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趙雲知而不言,夏侯惇心中有數:顏良文醜被關羽斬殺是另有隱情?

2024-02-06歷史

關羽,作為三國人物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可以說被後世人視為忠義的典範,甚至被儒釋道三家共同敬為尊者。

而作為關羽膾炙人口的一戰,斬顏良誅文醜,更是飽受演義讀者的喜愛,也成為後世人評價關羽高武力的重要依據。

(關羽劇照)

但是隨著時代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對關羽斬顏良誅文醜,有著自己的一番見解,表示關羽無非是靠著偷襲和撿漏子,才成功擊殺了兩人。

要不然,為什麽後面關羽千裏走單騎的時候,夏侯惇敢單槍匹馬的追擊關羽呢?這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那麽今天我們就好好分析一下,關羽的「斬顏良誅文醜」到底有什麽隱情。

一、關羽能「斬顏良誅文醜」的前因後果

正如前面提到的,關羽向來是忠義的代表。但是,有些人卻認為,關羽怎麽能是忠義的代名詞呢?他不是投降過曹操嗎?

(關羽劇照)

但是如果了解過相關史實,那麽我們就能說正是這段所謂的關羽「黑歷史」,為關羽的忠義之名,打下來堅實的基礎。

話說公元前200年,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開始不斷對周邊諸侯進行收割和征服,以為和黃河以北的袁紹開戰做準備。

而在這一年,割據徐州的劉備成為了曹操統一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最後一個阻礙,所以在公元200年,曹操親率大軍大破劉備於徐州。

最終導致劉關張三兄弟在亂戰中走散,身為大哥的劉備,北上投奔了曹操在北方的最後一個敵人袁紹。

二弟關羽則因為獨守下邳城,最終被曹操圍困,經過老鄉張遼的勸說後,不得已歸降了曹操。

(關羽形象)

對於關羽的此次投降,歷史上有很多說法,比如【三國演義】中最廣為人知的,關羽與曹操約法三章,最終保全了劉備家眷的性命。

但是正史上對於關羽投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羽此時投降的只是漢朝,不是曹操。本質上,沒有違背關羽忠於劉備,忠於漢室的本心。

而在關羽投降之後一系列做法,更是為關羽的忠義之名,平添眾多籌碼。

就在同一年,曹操和袁紹的官渡之戰正式開打,而關羽也在同一時間,得知了自己的兄長在袁紹陣營的訊息。

那麽這個時候就輪到關羽犯難了。因為曹操對關羽太好了,封爵賞地,拜將軍,賜金銀,可以說一樣不差,這種待遇關羽可以說從來沒有享受過。

(關羽劇照)

那麽在對劉備的忠心耿耿和曹操的知遇之恩中,正常人肯定都會犯難,因為一邊是忠,一邊是義,怎麽選都會出差錯。

但關羽之所以被成為忠義無雙,就是因為他即將在這種兩難境地中,書寫一場蕩氣回腸的忠義史詩,而「不幸」的顏良和文醜就成為了此次史詩中的犧牲品。

二、關羽「斬顏良誅文醜」有哪些隱情呢?

在得知了劉備在袁紹那裏後,關羽立馬就陷入了忠、義兩難全的境地,但是關羽立馬就做出了決斷,那就是去找兄長,但是走之前他要報答曹操的知遇之恩。

更關鍵的是,關羽在此時已經明確告訴曹操:自己就是要走了,但是為了報答您的知遇之恩,自己決定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之後,再行離開。

就在這種背景下,關羽被曹操安排為先鋒之將,開始了屬於他的傳奇。但是這個傳奇,經過千年後,卻頻繁被人質疑。

(顏良劇照)

很多人表示關羽陣斬顏良,誅殺文醜就是有水分的,難以證明其真實的武力水平。這些人的依據如下:

首先對於斬顏良,演義中的描寫是顏良絲毫沒有防備,而且在顏良出發前,劉備還千叮嚀萬囑咐地告訴顏良,見了自己的二弟,一定要手下留情。

在這種情況下,關羽憑借著赤兔馬的速度加持,才最終得手的,這是偷襲,不算好漢。

其次對於誅殺文醜,演義中的描寫也是相當細致,那就是文醜在追擊曹操的途中,被曹操用計大敗,並且被徐晃等將軍追了幾十裏。

此時文醜可以說是人困馬乏,恰好在此時遇見了關羽,才又讓關羽撿漏成功,從而創下了不世之威名。

而且有些人在此時,還將正史搬了出來,表示歷史上,關羽根本沒有誅殺文醜,他只是斬了顏良罷了。

最後,還有人表示,這些都是羅貫中為了擡高關羽,而為關羽杜撰的罷了。

並且趙雲同樣身為三國中,武力值頂尖的那一批人,趙雲肯定是知道關羽和顏良文醜之間的差距的。

因為趙雲和文醜可是大戰了四十回合不分勝負的,結果現在被關羽一刀就砍了,明顯不合理嘛。

另外,對於關羽擊殺顏良文醜,人們覺得另有隱情的一個依據就是夏侯惇的舉動,在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之時,夏侯惇竟然敢單槍匹馬前去找關羽麻煩。

所以,基於此,有人認為這是夏侯惇並不懼怕關羽,對關羽能夠斬殺顏良文醜,實際上心中抱著懷疑,認為關羽擊殺顏良文醜是取巧了,這次來也是抱著和其過過招的打算。

(徐晃劇照)

確實,隨著民間的流傳,關羽斬顏良誅文醜的事跡被傳的越來越神,對於上述的細節和隱情,很多人都不太清楚。

那麽為了讓大家知道這背後的真實情況,做一些科普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既然提到了所謂的隱情,那麽關於關羽斬顏良誅文醜的最大隱情,我們也是要詳加分析的。

那就是在正史中,關羽斬殺顏良到底有多厲害?

