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開國將帥都是如何評價毛主席的?王震被折服,賀龍心服口服

2024-05-09歷史

閱讀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王震:毛主席的氣度令我折服

1926年,新河車站工人糾察隊隊長王震,接到了一個重要任務。

組織上面會派一位委員,來視察工人運動的工作,而王震負責接待。

年輕的王震第一次負責接待如此重要的人物,他感到十分的緊張。

他小心翼翼的問通訊員同誌:「請問這位視察工作的委員,他是誰啊,好相處嗎?」

通訊員笑道:「這位小同誌,你不用這麽緊張,下來視察你們的是毛委員,他是一位很有親和力的人,總之你見到他就明白了。」

聽到這話,王震微微松了一口氣,拍著自己的胸脯,堅定的說道:「我一定接待好這位毛委員。」

懷著既緊張又激動的心情,七天後的早晨,王震靜等在火車站等待著那位毛委員的到來。

「哐哧哐哧」,一輛老舊的綠皮火車緩緩駛入車站,走下了一群人。

王震四處觀察,尋找著那位毛委員的下落。

還沒等王震找到,一個身穿長袍的高個男子向他走了過來,笑著問道:「你就是王正林同誌吧?」

王震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是的,請問您是毛委員?」

高個男子笑著點了點頭:「我是毛澤東。」

王震激動地說:「您...您好,毛委員,我是王正林,您也可以叫我的大名王震。」

聽著這話,高個男子似乎明白了什麽,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道:「原來你就是王震啊,我很早之前就聽過你的名字了。」

「真的嗎?毛委員,您居然還聽過我名字,這實在太讓我榮幸了,話不多說,我帶您去我們的活動據點吧。」王震說道。

在王震的帶領下,毛主席順利抵達了當地工人組織的活動據點。

而此時,這裏正召開著一場會議,討論著當地繼續發展工人運動的計劃。

王震原想打斷會議進行,但毛主席卻擺了擺手,低聲說道:「沒事,我坐在這裏旁聽就好。」

直到幾十年後,王震依然記得,那時毛主席的言行,他總是向人感慨道:「毛主席從來就沒有什麽官架子,他就像一個普通人,總是能融入民眾之中。」

而隨著兩人的坐下旁聽,這場會議也進入到了最重要的時刻。

主持會議的工人說道:「最近我們的工人運動受到了反動派的殘酷鎮壓,組織上的建議是,繼續進行工人運動來對抗反動派的殘酷鎮壓,希望各位再接再厲。」

而這時,王震卻主動提出了異議:「反動派畢竟有武器,而我們只是手無寸鐵的工人,頂著敵人的鎮壓繼續工人運動,恐怕會增加不必要的傷亡... ...」

還沒等王震說完,主持會議的人就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發言,他嚴肅的說道:「王震同誌,這是組織上的命令,我沒有讓你發表任何意見,我們只需要遵從就好。」

王震嘴唇嗡動,想要再說什麽。

可他的話還沒說出口,身邊有一個聲音傳來:「哎,這位同誌,你話不能這麽講。」

王震向旁邊看去,原來是毛主席在說話。

毛主席站起身來,緩緩走向會議,邊走他邊說道:「黨的組織和反動派最大的不同就是民主,我們領導群眾的同時,也歡迎群眾向我們提出意見和看法,我們的命令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如果總是以命令強行要求群眾,那我們和反動派有什麽區別呢?」

他的目光向主持會議的人看去,說道:「我是黨組織派來視察的委員,如果群眾有什麽建議,我希望你可以給他們發表的權利,並由我將這些建議帶給組織。」

主持會議的人慚愧地說道:「委員,是我考慮不周,我會仔細傾聽群眾們的看法,並將這些匯報給您。」

就這樣,在毛主席的一番話下,會議得以順利的進行下去。

這件事令王震印象深刻,之後的幾十年裏,每當和人談起毛主席,他總是會提到這場會議。

他總是感慨的說道:「自那時起,毛主席的氣度就令我深深折服,也是從那以後,我下定決心要追隨毛主席。」

賀龍:我們一國之帥

作為開國十大元帥之一,「兩把菜刀鬧革命」的賀龍向來天不怕地不怕,很少有人能得到他的推崇,而毛主席則是這少數人之一。

1935年1月,賀龍正帶著紅二方面軍北上長征。

突然,通訊兵從隊伍後面跑來,激動地對賀龍說:「不好了,紅一方面軍他們被圍困在土城一帶了。」

聽到這話,賀龍眉頭緊皺:「這可壞了,他們竟然被敵人包圍了,這可是九死一生啊,而我們也沒法去幫助他們。」

他看向通訊兵,嚴肅地說道:「時刻關註他們的狀況,一旦有什麽變故,立刻匯報給我。」

在賀龍的設想中,面對敵軍的包圍圈,紅一方面軍最好的情況那也是被打得七零八落,艱難突圍。

可在之後的兩個月內,賀龍卻被毛主席的軍事才能所震撼。

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裏,紅一方面軍連續四次渡過赤水,光速襲擊包圍他們的守軍,繞得敵人暈頭轉向,露出破綻,最後紅一方面軍順利逃出包圍圈。

如此顯赫的戰績徹底震撼了賀龍,當聽到紅一方面軍以極小的損失逃脫敵人包圍的時候,他久久不能言語。

良久,他才對身邊的參謀說:「毛主席有大帥之才,是一國之帥。」

1936年紅軍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全軍戰士都十分激動,賀龍也不例外。

但不同的是,其他戰士是激動於長征的結束,而賀龍則是激動於自己即將見到毛主席。

在一個偏僻的窯洞裏,毛主席和賀龍兩人相見。

賀龍激動的握住毛主席的手,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毛主席望向賀龍,笑道:「我對你賀老總的大名早就是如雷貫耳了。」

