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劉備托孤,實為陰謀,最對不起趙雲

2024-02-05歷史

劉備托孤,實為陰謀,最對不起趙雲。

白帝城托孤,一段看似完美的歷史佳話,流傳千年,實則掩蓋了一段精心策劃的"機謀"。

劉備,你辜負的人中,趙雲最深重。公元200年,趙雲開始追隨你,直到公元229年病逝,期間為劉家盡心盡力,至死方休。

然而,盡管他辛苦工作,做出了許多貢獻,但他的官職和地位卻很低,這對他來說實在不公平。趙雲,字子龍,是蜀漢五虎將之一,他的忠心耿耿和卓越戰功為你效力了近三十年。

他不惜犧牲自己,兩次在危機時刻救下了後主劉禪。

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說:"切記,子龍不可重用",這並非因為趙雲有過節或者能力不足。在世時,趙雲的官職不高,地位也不如關羽和張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能得到重用。

相反,劉備的這一決定是出於他的別有用意和狡猾的策略。他深知趙雲的忠誠和才能,所以才在臨終前特意叮囑諸葛亮不要重用他,以免引起其他人的不滿和嫉妒。

這恰恰體現了劉備的過人之處,他能夠以智取勝,妥善處理人際關系,以達到自己的目標。

在白帝城托孤時,我會闡述一個與眾不同的觀點。趙雲不僅是劉備的貼身侍衛,更是他的保鏢,確保他和家人的安全。

在那個群雄割據的年代,找到一個忠誠無比、技藝高強的保鏢是至關重要的,而趙雲就是那個最佳人選。正史中記載的兩件事,足以證明他的品格。

公元200年,劉備投靠劉表。十年後,曹操揮軍南下,面對大兵壓境,舊主劉表之子劉琮畏懼退縮,選擇了投降。

形勢突變,劉備帶領他的隊伍南逃江陵,然而由於人多、車馬輜重,他們很快被曹操的輕騎兵追上。為了保護大部隊和妻兒,劉備不得不留下他們,自己僅帶領數十人獨自向北而行。

此時,有人傳言趙雲要投靠曹操,但沒過多久,趙雲便帶著他的兒子劉禪返回,成功完成了單騎救主的壯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長阪坡單騎救主」故事。

孫權為了鞏固孫劉聯盟,把妹妹嫁給了劉備。然而,當孫權想要趁劉備入川的機會奪回荊州時,他擔心會傷害到自己的妹妹。

於是,孫權派人把妹妹接回東吳,讓妹妹帶著劉禪一同回去。當孫尚香和阿鬥準備乘船離開時,趙雲發現了這個情況。

他毫不猶豫地孤身一人上了敵船,試圖阻止東吳將領。不久後,張飛也乘船趕到,和趙雲一起截住船只,成功救走了阿鬥。

如果沒有趙雲的英勇行為,阿鬥恐怕已經被孫夫人帶去東吳了。

趙雲對劉備的忠心,從他兩次舍命救後主的行為中可見一斑,他的勇敢和高尚品格更是令人敬佩。然而,他的貢獻並未得到應有的報酬。

在長阪坡之後,他被封為"牙門將軍",這只是一個"雜號將軍",地位並不高。盡管他的地位比不上關張二人可以理解,但是連後來加入的黃忠的地位都比他高,這實在讓人感到不公平。

黃忠是在公元211年跟隨劉備入川的,平定益州後被封為討虜將軍,雖然也是雜號將軍,但已經和趙雲平級了,這讓人為趙雲感到不公。

劉備在漢中稱王時,黃忠一躍成為後將軍,地位與關羽、張飛相當,甚至連關內侯的封賞也被授予。然而,趙雲卻沒有受到任何封賞,只是一名雜號將軍。

直到劉備去世,趙雲也沒有被封侯。盡管我們對趙雲的遭遇感到不公平,但也不能忽視劉備的私心。

劉備病危之際,召見丞相諸葛亮和尚書令李嚴,前往白帝城托孤。他誠摯地告訴諸葛亮:「您的才華超過曹丕十倍,一定能保國安民,最終完成大事。

如果我的繼子能夠得到輔佐,您就輔佐他;如果他沒有才能,您可以取而代之。」諸葛亮淚流滿面地回應:「我願盡我所能,忠貞不二,直至以身相許。」

劉備又為後主下詔,讓他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諸葛亮。

劉備的托孤其實是一場深思熟慮的陰謀,可謂"一箭三雕"。作為蜀漢的核心人物,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軍師,將他選為托孤的首輔大臣,可謂是最合適不過的選擇。

