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戰時,我軍唯一用五縱當番號的主力部隊:走出1個大將,2個上將

2024-07-21歷史

無論是在解放戰爭還是抗日戰爭中,我軍正規軍的縱隊番號,都有「逢五不叫」傳統。

比如,華野和中野的縱隊番號就是1、2.、3、4和6縱,然後依次往後。哪怕是強大的東野第一批縱隊的番號,在東野五虎的裏面也是只有6縱,沒有5縱,直到最後第三次擴編,5縱才和11以及12縱,勉強加入到東野裏面。

而至於為何不叫5縱,主要是抗戰之前,在歐洲的西班牙戰場上,有一支叫「第五縱隊」的國際縱隊,在戰場上確實表現的太臭,我軍不屑與之為伍,自然很少用 「5縱」這個番號。

不過,少用卻不代表沒有,除了上述在解放戰爭中的東野之外,在抗戰期間,我八路軍還真就有一支——「第5縱隊」。

本期,我們就一起走進這支神秘的部隊,看看這個抗戰期間唯一的第5縱隊,實力到底如何?

八路軍第五大縱隊

在抗戰期間,我軍為了開辟新的根據地,到敵後繼續抗日,也派遣了大量部隊從原先根據地往敵占區腹地走去。

但因為老蔣本身就給我軍3個師的番號(115、120和129師),而到敵後作戰的部隊不可能繼續沿用這些番號,於是我軍八路軍總部就決定以「縱隊」為番號,對挺進河北、河南和山東的八路軍主力部隊進行命名。

在抗戰期間,我軍一共組建了5個八路軍縱隊。

那這5個縱隊都是什麽來頭?

先來看看,第一到第四縱隊。

第一縱隊,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山東縱隊。

該縱隊是以黎玉帶領的山東各地組成的地方武裝,以及115師代師長陳光和羅帥指揮的該師部份部隊。在組建後不久,129師副師長徐帥就奉命南下,成為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政委是朱瑞將軍)。

在巔峰時期,八路軍第一縱隊,坐擁五個作戰旅和一個獨立支隊,還有大量的地方武裝,總兵力達到7萬多人。

不過,因為防區太大,根據地太多,徐帥顧不上來,再加上後期他要去延安學習,為了統一指揮,在1942年,八路軍一縱改成山東軍區,羅帥擔任司令員兼政委,統一指揮在山東的部隊。

第二縱隊,是以八路軍115師344旅(徐海東)為基幹組建而成。

1938年,在115師分家之後,344旅進入晉南作戰,而當地我軍部隊除了344旅之外,還有決死縱隊和冀魯豫支隊等武裝。

1940年以後,黃克誠率部進入晉魯豫作戰,在這裏的楊得誌會合,組成了第二縱隊。

不過考慮到344旅旅長徐海東長期在後方養病期間,不可能全面主持第二縱隊工作。本來軍委想讓政委(副旅長)黃克誠兼任第二縱隊司令,但大度和謙遜的黃克誠認為他自己指揮能力不足,建議讓副總參謀長左權兼任。

因此,二縱到最後,還是楊得誌擔任司令員,黃克誠依然擔任政委。

第三縱隊,則是在冀中的呂正操所部組成。

該部除了呂正操率領的東北軍一個團之外,還收編了河北地區的抗日武裝,一起組成了第三縱隊,縱隊成立之後,就碰到了日軍最嚴的冀中大掃蕩,不得已只能轉戰晉西北和晉察冀,到了1943年,番號被取消,部隊被晉察冀軍區接收。

第四縱隊,同樣和黃克誠有關系。

在組建第二縱隊後,黃克誠認為華中地區日軍力量薄弱,於是決定從二縱抽調主力再次南下。與在那裏的彭雪楓率領的新四軍第六支隊會和,一起建立了豫皖蘇根據地,並成立第四縱隊,彭雪楓擔任司令,而黃克誠擔任政委。

而五縱,則是本期的主人公。

有意思的是,第五縱隊還是和黃克誠有關。

在建立豫皖蘇根據地之後,黃克誠認為該地區易攻難守,需要往東繼續擴大縱深。

於是和彭雪楓兩人一合計,決定往東進入蘇北或者皖東北,和三軍團老戰友張愛萍一起建立皖東北和蘇魯根據地。這片根據地本身就有很好的群眾基礎,而且還處於華中和魯南根據地之間,易於我軍發展。

於是黃克誠直接拉走7000人的隊伍 ,往東發展,1940年6月,與張愛萍的蘇皖縱隊合並,建立了八路軍五縱。

就這樣五縱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王牌五縱,將星雲集。

那麽當時的五縱隊有多強呢?

