長卸下粟裕的駁殼槍,丟下他走了。不久,粟裕從昏迷中蘇醒過來。剛才還血肉橫飛的戰場,此時靜得可怕。粟裕當時只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要站起來,趕上部隊,絕對不能離開革命隊伍。他咬緊牙關猛地站了起來,但腿一軟身子一晃,又倒在地上。粟裕用力順著山坡往下滾,一直滾到了路邊一片水田裏。正好有幾個南昌起義軍戰友沿著山邊走來,發現了粟裕。他們連忙把粟裕扶起來,給他包紮好傷口,攙著他趕上了部隊。粟裕一生六次負傷,這是他第一次負傷。

武平縣西北五公裏處有一條山路叫石徑嶺,地勢險峻,懸崖峭壁間只有一個隘口可以透過。南昌起義軍余部要向西北轉移,這是一條必經之路。經過偵察,起義軍發現隘口被地主武裝民團占領著。為了出其不意制伏敵人,朱德率領幾個警衛人員,從長滿灌木的陡壁攀登而上,從側後發起進攻。戰鬥力本來就不強的民團,遭到突然打擊,丟下武器四散逃命。朱德站在斷壁上,手握駁殼槍,指揮部隊勝利透過了石徑嶺。

經過武平縣城戰鬥和石徑嶺戰鬥,南昌起義軍余部擺脫了國民黨軍的重兵追擊,進入了贛南山區。饑餓、疲憊、傷病折磨著官兵,革命前途十分暗淡。逃跑、叛變的官兵每天都有,粟裕卻堅持了下來,他拖著重傷的身軀,堅定地跟著部隊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