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二次長沙會戰期間,為何號稱國軍虎賁勁旅的74軍,差點全軍覆沒?

2024-04-14歷史

國軍74軍在抗戰時期,就一直在正面戰場上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從淞滬會戰的初出茅廬,再到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戰役一錘定音,擊敗不可一世的106師團;再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中硬剛日軍11軍,74軍始終處於突擊的第一線。

到了1940年,74軍已經成為軍委會旗下最精銳的一支攻堅王牌,可就是這樣一支讓日軍為之膽寒的國軍王牌,卻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差點讓日軍全殲。

軍長王耀武也差點讓日軍活抓,損失過半的74軍甚至好長時間都沒緩過勁來。

那是什麽原因,導致74軍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損失這麽慘的呢?

74軍二戰長沙

在阿南惟幾接替在上高慘敗的園部和一郎成為11軍司令官之後,就一直想對威脅武漢的國軍第9戰區發動進攻,除了掃清其對武漢的威脅之外,還想以長沙作餌消滅和重創9戰區主力,確保其能在開辟第二戰場(北上或者南下)時解除老蔣這個定時炸彈,從而抽身出去第二戰場作戰。

1941年9月,阿南惟幾抽調精銳的11軍主力開始南下,在新墻河和汨羅江之間的預設戰場和國軍九戰區進行決戰。

戰役開始後,11軍進展迅速,很快占領了了新墻河前沿陣地,前線國軍敗兵在日軍的沖擊下呈潰散之勢, 「不戰而走者,不在少數」 ,而為了穩住陣腳,阻止日軍強渡汨羅江,威脅的長沙。

薛嶽將自己手上最後一個底牌74軍派出,讓其務必搶占瀏陽阻止日軍先頭部隊南下,為大部隊集結贏得時間。

1941年9月18日,在接到薛嶽的命令之後,王耀武頂著日軍飛機的轟炸,星夜兼程並於9月25日趕到預定地點。

不過到了前線之後,74軍都傻眼了,原本在74軍側翼的37軍和26軍在日軍第3師團的沖擊下已經潰不成軍,所以74軍不到一個軍(此時到位的只有57和58師)就要負責3個軍的防線。

這還不是最致命的,在21日也就是出發的第三天,日軍就截獲了國軍的電報,根據日軍11軍戰史記載

「至21日晨,接到第74軍開始移動的特情報告,軍司令部頓時為之震動。」

所以日軍已經洞悉了國軍所有部署,這也為74軍後續慘敗埋下了伏筆。

不過有意思的是阿南惟幾知道是74軍之後也是犯了嘀咕。

看見讓自己前任下課的74軍不打又很難跟手下交代,但如果想要全殲74軍的話又會耽誤他們進攻長沙擊破9戰區其他部隊的部署。

於是阿南選擇讓名古屋第3和大阪第4師團越過74軍側翼防區,沿著春華山南下占領長沙,而74軍的正面還是交給大名鼎鼎的熊本第6師團來處理,這也是日軍關內最精銳的師團之一。

這樣日軍第4、3和6師團呈東西三路縱隊南下,這樣既能達到戰役目的,也不會讓軍部那些人說他怕74軍,閉而不戰。

可計劃卻趕不上變化。

9月26日, 因為要給友軍補鍋,74軍將防區擴大到了西面,可此時因為第6師團要配合40師團掃蕩後方,導致了的第6師團未按時攔截74軍,讓其渡過了撈刀河地區與準備進攻長沙的第三師團遭遇再春華山。而一路順風順水的第3師團還以為在此的國軍只是潰兵,又恰逢淩晨,雙方在春華山附近 「轉角遇到愛」 ,直接交上火。

日軍這邊18聯隊一個大隊有個中隊長瞬間報銷,國軍這邊廖齡奇的58師也損失慘重,而此時18聯隊還以為這股部隊是潰兵,74軍還在和第6師團作戰呢。

9月26日下午, 阿南惟幾從前線知道擋在第三師團身前的就是74軍後,大為震怒,也改編之前部署,將自己手上的一個炮兵和坦克聯隊加強給第3師團,一時間整個58師陣地面臨著日軍2個聯隊加上重炮和坦克的沖擊,傷亡巨大。

但此時陣地還牢牢控制在58師手中。比如蔡仁傑的173團,3個營長陣亡2個,王伯雄172團的2營長也殉國。

9月27日戰況更慘烈,姍姍來遲的神田正種的第6師團切入戰場,將74軍一分為二,57和58師在西,51和軍部在東,首尾不能相連的74軍一下子要面對日軍三個師團(還有在撈刀河附近準備渡河的第4師團)。57和58面對日軍第三師團和第6師團1個聯隊打的比前一天還膠著,雙方甚至在永安城裏進行白刃戰。

而51師和軍部面對第6師團主力也打很艱苦151團團長朱炳慶犧牲,該團一線部隊傷亡過半。

可以說此時,再打下去74軍主力肯定被這兩個師團給耗盡。於是在9月28日淩晨,薛嶽讓王耀武帶部突圍,前往瀏陽集結。

可此時日軍已經完成對74軍的分割包圍,突圍談何容易?

