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部隊接連打敗仗,毛澤東虛心請教小他12歲的何挺穎,從此勝績連連

2023-12-07歷史

秋收起義,是毛澤東軍事指揮生涯的開始,工農革命隊伍宛如一把利刃橫空出世,高懸在封建帝國主義的頭顱之上,然而,在革命前期我們的隊伍真是吃了不少的敗仗。

毛澤東帶領的起義隊伍一開始有5000多人,部隊接連打敗仗,人數一路銳減到了不足千人,要是繼續這樣下去,部隊早晚會被打光。

戰鬥接連失利讓毛澤東不斷思考原因,造成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重要的原因是部隊前委沒有實作統一領導,這也是武裝起義的一個通病。

毛澤東發現,部隊中很多拉著隊伍支援起義的軍官大多比較主觀,戰鬥開始後經常出現自作主張、各行其是的情況,這讓前委的指揮無法及時傳遞到前線,各種作戰戰略也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效應。

這一日,毛澤東拉著隊伍從文家市出來,一路上緊皺眉頭,一言不發,毛澤東在心裏不斷思考,如何才能讓部隊停下來調整,他需要時間和空間來整頓隊伍。

突然,一個身影出現在毛澤東眼前,第1團第1連指導員何挺穎正和戰士們有說有笑地聊著天,眾人嬉笑的聲音傳到了毛澤東耳朵裏。

毛澤東眼前一亮,對啊,何挺穎所在的連隊氣氛一直非常好,不僅政治氣氛濃烈,戰士們也非常團結,在此之前,中國的軍隊中並沒有指導員、政委這樣的職位,不少軍事主官都難以理解政委的職責,很多不懂事的小戰士都對指導員不夠尊重,但是何挺穎卻在連隊備受歡迎。

一路上,毛澤東都在有意無意地觀察何挺穎和戰士們之間的互動,他發現何挺穎在連隊中擁有很高的話語權,雖然只是一名指導員,但是大家對何挺穎的意見都非常聽從,這樣的現象讓毛澤東內心十分驚奇。

部隊休息的時候,毛澤東把何挺穎叫到了自己的住處,他決定和何挺穎好好聊一聊這個問題。

何挺穎到來後,毛澤東開門見山地提出了部隊中存在的問題。

「咱們工農隊伍一路走到今天,也算是歷經磨難吧,我們打了勝仗,也打了不少敗仗,一支隊伍要贏得起,也要輸得起,再不濟我們現在還有八九百人,但是部隊怎樣才能不垮掉,不散掉呢?」

聽到毛澤東這麽說,何挺穎神情嚴肅地點了點頭,其實他也考慮過這些問題,部隊中除了存在軍事主官自作主張的現象外,戰士們的士氣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幾次敗仗下來,各個連隊都出現了一些非戰鬥減員,這對於整體的戰鬥形勢是非常不利的。

何挺穎坐在毛澤東身旁,語重心長地說道:「部隊打了一些敗仗,兵力削減了很多,但其實這不算可怕,最可怕的問題是黨失去對隊伍的領導權。」

何挺穎的話讓毛澤東眼前一亮,這句話可以說是一針見血,說出了部隊存在的問題。

毛澤東點點頭,何挺穎接著說道:「咱們在這次行動中暴露的諸多問題,兵力分散、大意輕敵、收編不當等等,都是一些軍事主官自行其是導致的,咱們必須要樹立起前委的領導,各級主官的行動都必須聽從前委的指揮。」

說到這裏,毛澤東長嘆一口氣,這個問題他也發現了,但難就難在如何樹立起前委的領導權,本身部隊的組成成分就比較復雜,戰士們來自四面八方,軍事主官也都來自不同的陣營、階級,讓這些人統一起來,難度可真是不小。

何挺穎也知道毛澤東的難處,接著說道:「我覺得咱們要從部隊的黨組織去考慮,現在有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黨支部太少,這樣根本抓不住部隊。」

何挺穎的話一下子切中了要害,毛澤東連忙虛心請教何挺穎:「挺穎,你當過團指導員,又當過連指導員,在這方面的工作經驗很豐富,你認為黨怎樣才能抓住部隊,抓住戰士?」

何挺穎確實研究過這個問題,他所在的連隊就是個很好的示範,何挺穎緩而有力地對毛澤東說道:「我們隊伍裏的黨支部太少了,一個團才一個支部,基層部隊都沒有黨的組織,這樣子根本抓不住部隊,我看,起碼連一級都應該把支部建立起來,哪怕是班、排都要有黨支部。」

