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8年陳毅正式上任外交部長,回家後對張茜說:可能會有4種結果

2023-12-10歷史

1958年,陳毅正式上任外交部長。陳毅明白黨和國家是信任他,才會把這樣的重任交給他,但他對此也有些忐忑。

回家以後,陳毅對夫人張茜說:

「我兼任外長,可能有四種結果:第一個是幹出成績,第二個是一般化,第三個是犯錯誤,第四個是得大病。」

作為功勛卓著的共和國元帥,陳毅為什麽會在後來成為外交部長?又為何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他在外交部長任上究竟有多少貢獻呢?

讓元帥當外交部長

1955年,解放軍首次決定實行軍銜制。在最初的軍銜評定工作中,毛主席提出已經到地方工作的同誌,為了更方便地完成工作就不要評軍銜了。

大家對此都沒有異議,所以毛主席、周總理等人雖然在革命戰爭時期對行軍打仗貢獻巨大,但是都沒有被授予軍銜。

當時陳毅其實也不在軍隊工作了,而是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分管政法、文化等工作的同時,還準備著接手外交部。

然而1955年9月初,在相關部門上報的元帥名單中卻有陳毅的名字。按照之前毛主席提出的意見,陳毅可以不授予軍銜,很多人也贊成這一觀點。

可在關鍵時刻,周總理卻提出了異議。9月11日,周總理親自給楊尚昆打電話,明確提出要給陳毅授予元帥軍銜。

周總理的理由也是相當充分的,陳毅很早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南昌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設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更重要的是,陳毅在抗日戰爭中是新四軍軍長。原來的新四軍軍長和政委都在戰爭年代相繼離世,陳毅則成為了建國後新四軍的代表人物。

楊尚昆

而在解放戰爭中,陳毅也不負眾望地帶領第三野戰軍解放了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因而陳毅被授予元帥軍銜,是理所應當的。

大家明白周總理的考量,所以最後對這件事進行了投票表決。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陳毅成為共和國元帥。

然而授銜以後,陳毅並沒有回到軍隊工作,因為那時的外交部更需要他。新中國成立以後,外交方面的人才嚴重不足,但外交工作的任務量卻非常大。

為了保證外交工作順利進行,周總理在建國之初親自扛起了外交部長的重任。加上原本就擔任國務院總理,周總理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

見此情形,毛主席有些擔心周總理的身體吃不消,於是和周總理一起討論,打算再找一個人接手外交部,於是他們開始著手敲定人選。

深思熟慮以後,他們都認為陳毅可以勝任,這才把他調到國務院工作,想讓他提前借著副總理的身份熟悉外交部的工作。

因而授銜以後,陳毅繼續留在國務院,等待接任外交部長的最佳時機。到了1958年,毛主席與周總理都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所以陳毅正式成為外交部長。

陳毅深知外交部的工作並不輕松,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中國的國際形象,所以他才對夫人張茜說了開篇提到的那段話。

事實證明,陳毅預料的第一種結果成為了現實,他不負眾望地在外交部交出了一份讓全國都非常滿意的答卷。

金門事件初顯部長風采

陳毅上任以後沒過多久,就遇上了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炮擊金門。那是1958年8月23日,陳毅剛好要出席羅馬尼亞駐華使館舉辦的晚宴。

這次宴會上,陳毅直接把提前準備好的演講稿擱置一旁,反而做了一次即興演講,話頭直指美國胡亂駐軍的惡行。

在此之前,美軍不僅以「保衛供水系統」為由駐軍古巴,還借著「休息和避暑」的由頭,在新加坡駐紮了一部份軍隊。

美軍的行徑招來了很多國家的不滿,但是礙於實力差距懸殊,大部份國家都是敢怒不敢言。

新中國從不害怕帝國主義的威脅,只是一直沒有恰當的發聲時機。直到這次宴會開場前,合適的機會終於到來了。

原來是在晚宴開始前,福建前線的解放軍把炮口對準了金門島,成千上萬的炮彈齊齊飛向了島上國民黨反動派的軍隊。

蔣介石帶著國民黨殘部倉皇逃到台灣以後,之所以還敢做「東山再起」的美夢,就是因為他背後有美國的支持。

而陳毅選擇在炮擊金門後,馬上公開抨擊美軍的惡行,無非是想要告訴全世界:

