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建國初期,景德鎮一瓷器店老板突被抓,周總理批示:該和他算賬了

2023-12-09歷史

1950年公安部江西省辦事處協同江西景德鎮的當地警方共同抓獲了一個瓷器店老板,不久之後千裏之外北京中南海的周恩來總理卻對這件事情給出了批示:「該和他算賬了」。

要知道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沒多久,國內百廢待興,國際環境更是紛繁復雜,那麽日理萬機的周總理為什麽偏偏會對發生在江西的一場抓捕感興趣呢?被抓捕的人到底犯了什麽罪?周總理又為什麽給出了「該算賬了」的批示呢?

想要回答這些問題,還要從這場發生在建國後不久的抓捕開始說起。

1950年3月8日,新中國迎來的第一個婦女節,上午分時江西景德鎮大街上人頭攢動,全民都在慶祝節日。此時有兩個書生模樣的人推開了一家瓷器店的大門並用景德鎮當地的方言禮貌恭敬地向站在內屋門口的中年男子問道:「請問,是陳老板嗎?有個生意跟您談一下。」

內屋門口的中年男人姓陳,是這家瓷器店的老板。他看兩位來者斯斯文文又操著本地方言,便沒有多想地回道:「好的好的,來屋裏坐。」

來者拒絕道:「還是出來談吧,我們這有貨。不方便見人。」

於是,陳老板見有大生意上門,便忙不叠地跟著兩個來者出了門上了一輛別克車。誰知上了車之後,兩個來者立即變了臉,問道:「陳敬齋老板,好久不見。」

陳敬齋見狀立刻慌了神,要知道這二十年來他都一直在使用「陳福生」這個名字,「陳靜齋」已經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可剛想否認,他突然想到既然對方是有備而來,那麽言語上的辯駁根本沒有任何作用,便只好默不作聲。

「陳敬齋,你知道我們為什麽來找你嗎?」

「我不...不知道...」

「好,那我提醒一下你,鄧演達你還記得嗎?」

「鄧演達?」似乎是突然想到了些什麽,陳靜齋長嘆了一口氣,然後低下了頭……

那麽,鄧演達究竟是誰?他與陳靜齋又是什麽關系?他們之間究竟發生過什麽事情呢?

一、孫中山的追隨者,蔣介石的反對者

鄧演達14歲進入陸軍小學學習,17歲追隨國父孫中山先生參加辛亥革命並擔任教練官,五四運動前後從保定軍校畢業後便回到廣東。

鄧演達曾前後兩次率軍討伐叛徒陳炯明,因此深得孫先生的嘉許。孫中山曾說:「幹革命,看兩達(分別是鄧演達和近代民主革命家張民達)」由此可見孫中山當時有多麽器重鄧演達。

其實,除了卓越的軍事領導能力,對於革命理論尤其是對「三民主義」的理論研究,鄧演達可以說是入木三分,所以用文武全才來評價他一點也不為過。

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後,在蘇聯共產國際的幫助下成立了黃埔軍校來培養革命誌士,當時的鄧演達就任黃埔軍校教育部副主任。也正是在此時,他開始與時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有了交集。鄧、周雖然所屬政黨和主義理念有所不同,但二人都懷有一腔救國救民於水火的赤子熱血,故而在黃埔期間二人算得上是惺惺相惜。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以蔣介石和汪精衛為首的反革命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誌士的行為引起了鄧演達的強烈反對、眼看國內革命形勢愈加嚴峻,堅持三民主義的鄧演達在國民黨中央執委委會政治委員會第33次會議後,發表了【告別中國國民黨同誌們】的文章後便遠赴歐洲考察去了。

他先後旅居莫斯科、米蘭和柏林等地,在柏林的時候,他曾與宋慶齡先生說:「各種反動勢力均不能阻撓我追隨總理的步伐,我準備犧牲生命以赴!」由此可見鄧演達內心對於革命事業的堅貞不屈。

而為了完成踐行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1930年鄧演達秘密回到上海並成立了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以此來組織反蔣活動。當時,鄧演達積極聯系國民黨左翼勢力和其他革命人士,於當年8月召開了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代表會,會上正式宣告成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即第三黨),表示要推翻蔣介石的反動政權。

隨後,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以【革命行動】報紙作為機關刊物宣傳思想。鄧演達更是以真實姓名標示先後在【革命行動】報上發表了多篇反蔣文章。

期間,鄧演達利用自己對「三民主義」的深入理解,從多方面闡述了蔣介石政府的所謂革命行動其實是對「三民主義」的背叛。

與此同時,他還發表了【中國到哪裏去?】、【怎樣去推翻反動的統治勢力】、【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反對南京偽國民會議宣言】、【我們為什麽要推翻南京的蔣政府,我們要求的是什麽?】等文章。最後還起草了【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政治主張】作為該組織的基本政治綱領。

同年11月,鄧演達還聯絡了滯留在上海的黃埔畢業生,成立了黃埔革命同誌會。次年,他又親自主持開辦了「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幹部訓練班」,他所有行動的目的都在於培養反蔣實力,為日後的反蔣活動儲備新鮮血液和幹部力量。

但是,鄧演達的所作所為到底還是為他帶來了殺身之禍!

