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王稼祥在遵義投出關鍵性一票,晚年請求分配工作,毛主席如何處理

2024-02-03歷史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 上,王稼祥始終堅定地站在毛主席一邊,也正是由於他在遵義會議上投出關鍵性的一票,才令遵義會議達到預想的目的,他為確立毛主席在中共黨內的領導地位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1972年,賦閑在家的王稼祥給周恩來寫了一封信,請求安排工作。周恩來不知道如何處理,只好將這件事匯報給毛主席。 要知道毛主席向來公正不阿,但王稼祥在遵義會議上有很大的貢獻,那麽最終毛主席是如何批示的呢?

王稼祥

遵義會議上關鍵性的一票

1931年,年僅25歲的王稼祥受到黨中央的派遣來到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擔任蘇區中央局委員和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主任。11月,王稼祥因為工作出色,又擔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王稼祥都是和毛主席一起工作戰鬥的。

1931年,王稼祥主持總政治部工作後,十分重視加強紅軍戰士的政治工作制度和政治機關建設,他先後組織、建立了紅軍各級政治機關,並起草了【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工作暫行條例(草案)】,開創了我軍政工條例的先河。

王稼祥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黨中央的充分肯定,毛主席也很欣賞王稼祥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藝術。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被迫長征。此時的王稼祥因病休養,直到軍委給他派來了擔架員和醫護人員後,他才知道紅軍要轉移的訊息。

後來王稼祥才得知,博古和李德等人決定將王稼祥當做是重傷員留在老鄉家養傷,還想將毛主席也留下。許多同誌不同意將毛主席留下,畢竟他是蘇維埃共和國的主席; 當毛主席得知王稼祥也要被留下的時候,極力爭辯,這才沒有將王稼祥留下。

10月11日,中革軍委釋出命令,將毛主席、周恩來、朱德、王稼祥等人便在一縱隊所屬的中央隊長征。王稼祥當即找到毛主席,十分感動地說:「我們是不能離開部隊的!」毛主席點點頭,堅定地說:「是啊,革命還需要我們這些赤膽忠心的黨員來努力爭取勝利啊!」

在長征途中,王稼祥一直在思考紅軍的前途,他和因病坐擔架的毛主席同行,兩人一起商討關於紅軍前途的重大問題。王稼祥認為:「目前想要挽救紅軍的被動局面,就必須要重新審視李德和博古的軍事路線,必須糾正他們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改變中央的錯誤領導。」

毛主席十分贊同王稼祥的想法,緊接著王稼祥找到張聞天,詳細談了毛主席和他自己的觀點。張聞天聽後明確表示同意,除此之外他還多次來到王稼祥和毛主席的身邊,利用行軍和休息的時間繼續交流看法。就這樣,三人逐漸形成了比較統一的看法。

紅軍剛抵達通道縣,毛主席就向中央提出: 「現在應該放棄和紅二、紅六軍團會師的計劃,部隊應該立即向貴州前進!」

1934年12月12日,中央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毛主席所提出的建議。由於這一建議有周恩來、朱德、王稼祥等人的支持,大會接受了毛主席提出的方案。

幾天後,中央又在黎平召開一次會議,毛主席等人主張避開正面敵人,轉向川黔邊境去另建革命根據地。盡管這一建議得到了博古和李德等人的極力反對,但由於有王稼祥、張聞天等大多數同誌的支持,再加上主持會議並負責作戰指揮的周恩來也同意,會議最終采納了毛主席提出的方案。

紅軍一舉突破烏江天險,進而占領遵義城,令敵人「在湘西圍殲紅軍」的計劃全部落空。

1935年1月15日,遵義會議召開,按照會前的計劃,由博古作關於第五次反「圍剿」戰爭的總結報告。博古在報告中將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和責任全都退到客觀因素上,絲毫不覺得是自己錯誤的決定才導致失敗。

緊接著,周恩來和張聞天在會議上作了發言。毛主席也作了重要發言,他先是用前四次反「圍剿」的勝利來說明問題,然後嚴肅批評了博古等人方針的錯誤。毛主席說:

「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是軍事指揮和戰略戰術上的錯誤,是進攻中的冒險主義,防守時的保守主義,撤退時的逃跑主義!」

毛主席話音剛落,現場一片寂靜,而當時會場上也出現了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氣氛格外緊張。

在關鍵時刻,王稼祥率先表示: 「我完全贊同並支持毛澤東同誌提出的意見!」 隨後他又嚴肅批評了博古和李德在軍事上的錯誤:

