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粟裕開會,宋時輪為什麽有怨氣?資歷深並不是主因

2023-12-19歷史

作者:武陟東旭

1948年9月12日,山東曲阜,濟南戰役前夕,在華東野戰軍軍事會議上,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 10縱司令員宋時輪突然冒火,對代司令員粟裕說:「我無法完成你分配的任務……」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大家都在主動請戰,搶挑重擔,宋時輪為何有如此反應?

再說了,宋時輪將軍英勇善戰,他指揮的10縱敢打敢拼,威名遠揚,以至於在蔣軍中流傳這麽一句話——「排炮不動,必是十縱」。

這讓不少人一頭霧水,不知道什麽緣故。

接下來,更令人詫異一幕出現了:粟裕批評宋時輪,對方竟拂袖而去。

【宋時輪(中)】

1948年5月,陳毅到中野擔任第一副司令,華野司令員的職務繼續保留。

此時,經過一年多的適應,由山野和華野兩支來自不同地區的部隊組成的華東野戰軍,已經緊密地融合在一起,粟裕也在陳毅調任後擔任代司令員。

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吹響了遼沈戰役的號角,打算「關門打狗」,將東北蔣軍一鍋端。

與此同時,華野也不甘落後,打算攻克濟南,把山東解放區連成一個整體。

就在一天前,為了組織濟南戰役,粟裕剛剛被任命為華東野戰軍總指揮。

濟南是一座堅城,坐鎮濟南的又是悍將王耀武。

因此,粟裕非常重視,把主攻濟南的重任,交給了能征善戰的宋時輪10縱。

沒想到,宋時輪卻在會上「撂挑子」。那麽,粟裕接下來會如何處理呢?

【粟裕】

宋時輪之所以在會上會有如此反應,有資歷方面的原因。

宋時輪和粟裕同歲,文武雙全,16歲那年,他中學畢業後就到吳佩孚的軍官教導團學校學習,又在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是黃埔第五期學員。

而粟裕18歲才參軍,而且南昌起義前沒有上過軍校。

加入組織的時間,宋時輪也比粟裕早了半年。

因為軍事素質好,宋時輪1930年曾經擔任紅軍學校第4分校校長,不少紅軍將領都可以說是他的學生。

抗戰爆發前,宋時輪先後擔任紅30軍、紅28軍軍長,這時候的粟裕是省軍區司令員,但手下的部隊還沒有宋時輪多。

抗戰爆發後,粟裕是新四軍支隊副司令員,宋時輪擔任支隊司令員,比粟裕級別略高。

解放戰爭開始後,宋時輪擔任山東野戰軍參謀長,協助陳毅司令員指揮了山東野戰軍的一系列戰役戰鬥。

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合並後,粟裕負責華野的軍事指揮,宋時輪擔任10縱司令員,成了其下級。

對於這一角色轉換,有點不適應也是正常的。

特別是1946年之後,華中野戰軍在蘇中酣暢淋漓殺敵,威名遠揚。山東野戰軍卻在泗縣、淮安一帶阻擊將軍,默默無聞充當配角,沒少流血流汗,功勞卻是主要是華中野戰軍的。

這一情緒在山東野戰軍的不少將領中都存在,如許世友、譚震林、王建安等。

相對來說,陳毅資歷較深,1923年就加入了組織,井岡山時期擔任紅1師黨代表,地位僅次於毛、朱,是井岡山「三巨頭」之一。

這樣的資歷,陳毅擔任華野司令員時,部下都服氣。

而戰神粟裕天賦予異稟,戰役指揮能力強,但他資歷相對較淺,指揮作戰還需要陳毅的支持。這也是陳毅調任中野時,粟裕向上級請求陳毅依舊擔任華野司令員、自己代司令員的原因之一。