聽到這話,賀龍也開口對毛主席說:「我對您敬仰的很,我早就認定了,您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緊接著,賀龍笑著說:「您真的是雄才大略呀,光是一個四渡赤水戰役,就把蔣介石的幾十萬大軍玩弄於股掌之間。」

「哎,我能有什麽功勞呢?都是同誌們靠頑強的毅力才挺過四渡赤水的艱難。」毛主席謙虛的說道。

如此傑出的軍事行動,卻被毛主席一句話帶過,賀龍心中敬佩更甚。

後來,賀龍回憶道:「主席不管是軍事上還是做人上,都令我心服口服,這也是為什麽我堅決聽從和主席的指揮,唯有跟隨毛主席,中國才能走向更光明的未來,後來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彭德懷:知錯就改,是我最佩服毛主席的一點

1959年,中共在江西廬山舉行了政治擴大會議。

在會上,毛主席主持總結了新中國九年多的經濟發展的經驗,並指出:「我們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雖然偶有失誤,但我們所做的絕大部份措施都是成功了的。」

彭德懷對此卻深感憂慮,在他看來,這場會議雖然肯定了新中國經濟建設成果,但卻忽略了經濟建設的一些問題。

這些問題始終沒有被明確指出,很有可能成為新中國繼續發展的隱患。

在慎重思考下,彭德懷寫了一封信,在信中陳述了自己觀察到的經濟建設問題,認為這些問題不解決,在未來,很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可正當彭德懷準備將信寄給毛主席的時候,一位好友卻聽說這件事,並找到了他。

好友勸彭德懷別把這封信給毛主席:「當下新中國發展勢頭良好,你卻覺得經濟建設有很大的問題,你把信寄給毛主席,只會看作是威言聳聽。」

但彭德懷卻堅定的說:「我相信毛主席終究會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即使有一時的誤解,那也是在所難免。」

聽到彭德懷堅定的話語,好友也不再說什麽,就這樣,彭德懷將信遞交給了毛主席。

毛主席看到這封信後,只是回了彭德懷兩個字:「過慮。」

在之後的政治會議上,彭德懷成為了批判物件。

但在之後的六年裏,經濟建設中公有化程度過高,導致經濟喪失活力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再加上連年的自然災害,中國的經濟陷入了危機之中。

毛主席這才意識到,當年彭德懷說的話並非危言聳聽。

再回想起當年對彭德懷錯誤的批判,毛主席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他叫來彭德懷,說道:「也許真理在你那邊,讓歷史去作結論吧!當年沒有仔細研究你的建議,如今我希望你可以為國家經濟建設再貢獻一份力量。」

聽了這話,彭德懷深深折服,有這樣的領導人,國家必然會走出短期的困境。

陳毅:你不讀毛主席的詩,只能說你沒有水平

如果說其他將帥,都是被毛主席卓越的軍事才能或個人品質所打動,那對於陳毅來說,最打動他的則是毛主席的詩詞天賦。

陳毅自認識毛主席之時,就極力推崇他的詩詞,將毛主席引為詩詞上的知己。

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毛主席作【沁園春·雪】一詞,並刊登在報刊上。

而此時的陳毅,遠在山東處理當地解放區的軍政事務。

辦公休息之余,陳毅對身邊的警衛員說:「最近可有什麽優秀的詩詞作品問世?」

警衛員嘿嘿一笑,說道:「早知道您會問這個,這不正巧最近有一篇不錯的詞作問世,我先不說他是誰寫的,您讀完之後可以猜一猜。」

說完,警衛員將【沁園春·雪】遞給了陳毅。

陳毅讀完,肯定的說道:「這個必然是毛主席做的詞,不會錯的。」

「您這是怎麽看出來的?」警備員驚訝地說道。

「因為格局,如此氣勢恢宏的詞作,只有毛主席那樣寬廣的胸襟可以做出這樣的詞,除了毛主席,我實在想不到別人。」

警備員贊嘆的說道:「首長,您這麽了解毛主席?」

陳毅哈哈大笑:「我應該是第一個關註到毛主席具有詩詞天賦的人,在毛主席才開始寫詩詞的時候,我就經常對別人說,不看毛主席的詩詞,這只能說明你沒有水平。」

看到毛主席作詞,而恰逢山東也下了一場雪,陳毅心癢難耐。

他看向警備員說道:「給我拿來筆墨,我也要作詞一首。」

經過幾天的苦思冥想,這首名為【山東春雪壓境,讀毛主席柳亞子詠雪詞和詞有作】的詞正式問世:

「兩闋新詞,毛唱柳和,誦之意飄。想豪情蓋世,雄風浩浩;詩懷如海,怒浪滔滔。政暇論文,文余問政,妙句拈來著眼高。傾心甚,看回天身手,絕代風騷。山河齊魯多嬌,看霽雪初明泰岱腰。正遼東鶴舞,滌瑕蕩垢;江淮斤運,砌玉浮雕。池凍鋪銀,麥苗露翠,冬盡春來興倍饒。齊歡喜,待桃紅柳綠,放眼明朝。」

看到這篇詞作,陳毅遺憾地說:「盡管我研究了【沁園春·雪】好幾天,可還是沒有揣摩透毛主席的胸襟啊。」

他轉頭對警備員說:「把這篇詞交給毛主席,他會懂我的。」

「懂什麽?」警備員好奇地說。

「我對毛主席的敬意。」陳毅緩緩說道。

參考文獻:

歐陽青【延安時期的毛澤東與賀龍】

彭蘇【四渡赤水—紅色傳奇背後的驚心動魄】

蕭一平【王震同誌談毛澤東、任弼時、賀龍和張國燾】

本文由「文史風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