毛澤東點點頭,示意何挺穎繼續說下:「建立起基層部隊的黨支部後,舉凡軍中大小事,都要經過黨支部來決定,這樣才能保持黨對部隊的領導!」

「說得太好了!挺穎啊,你真是解決了我的大難題!」毛澤東高興地站起身來,用力拍了拍何挺穎的肩膀,興奮地說道:「咱們是應該擴大黨在部隊中的基層組織,這樣吧,咱們把指導員的名稱改變,建立黨代表制度,黨代表擔任黨支部書記!」

毛澤東越說越興奮,他背著手走到門口,看著門外休息的戰士,說道:「一個人活著要用靈魂,一個部隊也要有軍魂,各個黨支部就是我們的魂魄,一定要把支部建立到連隊!」

在何挺穎的啟發下,毛澤東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轉變,毛澤東對這支不足千人的部隊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劃時代的改革——三灣改編,從此一支擁有信念和軍魂的人民軍隊走上了歷史舞台!

此事以後,毛澤東特意對何挺穎做了一些了解,他發現眼前這個比自己小12歲的年輕人,擁有巨大的潛力,假以時日,一定會取得巨大的成就。

何挺穎是陜西省南鄭縣人氏,父親是私塾的教書先生,早就對舊社會心存不滿,所以接受了一些民主革命的思想,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何挺穎內心也立下了民主革命的夢想。

很多有才華的人往往在童年就表現出其過人之處,但何挺穎不同,他和我們中的很多人一樣,並不算天資聰穎,父親為他起這個名字,也是希望何挺穎可以用刻苦彌補他在天資上的不足。

何挺穎上小學的時候,他父親幹脆辭去了私塾教書的工作,開了一家棉花作坊,何挺穎一邊上學,一邊跟家裏學習軋棉花的手藝,順便還了解到了一些機械物理的知識。

沒想到,這無意間勾起了何挺穎對數理化學科的興趣,一戰以後,家中的棉花作坊受到影響倒閉了,何挺穎立誌成為一名科學家,決心為父親成立一間現代化的工廠。

這個時期的何挺穎,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他會成為一名軍人。

1921年,正在上中學的何挺穎和表哥王鈞石取得了聯系,表哥從北京寄來了幾本【改造】【努力周報】等進步刊物,何挺穎翻開書頁一看,瞬間就被吸引了,書上關於新思想、新文化的描述,對於生於舊社會的何挺穎來說,句句都像伊甸園的蘋果,讓他領略到了完全不一樣的風光。

沒多久,白話文運動的浪潮就席卷了漢中,何挺穎和一些同學開始用白話文寫作,國文老師看到他們的文章又是冷嘲熱諷,又是左右刁難,對於教了一輩子四書五經的腐儒來說,白話文運動就是他們眼中的「非主流」,而何挺穎也成了老師口中「數典忘祖」的代表人物。

即便如此,何挺穎和同學依舊堅持用白話文進行寫作,後來他們還成立了一個閱覽室,裏面陳列著何挺穎和同學們搜集到的【獨秀文存】【胡適文存】【東方雜誌】等新式文學著作。

在民主革命這條路上,何挺穎稱得上是陜西青年中的佼佼者,五四運動爆發後,他帶領同學發動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抵制日貨的愛國運動,學生紛紛走上街頭發表演講,向大眾訴說列強瓜分中國的罪行,提出抵制日貨的口號。

不少市民都被學生們的演講感動,班也不上了,工人、商人、市民紛紛加入了學生們的遊行隊伍,為救國運動發聲。

何挺穎等人的愛國運動一路走來,越鬧越大,反動政府害怕了,派出一些反動分子進入學生隊伍幹擾運動的展開,但他們的陰謀很快就被學生識破了。何挺穎等人領導的這次學生遊行運動對漢中青年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激發了漢中人民的愛國熱情。

但是何挺穎認為這還遠遠不夠,一個深夜,十七八歲的何挺穎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拿起筆,擺好紙,想寫點什麽,只覺得滿肚子都是對帝國主義的憤恨,這憤恨太過磅礴,竟一時無法寫起,同時他又擔心中國革命會不會和洋務運動一樣,不過是「平地一聲驚雷」,轉眼便會煙消雲散,他們這些小老百姓真的能夠對抗反動政府嗎?