「第五次反‘圍剿’之所以會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就就是李德進入蘇區後,軍委的所有工作都由他自己包辦,而博古也只聽他一個人的,集體領導不復存在。李德等人一再拒絕毛澤東等同誌的正確意見,否定毛澤東等同誌在長期鬥爭中創造的有效的經驗,實行脫離實際的瞎指揮。也正是因為這些錯誤的領導方式,給中國共產黨我軍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後果。」

王稼祥頓了頓繼續說: 「事實證明,中國紅軍和中國革命戰爭,必須要由毛主席這樣有實際經驗的中國革命家來領導,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博古

王稼祥說:「我建議立即改組中央軍事指揮機構,取消李德和博古的軍事指揮權,由毛澤東同誌參與軍事指揮。」緊接著朱德、劉少奇、彭德懷、陳雲等人也在會議上發表了言論,明確表示擁護毛主席的領導。

遵義會議歷時三天,最後做出以下重要決定:

第一、選舉毛主席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第二、指定張聞天起草會議決議,委托常委審查後,交給支部去討論;

第三、政治局常委再進行適當分工;

第四、取消「三人團」,由朱德和周恩來擔任軍事指揮者……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開始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和革命戰爭的重大問題會議,也是在這次會議上,確定了毛主席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令紅軍和黨中央能在極其危險的情況下保存下來,勝利完成長征,開啟中國革命的新局面。這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也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毛主席後來經常對別人說: 「王稼祥是最早支持我的,遵義會議上沒有他是不行的,他投了我關鍵性的一票!」

毛主席為王稼祥拉票

中央紅軍抵達陜北後,王稼祥及時中央領導來集體的重要成員,又是毛主席的重要助手,他一直受到毛主席的倚重。在此期間,毛主席還十分擔心王稼祥的身體狀況。

王稼祥是在1933年4月27日受傷的。當時第四次反「圍剿」取得了重大勝利,為了慶祝,也為了鼓舞部隊的戰鬥情緒,紅軍支農政治部決定在江西省谷岡村召開一次會議。

當周恩來在台上講話的時候,天空突然傳來一陣轟鳴聲,大家擡頭一看,原來是敵機正快速從遠方飛來。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敵機就開始狂轟濫炸,王稼祥不幸受傷,彈片打穿了他的腸子,耳膜也被震破了。

王稼祥受傷後,經檢查發現他的腹部有很多塊炸彈碎片,醫生用電動磁鐵吸出表面的彈片,還有一些留在深處的碎片無法取出。後來在瑞金醫院照過X光片後,才發現有一些彈片在右腸骨窩上,但由於當時王稼祥的身體不是太好,沒能將彈片取出,這也給他帶來了終生的痛苦。

在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戰鬥中,王稼祥是工農紅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紅軍的一位主要領導人在戰場上負傷,這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連紅軍醫生王斌都說: 「王稼祥是中央領導同誌中真正在戰場上負傷最重的一個,差一點就犧牲了。」

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對王稼祥的傷情和身體狀況十分關心,曾多次讓王稼祥去蘇聯治療。

第一次決定讓王稼祥去蘇聯治病,是在長征勝利結束後,中共中央在陜北保安做出的決定。

1936年12月上旬,毛主席和周恩來派賀誠陪王稼祥一起去蘇聯治病。臨行前,毛主席再三叮囑賀誠:「你的任務就是護送稼祥同誌安全抵達莫斯科!」

1937年7月,王稼祥等地抵達莫斯科,在此期間,毛主席、周恩來、陳雲等對王稼祥的病情一直縈懷心頭,對他的行程更是作了周密的安排。沒過多久,王稼祥就被送進醫院做手術,而那些留在腹部長達4年的彈片和腐骨也被清理了出來。

第二次去蘇聯治病,是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毛主席親自做出的安排。

1946年2月,王稼祥和妻子朱仲麗、警衛員張誌離開延安前往北平。緊接著他們按照中央的安排,利用國共兩黨和談的機會,到醫療套間比較好的醫院檢查身體,以便對癥治療。

3月,王稼祥等人來到白塔寺中和醫院(今北京人民醫院)檢查身體,經過腸胃部X光片和其他檢查,發現他的腸子比較狹窄,但好在不影響食物透過,只是蠕動沒有平常人那麽順利;除此之外還在腸胃前骨髓上發現一顆比豆粒小點的碎彈片,但好在無礙健康。