此外,宋時輪前不久「背鍋」,心有怨氣。

1947年7月,劉鄧首長指揮中原野戰軍挺進大別山,由於是孤軍深入,挺進中原之後,他們面臨嚴峻的形勢。

華野為了減輕劉鄧大軍的壓力,把宋時輪的10縱調到了山東的梁山附近,負責阻擊蔣軍整編第5師、第75師,以及整編第84師,不讓敵人過隴海線。

這項任務非常艱巨,敵人無論是哪個師,戰鬥力都比較強。

尤其是邱清泉的整編第5師,清一色美式裝備,乃蔣軍五大主力之一,戰鬥力不容小視。

1946年,邱清泉先是在淮南擊敗了我華東部隊,後來在定陶讓晉冀魯豫野戰軍吃了不少苦頭。

邱清泉

此後,邱清泉狂妄到了極點,忘記了自己是老幾,宣稱我軍「逢五(五軍)不戰」。

盡管如此,宋時輪在極為艱難的情況下,仍然帶領部隊奮勇殺敵,圓滿完成阻擊任務

之後,邱清泉率部南下,只剩下吳化文的第84師還留在原地沒動作。

宋時輪根據戰場上的情況變化,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消滅孤軍84師。

不料,邱清泉反應敏捷,一路向北殺來,妄圖與吳華文聯手,將10縱消滅在東平、黃河之間。

得知情報,山東軍區電令宋時輪急速渡黃河北撤,由於事發突然,撤退匆忙,部隊傷亡1500多人,並且支前民工留在了黃河南岸。

華野向延安作了報告,其中說到教訓時,指出一個原因是因為10縱沒有請示,將部隊移至黃河北邊。

上級為此對宋時輪提出批評,措辭嚴厲。

宋時輪感到委屈,便向華野首長解釋,上級這才知曉宋時輪在其中的委屈,但沒有及時就此事對宋時輪做解釋。

這多少讓他有「替別人背鍋」的感覺,心裏有疙瘩也是正常的。

而且,宋時輪將軍是一位耿直較真的人。

當年抗戰在平西(在今天的北京門頭溝、河北淶水交界一帶)冀熱察挺進軍,因為冀東高誌遠的事,他就跟頂頭上司蕭克理論,還拍了桌子,有人還說直接拔了槍。

【宋時輪】

因為這事,宋時輪被派到延安抗大學習。

早在紅軍大學學習時,他幫助老鄉挑泥,宋時輪要求戰友少放一點,好方便挑擔,結果被曲解,說他認為勞動是「做苦役」,受到批評。

宋時輪如果接受批評,事情也就過去了,但他很較真,非要說個清楚,結果被認為「態度頑固」。

心裏系著疙瘩,說話難免有情緒。

除此之外,還有第三個原因,那就是10縱經過激戰,損失嚴重。

1948年6月,我軍占領開封後,蔣氏不甘心失敗,派區壽年兵團與邱清泉兵團欲奪回開封。

華野決定集中優勢兵力,消滅相對較弱的區壽年兵團。

剛剛在上蔡打完阻擊戰的10縱,馬不停蹄來到杞縣東南約3.5公裏的桃林崗村擔任阻擊邱清泉兵團東援的任務。

邱清泉依托手中的先進武器,對10縱陣地進行猛烈攻擊,把陣地夷為平地。

但狂轟濫炸了五個晝夜,10縱紋絲不動,這就有了「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威名。

這一威名殊為不易,是10縱官兵付出代價換來的。

因此,在粟裕排兵布陣準備濟南戰役的時候,宋時輪的10縱又被委以重任,充當攻城的主力。

【宋時輪與粟裕等在上海】

得知這一安排,宋時輪心中的一股氣爆發了。

其實,他不是不敢打、不想打,而是認為10縱在桃林崗阻擊戰中損失太大,上級應該先給予補充。上述三個原因中,第三點是主要的。宋時輪參加革命多年,不能說他是因為一時的情緒而發火,更多的是出於對部隊、對戰役的焦慮。

離場事件發生後,華野指揮部自然要向上級匯報。

上級得知後很重視,要求撤職!

接到延安的電令,粟裕很憂慮: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節骨眼上免掉宋時輪,這仗還怎麽打?

宋時輪是一名很能打的戰將,到哪去找人來接替他?

粟裕還從側面了解到,宋時輪冒火另有隱情,情有可原。

他一面和宋時輪談心,進行溝通,一面給上級發報,請求暫緩免職。

宋時輪離開會場之後,也冷靜了下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向粟裕做了檢討。

【華野部隊在濟南攻城戰鬥中】

在隨後的濟南戰役中,宋時輪指揮的10縱表現搶眼,作為西線集團,他們從城西永鎮門及普利門發起突擊。

將士們奮不顧身,連續炸掉城門外的鹿砦、地堡,順利炸開永鎮門,後續部隊隨即潮水一般攻入城門。

在各縱隊的努力下,只用8天時間,華野便擊敗了王耀武,攻克了固若金湯的山東的省會城市濟南。

「離場事件」只是一個小插曲,在之後的軍事生涯中,宋時輪策馬揚鞭,大放異彩。

一個多月後,10縱在他的指揮下,馬不停蹄參加淮海戰役,之後的10縱兵強馬壯,有近三萬人馬,兵力僅次於聶鳳智的9縱,是淮海前線實力最雄厚的縱隊。

1949年2月華野整編,宋時輪眾望所歸,出任第三野戰軍第9兵團司令員。當時他手握原華野的兩大王牌:頭號主力原葉飛的1縱(後成為20軍,首任軍長劉飛),以及膠東許世友帶出來的9縱(後27軍,首任軍長聶鳳智)。

此外,還有兩個軍,可謂手握重兵。

到1950年韓戰爆發的時候,宋時輪既是司令員又是政委,兵團下轄20軍(軍長為張翼翔)、26軍(是原魯中部隊王建安的華野8縱的底子,首任軍長是張仁初),還有27軍(時任軍長彭德清)。

在北韓戰場上,9兵團繼續續寫輝煌,長津湖戰役中,擔當主力正是三野的兩大王牌20軍、27軍。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優質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