「散沙枉多四萬萬,熱度只有五分鐘!」何挺穎掙紮了半宿,寫下了這兩句詩,這也是他對中國革命最大的擔憂。

1925年,何挺穎進入了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學習,此時的他已經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為了一名堅定的革命者。

上海大學是個非常自由進步的學校,鄧中夏是毛澤東的好友,此時擔任了上海大學的校務長,瞿秋白同誌擔任教務長,也是何挺穎的老師,別的學校根本接觸不到的【精靈】【新青年】等進步雜誌在上海大學可以自由傳閱,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何挺穎的政治思想進步得非常快。

也正是在這一年,何挺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無產階級戰士,經過黨的教育後,何挺穎又寫下4句詩:「四萬萬人發吼聲,火山爆發世界驚。中國有了共產黨,散沙結成水門汀。」

從何挺穎前後的詩中也可以看到他的心態發生了多麽巨大的轉變,有了黨和組織為依靠,何挺穎的革命決心大受鼓舞。

南昌起義前,何挺穎準備結婚了,但就在這個時候,他接到了南昌起義的命令,為了革命工作,何挺穎拋下未婚妻趕去南昌參加起義,未婚妻也因為這件事和何挺穎分手了,但何挺穎從未後悔過,為了革命,為了國家,別說是不結婚,哪怕是付出生命,他都無怨無悔。

何挺穎跟隨盧德銘的隊伍一路南下,開赴江西,開啟了新的革命征程。

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改組了湖南省委,成立了以毛澤東為書記的秋收起義前委,組織起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準備發動秋收起義。

飽受反動政府壓迫的共產黨隊伍決心走上武裝革命的道路,毛澤東提出那句經典口號「槍桿子裏出政權」,中國革命的歷史行程從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高學歷的何挺穎同誌成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第一連指導員,部隊從江西修水出發,朝著湖南長壽街進軍,半路上卻遭到了邱國軒的伏擊,被迫往瀏陽方向轉移,與毛澤東會合,在文家市,何挺穎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兩人的那次談話,也成為了兩人堅定戰友情開啟的契機。

在何挺穎的建議下,毛澤東進行了三灣改編,工農革命隊伍一雪前恥,從此勝績連連,何挺穎出任了1團3營黨代表,為鞏固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此工作期間,毛澤東發現了何挺穎巨大的政治和指揮才能,尤其在黃洋界保衛戰中,何挺穎更是大放異彩。

1928年,毛澤東率領紅軍一個營前往湘南接應紅軍主力,朱雲卿、袁文才等人率領部隊在何挺穎的領導下留守井岡山,保衛革命根據地。

毛澤東不在井岡山,國民黨湘軍吳尚部和贛軍王均部決定趁虛而入,對黃洋界發動攻擊。他們的行動毛澤東早有預料,何挺穎也早就做好了應對國民黨反動派突襲的戰鬥準備。

何挺穎、朱雲卿和陳毅安三人都是我軍非常優秀的青年指揮官,得知敵情後,三人迅速作出應對,立馬集中兵力趕回了井岡山。

當時不論是吳尚部還是王均部,裝備都比我們好得多,此次突襲井岡山,敵人更是出動了大量兵力,面對敵我雙變異數距懸殊的情況,何挺穎鎮定自若,冷靜地下達了作戰部署。

戰鬥開始前,何挺穎組織部隊削竹釘、修戰壕,做了充分的戰前準備。之後又在黃洋界哨口配備了一個排,時刻監視敵人動向。

何挺穎動用了井岡山上能調動的所有隊伍,包括暴動隊和赤衛隊,在神山、周山一帶都設下防線,以此來牽制和消耗敵人的力量。

面對強勢的敵人,何挺穎的準備非常充分,采用的戰術偏保守和穩妥,對此毛澤東稱贊不已。

8月30日,黃洋界保衛戰打響,敵湘軍三個團的兵力一路從山路上蜿蜒而下,直撲黃洋界,何挺穎指揮山下的第一梯隊向湘軍猛烈開火,密集的火力反擊打了湘軍一個措手不及,一個急剎車就調頭往草叢裏鉆去。

但他們沒有料到,茂盛的草叢中插滿了竹釘,慌不擇路的敵人一腳踩在竹釘上,頓時血流如註,疼得哇哇亂叫,敵人的隊伍也一下子就亂了陣型,還沒開始作戰就遭受如此重創,戰場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了何挺穎手中。