王稼祥和朱仲麗

本以為檢查過後能放心一點,沒想到回家後的王稼祥突然感到腰部有一種灼燒的感覺,掀開衣服一看,腰間有一片紅腫,沒過幾天這片紅腫又出現了潰瘍。朱仲麗連忙帶著王稼祥再次來到醫院檢查,經檢查後發現這是X光三度燒傷。

醫生們經過研究討論後認為:「X光燒傷是肌肉和皮膚細胞被燒死,一時間很難恢復如初,只有動手術,進行植皮才可以。」後來經過中央同意,決定將王稼祥轉移到張家口,在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所在地接受治療。

晉察冀軍區的司令員是聶榮臻,當他得知這件事後連忙安排王稼祥到張家口陸軍醫院治療。 毛主席聽聞此事後,又從延安派著名外科醫生周澤昭來給他治病。

1946年4月11日,朱仲麗向毛主席、朱德等人發電報匯報王稼祥的情況。當得到王稼祥的精神狀態不是太好的時候,毛主席更加關註對方。

4月12日,毛主席親自致電聶榮臻轉朱仲麗:「之前向蘇聯方交涉意見沒有得到回復,現在繼續交涉,得到回復立即告訴你。請你代為問候稼祥,讓他忍耐片刻。」

同日,毛主席又給周恩來發起電報,和他說明王稼祥的情況,並提出「去蘇聯醫治有無希望,還請回復」。

5月16日,中共中央發來電報,說是蘇聯方已經同意王稼祥去治病。三天後,毛主席發電詢問王稼祥的情況是否可以乘坐飛機:

「聶並轉稼祥同誌:其他問題已經解決了,唯獨剩下稼祥的身體能否支撐他坐飛機,還請稼祥自己決定後告訴我。我的意思是只要身體勉強可以乘坐飛機,那還是去蘇聯醫治比較好!」

王稼祥對毛主席的關心十分感激,他於5月21日給主席回電說:「我現在的情況勉強可以乘坐飛機,決定去蘇聯醫治。」

就這樣,王稼祥夫婦從中蒙兩國邊界的機場乘坐飛機抵達烏蘭巴托,第二天飛往莫斯科。經蘇聯方的安排,王稼祥先是住進了皇宮醫院,然後醫生對他的X光潰瘍做了外傷切除手術。手術結束後,醫生為他敷上專門配置的藥品,效果很好,很快就長出了新肉。

出院後,蘇聯方安排王稼祥到一所療養所療養,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他的身體越來越好,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1947年5月,王稼祥夫婦告別莫斯科,乘火車回國。

毛主席不僅關心王稼祥的身體,還十分關心他的工作情況。

1944年5月21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召開,王稼祥因病沒能參加此次會議。當時王稼祥是中共七大的正式代表,後來經中共七大主席團提名,他被選為中共中央委員候選人。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大會選舉正式委員的時候,王稼祥卻因為得票不足半數而落選。對於王稼祥的落選,最驚訝的要數毛主席了,他內心十分不安。

第二天,毛主席在會上向全體代表作有關選舉候補中共中央委員的報告時,曾說過這麽一段話: 「王稼祥之前雖然犯過錯,但他是有功勞的。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如果沒有他和張聞天從錯誤路線分化出來,就不可能開好遵義會議。同誌們只將好的賬放在我的名下,但絕對不能忘記他們兩個人!」

最後,毛主席語氣懇切地對全體代表說: 「昨天選舉正式中央委員的時候,稼祥同誌沒有當選,所以主席團將他作為候補中央委員的第一名候選人,還希望大家能夠選他!」 代表們聽了毛主席的話,進一步了解到王稼祥此人,在隨後投票選舉候補中共中央委員的時候,王稼祥高票當選。

王稼祥請求出來工作,毛主席如何回復?

