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草地分兵時,中央嫡系何長工為何「站錯隊」?事後主席多次談話

2023-12-28歷史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記得「關註」我!謝謝支持!

1919年,一個叫何坤的湖南小夥子來到北京長辛店,要去法國留學深造。

誰知道,他在這裏遇見了一位老鄉,兩人一見如故,聊起家鄉話來,言談甚歡。

這位老鄉,就是赫赫有名的毛主席。

兩人雖然同是湖南人,但卻有著不同的誌向。

何坤憧憬異國,想出國見識外面的世界。

而毛主席則堅定要留在國內,改變這片苦難的土地。

你看,這兩位老鄉,一個向外一個向內,就像一座秤砣的兩端,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然而命運弄人,何坤出國沒多久就「醒悟」了——他在法國結識了一批進步青年,受他們影響,思想飛速進步。

這下兩個老鄉的誌向又重合了,都選擇奮鬥在救國運動中。

後來,為了躲避反動軍閥的追捕,毛主席建議何坤改名「何長工」,兩人一起潛入國民革命軍警衛團。

這名字改得有點搞笑,直接把自己的職業當了姓。

1927年南昌起義時,何長工奮力想趕去參加,但因行動不便未能如願。

不過,他很快在毛主席發動的秋收起義中扮演重要角色。

這一次,兩個老鄉終於並肩作戰,結下了生死與共的深厚情誼。

二、屢建奇功,中央嫡系中的翹楚

在井岡山時期,何長工接到了一個重大任務——找到朱德部,並說服他聯合毛主席的紅四軍。

這可不簡單,朱德和毛主席素來水火不容,要把兩個死對頭聯合到一起,難度系數得至少150%。

不過何長工畢竟是中央嫡系中的翹楚,他可沒有退縮。

靠著過硬的口才和人脈,何長工終於勸說朱德北上井岡山,與毛主席會師。

兩軍聯合,讓人異常激動。

紅軍實力大增,一時間士氣高漲,勢如破竹。

這事兒全靠何長工一力承擔,他的政治手腕和魅力是真的強大。

在中央蘇區,何長工更是大顯身手。

先後擔任紅四軍團長、紅五軍政委等要職。

無論是軍事指揮還是政治工作,他都展現出驚人的才華, 是紅軍不可多得的金牌幹部。

尤其到了1935年遵義會議後,何長工受到毛主席的重用, 與羅炳輝一同治理紅九軍團。

何長工和羅炳輝果然不同凡響,他們將這支部隊訓練成了戰略機動騎兵, 在長征路上屢建奇功。

紅九軍團孤軍深入,執行重大掩護任務,屢次化險為夷。

兩位指揮官的才能令人嘆為觀止, 他們是紅軍的一對黃金搭檔, 中央嫡系中的絕對翹楚。

三、單憑一時,毀於一旦

之前我們講了,何長工在紅軍中屢建奇功,是中央嫡系中的翹楚。

但是,任何人都難免會犯錯誤。

就連何長工這個大牛,在北上南下之爭中,也意外站錯了隊伍。

究其原因,何長工心裏確實有些不痛快。

他覺得紅九軍團屢次掩護紅軍主力,自己卻常被「拋棄」,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持。

而且中央決定北上時,也沒有提前通知他, 這讓何長工感到自己地位受損。

張國燾那邊多少有點苗頭,就容易拐跑一些心懷不滿的人。

在張國燾的壓力下,何長工最終還是站到了錯誤的一邊,附和了「另立中央」,犯下了難以彌補的大錯。

明明是中央嫡系中的嫡系, 一朝誤入歧途就此一蹶不振,單憑一時就毀於一旦。

四、寬容慈悲,轉戰文攻

何長工在北上南下之爭中犯了致命錯誤,這原本會毀掉他的前程。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 毛主席並沒有與他徹底翻臉。

事後,毛主席多次找何長工談心,表示可以不追究他的責任,叫他放下包袱重新工作。

周總理和朱德將軍也給予寬容。

這就像是春風化雨,悉心澆灌,溫和地修復了何長工內心的裂痕。

何長工最後結束軍隊系統,轉入較為文職的政協體系工作。

從戰場到文場,何長工成功實作了職業轉變, 開始了第二春。

結語

人必有過,畢竟花無百日紅。

關鍵是要懂得改正錯誤,重新出發。

何長工的人生雖有起伏跌宕,但他終究沒有被困在過去,而是開創了新的未來。

這也給我們啟迪,一個人的成敗得失,不能只看一時,而是要把握全景。

遇到挫折,我們還要繼續前行。這才是生命最美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