何挺穎見狀連忙指揮守山軍民往山下扔石頭,沈重的石頭在重力的作用下飛快朝著敵人砸去,只顧看著腳下的敵人沒有註意到迎面而來的石頭,一下子就被砸得頭破血流。

憤怒的敵人鼻青臉腫地朝著山上沖鋒,守山軍民立馬將早已準備好的壘木推倒,一根根大木頭如潮水一般向山下翻滾,沖到半山腰的敵人看到後嚇得調頭就跑。

不到一個上午的時間,何挺穎就憑借著早已準備好的反擊工事打退了敵人三次沖鋒。

初戰告捷,何挺穎沒有慶祝,他明白敵人受此大辱一定會不顧一切地反撲,下一次敵人的進攻將更為猛烈。何挺穎當即指揮守山軍民抓緊時間恢復工事,又派人將繳獲的一門迫擊炮擡到了黃洋界前線陣地上。

下午四點,湘軍再一次發動了進攻,被打怕了的湘軍這一次進攻非常保守,戰戰兢兢地走在山路上,生怕山上再掉下什麽奇怪的東西。

等敵人進入迫擊炮射程後,何挺穎立馬發動了第四次反攻,沖鋒號一吹響,迫擊炮立馬點燃,第一顆炮彈朝著敵人直直飛了過去,何挺穎和戰士們都緊盯著這顆炮彈,期待它爆炸的那一刻,沒想到這竟然是一顆啞彈。

第二顆炮彈也射了出去,結果也是一顆啞彈,連著兩枚炮彈沒有爆炸,何挺穎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來,好在山下的湘軍非常小心謹慎,即使看到是兩枚啞彈也沒有貿然發起沖鋒。

經過幾分鐘的偵錯,迫擊炮的第三顆炮彈上膛了,何挺穎和全體守山軍民都緊緊盯著這一門迫擊炮,生死存亡就看這一次了,要是還是一顆啞彈,敵人勢必會發起進攻,到時就是一場無法避免的惡戰。

炮手點燃了引線,伴隨著「嘭」的一聲,烏黑的炮彈在空中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幾秒後,「轟」的一聲爆炸了,何挺穎激動地跳了起來,好家夥,這一炮竟然直接炸掉了敵人的指揮所,真是神來之筆啊!

守山軍民大受鼓舞,朱雲卿、陳毅安帶領工農革命隊伍朝著敵人發起了反攻,一時間軍號聲、吶喊聲、鑼鼓聲、廝殺聲、橋炮聲交織在一起,回蕩在黃洋界的高山密林之中。

就在這時,何挺穎早就布置好的「主力」隊伍出現了,其實都是黃洋界群眾偽裝的,他們手中舉著大刀,拿著梭鏢、一路揮舞著紅旗在山頭上吶喊。

正在陣地裏廝殺的湘軍擡頭一看,嚇得連忙撤退,他們都以為紅軍主力回來了,連忙撤出了陣地,袁文才帶著隊伍一路將湘軍趕出了江西。

這個時候,贛軍才到江西,聽到湘軍戰敗的訊息,贛軍調頭就走,黃洋界保衛戰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這一戰,我們充分利用起大自然的力量,依靠黃洋界群眾的支持,戰勝了裝備、人數都占優勢的湘軍,何挺穎整體戰局的掌控能力之強,戰略眼光之獨到,著實令人敬佩!

戰鬥結束後,毛澤東回到了井岡山,聽完何挺穎的匯報,高興極了,提筆寫下那首著名的【西江月·井岡山】,一句「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道出了毛澤東的萬丈豪情,更說明了工農革命隊伍出色的組織能力和戰鬥能力!

何挺穎參加革命的時間很早,在中國共產黨的資歷很老,以他的指揮天賦和軍事才能來看,建國以後被評為上將沒什麽問題,只可惜天妒英雄,何挺穎同誌犧牲得太早了。

1929年,何挺穎跟隨毛澤東帶領紅四軍主力轉戰贛南,途經大余與敵人進行了激烈的戰鬥,何挺穎做完戰前動員後,也扛起槍跟著戰士們一起上了前線。

結果在戰鬥中,何挺穎不幸負傷,毛澤東知道後十分關切,讓陳毅轉告林彪要好好照顧何挺穎,在組織的關懷下,身負重傷的何挺穎躺在馬背上隨軍轉移,結果半路上不小心從馬背上摔落,傷勢變得更加嚴重了,傷重不治,英勇犧牲了,年僅24歲。

何挺穎的犧牲也是毛澤東一生的痛,這位年輕的指戰員曾多次與毛澤東並肩作戰,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設與壯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毛澤東早已將何挺穎視為知己兄弟,沒想到比他小12歲的何挺穎卻這麽早就犧牲了。

在【毛澤東選集】中,毛澤東曾四次贊譽過這位早已不在人世的老戰友,足以證明毛澤東與何挺穎之間的深厚戰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