「如果他(指帝國主義)還硬要搞緊張,那我們就搞得比他更緊張!」

果不其然,金門島上突然而至的大炮讓美國慌了神。他們立刻從附近海域調來了艦隊和飛機,叫囂著要轟炸我方。

不僅如此,美國的國務卿杜勒斯更是囂張至極,直接威脅要把中國大陸沿岸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也納入到他們的侵略範圍裏。

杜勒斯

此後的十多天,杜勒斯多次口出狂言,不斷地挑釁著中國的權威。面對這樣囂張的氣焰,陳毅也不甘示弱,於9月20日對杜勒斯進行了有力反擊。

兩天前,杜勒斯在聯合國大會上居然要求中國「停火」,並減少福建的駐軍。針對這樣居心叵測的言論,陳毅立刻發表聲明。

在聲明中陳毅說:

「中美之間沒有打仗,根本談不上什麽‘停火’……中國人民不論用何種方式解放自己的領土,都是中國人民自己的事情。」

鑒於中國的態度堅定,美國國內反對杜勒斯的聲音也越來越高。杜勒斯只能重新調整策略,不斷向中國妥協以緩和矛盾。

最終在陳毅等人的努力下,美國企圖分裂台灣的陰謀再一次破產,中國守住了作為主權國家的尊嚴。與此同時,元帥部長陳毅的威名,也慢慢傳向世界。

這個外交部長不好惹

其實新中國的先後兩任外交部長,在為人處世方面是非常不同的。第一任外交部長周總理,向來溫潤儒雅,最擅長以柔克剛。

陳毅雖然也堅持以理服人,但是時常在發言時言辭激烈、慷慨激昂,一看就和周總理是兩種風格。

仔細想來,這樣的安排是非常得當的。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全世界的戰火剛剛熄滅,周總理恰到好處地展示了中國以和為貴氣度。

然而時移世易,隨著世界各國普遍進入和平發展階段,新中國需要讓世界明白我們絕不害怕任何勢力的威脅,而陳毅的強硬剛勁能夠很好地彰顯這一點。

1965年,中國面對的國際局勢越來越復雜多變。為了應對國際上的反華勢力,黨中央決定在國慶前夕舉行記者招待會,並且讓陳毅充當主要發言人。

9月29日的記者招待會上,陳毅穿著灰色中山裝、戴著黑色墨鏡,招待會還沒正式開始就先鎮住了場。

陳毅一上台就直接對各懷心思的外國記者們說:

「現在,你們願意提什麽問題,我盡我所知道,可以給你們回答。」

而後就是記者們爭先恐後地發問,陳毅則站在台上從容應對。他有時候言辭激烈,有時候有幽默風趣,很好地把控住了局面。

當然這些記者中,也混雜著不懷好意的敵對勢力,甚至直接問陳毅是不是「好戰分子」。一聽這話,陳毅的脾氣立刻上來了。

陳毅怒斥外國記者

只見他一把摘下了墨鏡,舉起拳頭就大聲回答道:

「中國人民根本不想打仗,可有人想打,那就打好了!」

縱觀近代以來的所有戰爭,沒有哪一場是中國人民願意打的,但是面對外敵入侵,中國人民除了拿起武器應戰以外別無他選。

無奈之下的奮起反抗,以及本就應該屬於我們的勝利與和平,在有心之人眼裏竟然成了好戰,也難怪陳毅被氣得高舉拳頭作答。

陳毅對於是哪些國家想挑起這樣的矛盾心知肚明,所以毫不避諱地點出了美國帝國主義欺人太甚,讓在場的記者不敢再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纏結。