二、鄧演達的革命活動引來殺身之禍

鄧演達革命事業的如火如荼惹得南京的蔣介石等一票反革命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尤其是在1931年前後,鄧演達領導的政黨不但在政黨組織上取得了突破,還利用他紮實的理論功底和演說能力爭取到了國民黨左派軍官的支持。如此一來,身居高位的蔣介石感到了真正的威脅。於是,他責令陳果夫、陳立夫兩人,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抓到鄧演達。

就這樣,得到命令的陳氏兄弟便開始了「抓鄧行動.」1931年,陳果夫秘密將王柏齡派往上海,同時命令淞滬警備司令熊式輝積極配合王柏齡工作,並釋出通緝令,以20萬元賞金緝拿鄧演達。於是一時間對於鄧演達明裏暗裏的偵查、監聽、跟蹤開始多了起來。

當時中共中央負責人周恩來也在上海,他在得知訊息後也勸鄧演達要小心行事。不過鄧演達富有革命精神,他堅持不離開上海,還說道:「指揮這麽大的一件事,不在國內不行。我們領導革命,不能只顧自己安全,讓人家犧牲呀!革命是站在大眾面前為大眾而犧牲的事,在此反動極盛的局面之下,為農工平民大眾而鬥爭,隨時準備著被捕,隨時都必須準備著被殘殺。」

鄧演達說得義正言辭,於是便放松了警惕。殊不知,正是一時的大意,給了居心叵測的人機會,以致最後被害犧牲。那麽,殺害鄧演達的究竟是什麽人呢?

1925年,有一個來自江西名叫陳敬齋的黃埔四期畢業生,大革命期間其擔任廣州國民政府政治月刊部擔任編輯與國民黨江西黨支部人工部秘書處秘書。由於長期從事文字工作,陳靜齋逐漸鍛煉出了很強的革命理論能力。

他1927年在江西時受大革命鼓舞加入中國共產黨,但在大革命失敗後卻立即脫黨以求自身平安;後來在別人介紹下加入了第三黨。然而此人毫無組織紀律可言,加入後不久就被停職檢查。停職檢查期間陳靜齋經常出沒於煙花柳巷,因此還落得了一個「窯公子」的綽號。

雖然陳靜齋的人品堪憂,但鄧演達看中了他的理論能力,於是便把他安排在上海市幹部會地下機關擔任整理和分發檔的工作。

然而,這份工作不僅事兒多而且錢少。於是,陳靜齋為了能夠經常逛窯子,居然厚著臉皮向同誌、下屬甚至鄧演達借錢。不但如此,此人還擅於搬弄是非,只要誰得罪他,那他就會挑撥離間來報復他人。由於他的存在,鬧得當時第三黨機關烏煙瘴氣。

以致到了最後鄧演達也忍無可忍,只能將陳敬齋停職並調離上海,去往十分偏遠的福建省工作。面對這樣的處理結果,陳敬齋起初拒不接受。因為當時上海是全亞洲出了名的花花世界,而福建省則是窮鄉僻壤。可是,沒過多久陳敬齋就一反常態,他不但欣然接受了調往福建的處理結果,還表明態度要在臨走之前聆聽鄧演達的最後指導。

而之所以出現如此大的思想轉變並不是陳敬齋良心發現覺悟提高,而是因為他看到了那張針對鄧演達的20萬元懸賞通緝令。

於是主意一定,1931年8月13日,陳敬齋化名鐘春岑,透過書信與蔣介石取得了聯系。之後便由中統方面在一家名為一品香的旅社與陳見面接頭。

見面之初,陳敬齋跟中統特務討價還價,聲稱必須要拿到美金,還要國民黨方面安排他出國留學。而對於這些要求,中統特務滿不在乎的滿口答應,然後便催促陳敬齋說出關於鄧演達的所有行蹤。