(關羽)

三、關羽陣斬顏良到底難在哪裏

既然前面有人提到了正史,表示在正史中關羽並沒有誅殺文醜,這一點確實是羅貫中給關羽加的戲了。

因為正史中,文醜是在追擊曹操的途中,於延津渡中了曹操的疑兵之計,最終在亂軍中被殺了。這確實不是關羽的戲份。

但是在關羽陣斬顏良的這件事上,正史的難度可是比羅貫中寫的小說還要誇張,畢竟羅貫中加了顏良輕敵大意和劉備讓顏良放水的戲份。

(斬顏良)

但是正史中,不僅沒有這些戲份,而且關羽斬殺顏良的地方也不是陣前,而是萬軍正中。

據【三國誌】記載:是為了解決白馬被圍困的風險,曹操派遣張遼和關羽為前鋒前,去攻打顏良,在這個時候關羽於萬軍叢中看到了顏良,於是策馬沖殺,最終刺死顏良,斬首而還。

大家不要看這只是短短的一段話,但是其中的技術難點真的是一個接一個。

第一個難點,對面人很多。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於萬眾之中」,這就意味著顏良的軍隊至少有一萬人,那麽這一難點下面又會給關羽斬殺顏良帶來以下兩個難題。

(戰爭場景)

首先是很難分辨方位,看清情況。如果大家不明白萬人之眾是個什麽概念,那麽請大家回憶一下上學的時候升國旗或者做廣播體操的場景。

請問您能在這種情況下看清楚操場那邊的情況嗎?很明顯不能,而一個學校的正常人數應該也就是四五千人,才剛剛到萬人的一半之多。

所以,在這種人數眾多的環境下,關羽很難看清楚對面顏良的移動情況,和周邊的戰力部署。

(萬人方陣)

其次就是沖殺難度。要知道顏良作為袁紹手下第一大將,帶領的兵不僅是精兵強將,其近身護衛也肯定是百裏挑一的好手。

但是,就是這麽一支萬人大陣,關羽硬是率領一小隊人馬直接沖殺進入陣中心,而且在這種情況下還擊潰了顏良的近身侍衛,這份難度可比在陣前斬殺毫無防衛的顏良難太多了吧。

第二個難點,技術動作很流暢。

我們註意看史書中的記載,「策馬」、「刺良」、「斬首而還」,從這句話中我們只是讀就能感受到那種流暢,以及關羽的從容不迫。

要知道,那個時候可是沒有馬鐙的,這種極大地提升了騎兵作戰力的東西,是東晉時期才正式出現的。

(誅文醜)

那麽這種情況下,關羽經過策馬沖殺後,還能精準地一槍刺死顏良,隨後再下馬砍頭,再揚長而去,這份技術動作大家自己體會一下吧。這麽說是真的做到了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

而在陣斬顏良之後,袁軍士氣大落,而曹軍也是借機對袁軍展開沖殺,最終大敗袁軍。從而解了白馬之圍,算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袁紹方面給出的壓力。

而陣斬顏良的關羽,自然也是拿下此戰的首功,被曹操上表漢帝封為漢壽亭侯。

在自認為報答了曹操的恩情之後,關羽也還歸還了曹操的賞賜,毅然決然地辭別了曹操,前去尋找自己的兄長了。

(關羽)

而這場關羽自導自演的忠義大劇就此收尾,只能說顏良成為了,烘托關羽英勇忠義的唯一受害人。

結語

總而言之,雖然關羽斬顏良誅文醜一事在演義中,有其藝術加工的成分,也有著諸多隱情,但是回歸歷史,我們就會發現,歷史遠比小說更離譜。

因為關羽陣斬顏良是三國時期,唯一一次有歷史記載的,兩軍交戰一方主將親自操刀,將對方主將斬殺的。

哪怕是隨後的黃忠定軍山斬夏侯,在【三國誌】中也沒有記載是黃忠親自來的,而是以「一戰斬淵」而總結,這種情況應該和文醜被殺類似。

(武聖雕像)

所以說,對於關羽「斬顏良誅文醜」一事,雖然是有很多隱情,但是其中最大的隱情,恐怕還是讓人們低估了關羽的勇猛程度。

只能說關羽能被後世眾人如此追捧,以「武聖」受萬世香火供奉,不是沒有道理的,他是真的有自己的實力的。

對於關羽的真實武力值,大家覺得到底是被高估了還是低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