然而,如果只將權利交給諸葛亮一人,那麽權力就過於集中,而這違反了帝王之術的平衡原則,需要相互制約。因此,劉備在托孤的同時,也安排了其他關鍵人物,確保權力的分散和平衡。

劉備在臨終之際,將國家重任托付給兩位大將——諸葛亮和李嚴。諸葛亮是荊州派的代表人物,擅長文治;李嚴則是東州派的領袖,長於軍事。

他們在中央和地方分別掌管文武事務,形成了完美的人才互補。那麽,趙雲在劉備托孤時身處何處呢?

劉備安排好諸葛亮和李嚴後,轉頭對趙雲說:「我離世後,你要像保護我一樣保護我的兒子劉禪。你曾經救過他的命,他會聽你的。

以前你是我的貼身保鏢,發現有人對我不忠就需立即處決。從今往後,你將成為劉禪的貼身保鏢,一旦有人對劉禪不忠,你同樣需要立即行動。」

劉備作為皇室宗親,精通帝王之術,巧妙地運用諸葛亮和李嚴之間的制衡,並讓趙雲監督他們,一旦發現有謀反之心,立刻處決。

因此,盡管趙雲對劉備忠心耿耿,為他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的封賞卻相對較少。最後,劉備在臨終前特別囑咐諸葛亮,趙雲死後不能被過分重用。

我相信,劉備的這些決定都是出於對兒子劉禪的考慮。他認為,趙雲之所以願意跟隨他,不僅是因為他的高官厚祿,更是因為他的個人魅力和能力。

但若劉備不幸離世,劉禪那個軟弱無能的形象,誰會願意為他效忠,保護他和劉氏家族呢?所以,劉備決定把封賞的權利留給兒子,讓趙雲對兒子感恩戴德,這樣趙雲就會更加忠心耿耿地保護劉禪。

沒錯,公元223年四月,劉備在白帝城永安宮離世,留下遺命將劉禪立為新皇帝,並改年號為建興元年。同時,劉備還封趙雲為永昌亭侯,並將他晉升為鎮東將軍。

這一切都是劉備在臨終前精心安排的。 在趙雲的職務安排上,我特別註意到他被封為中護軍和征南將軍,這是在劉備去世前的封賞。

中護軍是一個高級軍事職務,主要負責管理禁軍和選拔下級武官,同時監督和管制諸武將。禁軍則是皇帝的私人武裝,是皇帝最後的保障,所以掌管禁軍的人必須是皇帝信任的心腹。

總的來說,劉備在臨終前做了充分的安排,包括任命新的皇帝和重要的官員,以此來確保國家的平穩過渡。

盡管官職不高,但趙雲的權利卻非常大。劉禪繼位後,他晉升趙雲為鎮東將軍。也許大家並不清楚這個職務的含義,但要知道,劉備也曾擔任過鎮東將軍。

這意味著趙雲的職務已經被劉禪提升到了與劉備相當的地位。因為趙雲曾經兩次救過劉禪,他們之間的關系已經超越了主仆,達到了如同父子般的親密。

劉禪繼位後,他把劉備沒有給予的東西都給予了趙雲。這樣,趙雲自然會對劉禪感激涕零,並且死心塌地效忠他。劉備的用心,大家都明白了。

劉備對趙雲的信任無人能敵,如果失去趙雲,就等於失去了一道保護屏障。劉備深知這一點,因此他不希望趙雲承受更大的風險。

此外,劉備對趙雲的恩情深重,他希望趙雲能夠得到應有的封賞,以表達對他的感激之情。因此,劉備不希望趙雲冒險,而是希望他能夠安享晚年,同時保護自己的兒子和整個劉氏家族不受侵害。

如果你想理解帝王的心思,就要學習乾隆為何不殺和珅和劉備為何不給趙雲高官厚祿。這些行為都是為了讓他們在兒子繼位後能夠穩固地位,獲得人們的支持。

真正的用心良苦,就是把生死大權和封賞權力留給自己的孩子。帝王之心,超越了我們的理解。創作不易,熬了幾個夜才完成。

你的關註是我前進的動力,如果有錯誤的地方,歡迎批評指正,我會努力改正。抱歉之前有標題錯誤,現在已經糾正了,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以後會更加細心。

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