就這樣,在與國民黨特務初步接觸以後,陳敬齋認為這可能是自己唯一的翻身機會。於是便下定決心出賣鄧演達。

8月16日,陳敬齋接到通知,次日鄧演達將在一所私宅給幹部訓練班講課,邀請陳敬齋去聽課並做臨別前的工作指導。

17日,幹部訓練班的講課如期開始。在鄧演達正激情澎湃地講課時,陳敬齋謊稱肚子痛去廁所,然後溜出了房間。他偷偷地跟早就在暗處埋伏好的中統特務碰頭,之後不到三刻鐘,鄧演達便被捕了。

被捕後的鄧演達對於國民黨的誘降行為不為所動,這讓蔣介石一時之間束手無策。眼看著國民黨內也有諸多勢力在試圖營救鄧演達,這徹底讓蔣介石惱羞成怒。

於是1931年11月29日,鄧演達被秘密押至南京麒麟門外的沙子崗,之後被特務殺害。

就這樣,跟隨孫中山鬧革命的仁人誌士又少了一個。而這也給中國的革命事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那麽,難道出賣同誌的叛徒就有好下場嗎?

三、鄧演達犧牲後叛徒陳敬齋的下場

陳敬齋在鄧演達被捕後的第二天便被帶到南京,當時是南京政府秘書長、中統三大頭目之一的葉秀峰接待了他。

剛見面葉秀峰就不鹹不淡地問陳靜齋:「這次抓捕行動你算頭功,留在中統工作怎麽樣?」

一聽國民黨可能要反悔,陳敬齋趕忙明確地說:「我要去美國留學。」

此話一出,葉秀峰眉頭一鎖,緊接著語氣一變說道:「去美國沒可能,出國護照不好辦。」

這一下陳敬齋有點著急了,連忙說:「我可是冒著生命危險替你們賣命的,事先說好的怎麽能食言?」

見陳靜齋沒有按照自己給的路走,葉秀峰臉色瞬間陰沈了起來,用威脅的口吻說:「出國是不可能的,我不想再次重復!你自己考慮,要麽留下來工作,要麽拿一萬元滾。」

此時陳敬齋徹底傻了,他心想這個秘書長是不是沒搞明白情況:通緝令上說的懸賞可是二十萬啊!

仿佛看出了陳靜齋的疑惑,葉秀峰不耐煩地說:「只有一萬,你要嫌少,可以不要。」

說完,也不等陳靜齋回話,葉秀峰就命人把陳敬齋帶走了。

此時陳敬齋終於明白:自己是一個叛徒,而且抓捕行動已經結束,自己沒有利用價值了,能拿到一萬元已然算是萬幸。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說好的一萬元在中統偵緝隊長鄧景明給他的時候卻只剩下了8000元。盡管這種明目張膽的敲竹杠讓陳敬齋怒火中燒,但想到自己無權無勢就只好隱忍不發,灰溜溜地離開了南京。

從那以後,陳靜齋只要夾著尾巴做人。上海是說什麽也不敢再回去了,但還要生活,於是便索性一路南下回到江西老家,在景德鎮的鄉下開了一家瓷器店龜縮了起來。

本以為自己這樣的生活會落個安然終老,但精明的陳敬齋如何也沒想到,身在獄中的鄧演達在和一同被捕入獄的同誌們分析了暴露的原因後,居然一下子就釘選陳靜齋。於是,鄧演達把這一訊息透過獄中關系傳遞出去,收到訊息的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的人便開始了在上海大肆搜尋陳敬齋的行動。

但是,搜尋行動開始的時候,陳敬齋已經離開淞滬地區回到了景德鎮。所以搜尋行動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竟沒有查詢到絲毫關於陳靜齋行蹤的資訊!而後隨著革命形勢的不斷變化,搜尋行動被迫中止。

直到1950年初,時任中國農工黨主席章伯鈞、副主席彭澤民突然向公安部提供了陳敬齋最新的行蹤線索!於是,對此事十分關註的周恩來總理便責令公安部成立臨時辦事處,協同景德鎮當地警方共同抓捕這個逃脫了20年的革命叛徒。於是,出賣革命同誌逍遙法外20多年的陳靜齋就此落網。

1951年4 月 25 日,經軍事法庭最後開庭審理,當庭宣讀了關於陳敬齋【軍字第245號判決書】。而對陳敬齋也做出了如下判決:「陳敬齋,江西都昌人,53 歲。該犯變節投敵,勾結蔣匪殺害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領袖鄧演達,應處以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財產沒收。」

判決之後沒過多久,陳敬齋便被押出法庭,執行了槍決。而關於鄧演達因被叛徒出賣以致犧牲一案也終於塵埃落定。

結語:

在中國的革命道路中,有許許多多的先烈用生命做代價來推動整個社會的不斷向前,對於他們,我們應當是充滿崇敬;但是對那些在革命事業當中意誌衰退,中途變節的叛徒,除了得到應有的懲罰之外,他們還將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