建國在即,百廢待興。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閉幕後的第二天,毛主席找王稼祥單獨談話。毛主席說:「現在有兩個工作,中央希望你去做,一個是中央宣傳部部長,一個是駐蘇大使。這兩個工作都是很重要的,也都非常適合你,你想要做哪一個?」

毛主席、王稼祥

王稼祥想了想說:「我個人沒有什麽意見,都聽主席和中央的。」毛主席說:「我個人希望你能出任駐蘇大使,你之前曾在蘇聯學習過,又當過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對蘇聯的情況比較了解,俄語講得也不錯,這個工作還是很適合你的。」

在和王稼祥談話並聽取他的意見和態度後,毛主席又召集中央高層領導商量這件事,最終決定讓王稼祥出任駐蘇大使。 新中國成立後,王稼祥擔任新中國首任駐蘇聯大使,他也是新中國第一位駐外大使。

1949年12月16日,毛主席存取莫斯科,這也是建國後進行的第一次重大外交活動。王稼祥提前一天來到火車站迎接毛主席,由於當時天氣比較寒冷,毛主席只作了簡單的演講就在王稼祥夫婦的陪同下前往下榻處。

2月16日晚,史達林在凱瑞姆林宮舉行盛大宴會,為毛主席和周恩來送行。宴會進行期間,毛主席突然小聲詢問一旁的王稼祥:「能不能早點告辭?喝了酒,頭有點暈。」

王稼祥說:「你不舒服,在主人沒有宣布散席之前是可以告辭的。」緊接著師哲將毛主席的意思轉譯給史達林,隨後雙方站起來握手告別,王稼祥夫婦也跟在毛主席身後出了宴會廳。

1951年,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成立的時候,王稼祥被召回國,擔任第一任對外聯絡部部長。

王稼祥、毛主席、鄧小平

1962年,王稼祥給毛主席打去電話,想要見他一面。不久後,王稼祥來到中南海頤年堂,在毛主席的書房坐定後,主席問他:「你最近身體怎麽樣?」

王稼祥受寵若驚,沒想到毛主席還是一如既往地關心自己的身體,他說:「主席謝謝您的關心,我的身體還算可以。」緊接著兩人又聊了些其他方面的事情。

1969年10月,王稼祥一家離開北京,來到河南信陽工作。

1971年,王稼祥得了急性中毒性肺炎,隨後住進了北京醫院。住院一個多月後,王稼祥給毛主席寫了封信,他先是感謝毛主席和周恩來對自己的關心,然後說病情透過北京醫院的治療已經逐漸得到好轉,不過目前還需要在門診繼續治療,問毛主席自己能否繼續留在北京治療。

在等待回信的過程中,中央辦公廳派人來到醫院告訴王稼祥夫婦:「你們不用回信陽工作了,可以回之前的地方住,不知道之前的房屋還需要修繕嗎?」王稼祥連忙擺了擺手說:「不用不用,不用修繕。」

1972年端午節前夕,王震夫婦等人約王稼祥夫婦一起去看望朱德。朱德見老友來訪,十分高興地說:「這麽多人來看望我,真是蓬蓽生輝啊!」

緊接著朱德看著王稼祥說: 「毛主席並沒有忘記你,我們都記得你是有功勞的負責人之一,是在關鍵時刻立了大功的,你放心吧,你很快就能出來工作的。」

不久後,王稼祥給周恩來寫了一封信,主要內容是請求出來工作。周恩來看了王稼祥的信後沈默了,他認為自己做不了這個主,便將這件事匯報給毛主席。

毛主席讀過這封信後,對王稼祥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評價,並讓周恩來在之後擴大的九屆三中全會上作了詳細傳達。

在擴大的九屆三中全會上,毛主席說: 「王稼祥同誌給我寫了一份報告,這樣的老幹部是很難得的,應該盡快讓他出來工作。遵義會議上,他投了關鍵性的一票。遵義會議結束後,成立了三人軍事領導小組,我,恩來還有王稼祥……」

緊接著毛主席批示讓王稼祥參加老中委的學習班,由周恩來辦理。當王稼祥知道這件事後十分平靜,他感慨道:「謝謝主席能給我機會,我一定會好好工作的!」

1973年8月,黨的十大召開,王稼祥作為代表參加了此次大會,並被選為中央委員。中共十大之後,中央分配王稼祥做中共十大檔的俄文轉譯工作。

這項工作結束後,根據毛主席的指示,中央還考慮讓王稼祥進入一個新成立的負責外事工作的班子,協助周恩來搞外事工作。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1974年1月25日晚,王稼祥因突發心臟病而去世,享年68歲。

王稼祥去世後,毛主席曾多次念叨他。直到1976年1月的某天,毛主席還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談到王稼祥在黨的歷史上所作出的貢獻,並對他的突然離世感慨不已。

王稼祥一生功高不自居,位高不自顯,權大更自重。他在歷經磨難後仍意誌堅定,身負重傷仍忘我工作。正如他回憶自己的革命生涯時曾說過: 「要將革命當做是終身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