在整場招待會的最後,陳毅還嚴肅又莊重的警告了國內外的反動勢力:

「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要報銷!」

那場招待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少國家的頭版頭條都報道了這件事。當時法國前總理富爾也關註了此事,還稱贊陳毅的講話彰顯了中國的民族自尊心。

毛主席自然也聽到了陳毅的發言,而後還高興地表揚他:

「講得好啊!讓外國人明白了,這個部長不好惹哩!」

外交部長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如果部長的對外形象是不好惹的,也就說明這個國家不是能夠隨意招惹的物件。

更值得敬佩的是,性格剛烈的陳毅在一些情況下,也能很好地沿襲周總理的待人接物方式,願意用和諧包容的態度同各國保持良好的關系。

也有文雅的一面

陳毅屬於文武雙全的人物,他不僅是行軍打仗的一把好手,還寫得出文采飛揚的詩詞歌賦。因而在處理外交問題時,他也有文雅的一面。

眾所周知,在中美關系破冰的過程中,周總理的「乒乓外交」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其實在此之前,陳毅就在中日關系上實踐過與之類似的「圍棋外交」。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中日之間的關系一直處於僵局。兩國政府之間的來往幾近於零,只有很少部份的民間交往還在繼續。

然而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身為外交部長的陳毅不得不開始探尋打破中日交往停滯狀態的突破口。

到了1958年,中國率先對日本發出改善關系的訊號。在慎重考慮以後,中國提出了中日關系的新原則。

隨後日本的多位政客相繼訪華,陳毅精心安排好了一系列的招待工作。在會見這些人的同時,他不斷促進著兩國關系的緩和。

有一回會見松村謙三時,陳毅情真意切地給出一條建議:

「圍棋、乒乓、書法、蘭花都可以交流,不談政治,只談友好。」

松村謙三對於陳毅的建議非常認可,並且回國以後就開始為此奔走。兩年以後,他成功促成了圍棋代表團的訪華之旅。

而陳毅更是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親自去了一趟設在北京飯店的圍棋賽場,還參加了與日本選手的對弈。

陳毅此舉自然不是技癢難耐,而是為了借著棋局之後的宴會提出:從此以後,中日兩國的圍棋界可以展開交流。

圍棋起源於中國,又由於古代國家間的文化交流傳到了日本,可以說自古以來圍棋就見證了中日兩國的交往。

當時中國的圍棋愛好者不在少數,日本那彈丸之地上也有將近一千萬人喜歡下圍棋,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陳毅與夫人張茜

陳毅正是看到了圍棋在兩國民間的影響,才借此機會提出兩國可以在這方面多交流。

1962年,中國也派出了圍棋代表團回訪日本,進一步釋放友好的訊號。自此以後,中日兩國的民間交流開始活躍起來。

在陳毅的積極推動下,不少日本圍棋界的人士開始為中日關系發聲。

日本近三十位知名圍棋選手一起出面,希望日本的圍棋愛好者能夠積極參加到恢復中日邦交的簽名活動當中。

還有一些圍棋界名人聯合發表呼籲書,直接要求日本政府重新考慮與中國的關系,希望能早日實作中日關系的正常化。

直到1972年秋天,中日關系終於實作了正常化,「圍棋外交」在其中貢獻的積極因素不言而喻。

像來後來的「乒乓外交」,也是在「圍棋外交」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

時至今日,陳毅故居的風景區還有二十顆巨型圍棋棋子。這些棋子都是用花崗巖精心雕刻而成的,它們被排列成了一盤剛開局的棋。

這片放著「棋盤」的地方被命名為「友誼廣場」,正是為了紀念陳毅實踐了對中日關系貢獻巨大的「圍棋外交」。

可惜1972年初,陳毅就已經駕鶴西去了,沒能親眼見證中日關系的正常化。但無論如何,身為元帥的陳毅,在外交方面的突出貢獻將永遠被中國人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