讓我們先看看看五縱的配置

1940年8月,黃克誠從八路軍第四縱隊抽調了344旅主力第687團,以及第6支隊第4總隊為基幹,合計7000人前往皖東北(江淮),開創根據地。同時為了加強該部在這片地區穩腳跟,八路軍山東縱隊(一縱),還將所屬的隴海南進支隊、以及彭明治的蘇魯豫支隊全部派給黃克誠。

在1940年9月,成型的五縱進行了人員方面的整合和調整。

黃克誠任縱隊司令和政委,老吳任政治部主任,參謀長是後來的華野名將張震,全縱隊下轄3個支隊(旅級編制)。

第1支隊: 也叫彭明治支隊。

是從配屬過來的蘇魯豫支隊改編過來,別看這個支隊的叫頗有地方特色,但實打實是一支歷史悠久且能戰的主力部隊。

主力是343旅的685團(其余部隊為起義部隊和南下支隊),該團是115師7大主力團之一,首任團長是楊得誌(八路軍二縱司令員),鄧華、陳正湘等名將皆出自該團。該團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林總的紅1軍團的紅2師(師長陳光),其前身正是南昌起義過來,大名鼎鼎的葉挺獨立團。

第1支隊的成熟戰鬥力,讓其一直成為五縱的中流砥柱。

第二支隊:也叫田守堯支隊

該支隊是黃克誠一手帶出來,組成的基幹是以黃克誠老部下田守堯縱344旅帶出來的2個團以及主力687團組成,支隊下轄3個團,支隊長是687團老副團長田守堯。田守堯是紅25軍出來的老人,不過遺憾的是在1943年,秘密前往延安學習的時候碰到日軍巡邏艇,雙方激戰數小時,田守堯在轉移的時候陣亡。

該支隊是黃克誠從二縱,帶到四縱,又帶到五縱的王牌部隊。

第三支隊,也叫張愛萍支隊。

該支隊是由八路軍山東縱隊的隴海南進支隊,和八路軍第四縱隊的第6支隊第4總隊為主力,再加上蘇皖縱隊組成,該縱隊戰鬥力相較於第1、2支隊而言並沒有那麽耀眼,但實力依然不俗,多次依靠根據地打破敵人對皖東北和蘇北根據地的圍剿,具有很深的群眾基礎。同樣該支隊下轄3個團

因此,和張愛萍成立五縱隊的時候,黃克誠所部能掌握的兵力已經達到了3個支隊9個主力團,合計2萬人,比原來的四縱1.7萬人還多。

其規模在八路軍五個縱隊裏面,實力僅次於山東(第一)縱隊。

在1940年12月皖南事變之後,五縱也被緊急填入新四軍系統,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而「五縱」這個稱號也戛然而止。

但以五縱本身強大的戰鬥力,也讓他們在改編過來成為新四軍3師之後, 立馬成為大腿級的主力部隊。

當時新四軍3師(五縱)下轄:

第7、8和9旅,這三個旅分別是第1、2和3支隊 依次改編過來,而且每一個旅在抗戰後期和解放戰爭期間,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抗日戰爭期間,五縱及其改編而來的新四軍3師,合計殲滅日偽軍6萬人,特別是在抗戰後期,接連收復蘇中好幾個縣城,這就包括了蘇中地區首府的兩淮地區,3師總兵力連同地方部隊達到了5萬人(正規軍2.8萬人)是新四軍7個師裏面人數最多的,同時在根據地方面,開創了我軍兩淮和蘇北根據地。

可以說新四軍3師(五縱)的在紙面上甚至能和粟裕的1師,角逐新四軍最強師的實力。

而原屬於的五縱的3個旅,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中,也是一等一的主力。

第7旅,作為我軍資格最老的部隊這一,在抗戰結束後,進入東北加入到東野6縱,被編成6縱16師,是東野7大頭等主力師之一;第8旅,同也是進入東北,在解放戰爭中被編入東野2縱4師,是主力師之一;第9旅,則是被韋國清留守在魯南和蘇北,組成了華野2縱。

需要註意的是,1943年以後,新四軍4師的劉震10旅和3師韋國清9旅對調,10旅後來在時任旅長鐘偉的帶領下,跟隨黃克誠一起去東北,被編為2縱5師,同樣是東野7大頭等主力師之一。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東野(四野)7個頭等主力師裏面,就有兩個是五縱貢獻的……

王牌部隊多的五縱,將軍同樣多。

五縱司令員兼政委是我軍裏面最耿直的大將黃克誠,敢說真話的他,戰略眼光同樣出色,在抗戰結束後,是他直接找軍委陳情東北的重要性,堅定了我軍出關的決心,而他本人也親率3.7萬人出關(大部份來自五縱組成的新四軍3師)。

除了出大將之外,五縱還出了兩個上將,分別是張愛萍上將和韋國清上將,前者是黃克誠的老戰友,也是我們海軍的奠基人之一,他帶領的華東軍區海軍是我軍最早的海軍;韋國清則是我軍蘇北地區的建立者之一,在解放戰爭期間是華野韋吉兵團的指揮者。

而中將和少將,就更多了。

華野副參謀長和三野參謀長的張震、韓振紀、張雲天、彭明治和老吳都是中將軍銜;少將裏面也有郭成柱、王東保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