在接到命令後,王耀武讓58師墊後,掩護51和57師突圍,可突圍之路何其漫漫,天上日軍飛機輪番轟炸,地上日軍兩個師團緊追不舍。

到了真正突圍後,一向紀律嚴明的74軍也像一盤散沙一樣到處亂跑,很多部隊都是以連排為單位分散突圍,甚至還丟下很多武器只身前往瀏陽,而當時薛嶽還組織了多支收容隊,專門在戰場空隙地帶收容74軍殘部。而在突圍途中,於軍部份散突圍的王耀武帶領自己的衛士排獨沿著湘北深山逃命,中途還被日軍搜尋隊攔截,還好整個衛士排人冒死將其救出,衛士排長在掩護其撤退過程中,主動當誘餌牽制日軍,被日軍俘獲後無情傷害,其本人也是落魄一般的逃往瀏陽。

而這一場慘敗也成了王耀武心中最艱難的時光。

3天多的正面交戰,整個74軍損失可謂慘重,戰前整個74軍共4.5萬人,此役損失將近的1.5萬人,戰損率達3成以上,而一線戰鬥兵損失接近5成。

在74軍3個師裏面,擔任正面阻擊任務的58師損失5000人(1500人陣亡),戰損率達一半以上。

這也就是王牌的74軍,在戰損超過30%的情況下還能撤退,擱其他軍早就崩潰解散了。

戰後老蔣在清算74軍為何失利的分鍋大會上,主要責任人薛嶽和王耀武反而因為皆是老蔣的愛將而從輕發落,而王耀武一直不喜歡的58師師長廖齡奇則成了替罪羊,被借口以臨陣脫逃(是加上是部隊撤退下來後,趕去見新婚妻子)的罪名被老蔣槍決。

而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的74軍,則是實實在在吃到了成軍以來的第一次大慘敗。

多方「協力」坑慘74軍

74軍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的慘敗,真的就是國軍和日軍這邊 「雙重配合」 的結果。

先說國軍這邊。

在戰前74軍,就一直處於日軍的監視之中,密碼都被破譯了,這和在日軍眼皮子底下行軍有什麽差別?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國軍乃至九戰區國軍在軍隊電報保密工作上習慣性的疏忽。在得知日軍快速突破防線後,忙中出錯的薛嶽,給74軍的命令裏面幾乎是明碼發報,這很難讓日軍對74軍這個「肥肉」不眼饞。而這其實也是整個二次長沙會戰期間,國軍的習慣性失誤,就相當於在dota或者LOL遊戲中一樣,己方的視野和眼線被爆,而日軍則像是開了掛一樣,一舉一動皆讓日軍掌握。

在縱觀整個抗戰,國軍在情報上吃的虧還不止這些,比如在1939年日軍進攻華南的戰役中,國民政府已經提前收到了情報,但是因為情報部門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把「大亞灣」誤看成了「大鵬灣」。

收到情報後的國軍重點部署大鵬灣,導致日軍輕松攻克大亞灣,廣東大開。

而情報的失誤,自然要歸咎於情報部門身上。

但對於74軍的使用不當這個問題,薛嶽是很難進行甩鍋。

拋開情報,薛嶽在對74軍的使用上還是讓人有待商榷的,在引入蘇械裝備之後,74軍就和第1、2等軍,被列為了4大攻擊軍之一,是隸屬於軍事委員會下面的戰略機動部隊,因此名義上並不屬於9戰區,除非是進行決戰和集中突破,軍委會才會用上這把最鋒利的尖刀。而且在二次長沙會戰前,老蔣對薛嶽的指示是:

「將來能作策應長沙會戰之總預備隊……」

說白了就是要集中使用74軍,將其當成攻堅和決戰部隊,而非防守和日軍打對攻的消耗部隊。但奈何日軍不到2天時間就突破了薛嶽引以為傲的新墻河-汨羅江防線,最終讓慌不擇路的薛嶽,將74軍提前使用,從而有被日軍重創的危險。

將一個野戰攻擊部隊,被動進行防禦,就算74軍再是鋼鐵,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再說日軍

有了薛嶽和國軍電報神助攻的日軍,起初的戰略意圖並非是要在撈刀河-春華上一帶殲滅74軍。最開始阿南惟幾還是想繞著74軍打的,因此他為了對付74軍只派出了第6師團,目的是牽制,最多是和74軍打對攻,主力還是殲滅9戰區其他部隊,或占領長沙。

所以阿南惟幾的最初作戰意圖僅僅是牽制74軍。

但奈何74軍作為王牌部隊,卻趕上提前到達了春華山,和日軍第3、4師團碰上,以一個軍的兵力牽制了日軍的兵力部署,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替整個9戰區擋槍。

一下子就進入了3個師團的攻擊視野,這就讓阿南惟幾樂開懷了。

而日軍在得知74軍是前往長沙路上的攔路虎之後,改變了原先避開74軍的計劃,而是主堅決要消滅這股勢力,兩個關內最精銳的第3和6師團牢牢的牽制住74軍,並切割開74軍3個師的聯系,使其收尾不能相顧,也促其慘敗。

第6師團更不用說,在萬家嶺戰役中,同為熊本出身106師團就被74軍暴揍,逮到這個報仇的機會焉能放過,而且經過機械化加強後的第6師團,自然想拿74軍祭刀,因此進攻尤為積極,這也導致了74軍損失較大。

而另一邊的74軍顯然在萬家嶺和上高會戰勝利後,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認為此次進攻的日軍無非就是106、34師團這些二流日軍,卻不曾想是11軍的絕對主力,第3、4和6師團,以及13師團的早淵支隊,硬碰硬自然損失很大。

二次長沙會戰,74軍的表現也證明了國軍即使最精銳的部隊,在面對日軍王牌11軍的時候,依然處於被動和劣勢地位,74軍的警鐘也讓國軍各部意識到雙方之間的差距,想要獲勝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兵力和代價,而這次失利也讓薛嶽改變戰法,為後續第三次長沙會戰獲勝繼續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