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女孩12歲嫁給一位43歲的梟雄,生下3個戰神,成為清朝開國柱石

2023-12-07歷史

前言:

在明朝末年,國家社會動蕩不安,政治腐敗,民生雕敝。與此同時,女真族在東北地區逐漸強大起來,建立了後金政權。而其中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族各個部落,建立了八旗制度,為清朝的統治打下了基礎。

為什麽一個十二歲的女孩竟然嫁給了四十三歲的努爾哈赤?這個女孩還生下了三個戰神,成為清朝開國柱石,這三個戰神又是誰?

事件緣由:

當時是處在明朝末年,天下大亂,農民軍首領李自成,發動了武裝起義;同時期,明萬歷十一年,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被明軍誤殺,努爾哈赤率領余部起義,保守估計人數應該在數百人之多。

而努爾哈赤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奠基人和開創者。他二十五歲時起兵,逐步統一女真各部,平定關外各種勢力並獲得了蒙古部落的支持。

在此期間,努爾哈赤利用女真原有的狩獵和組織形式,建立了八旗制度,直接奠定了滿清未來數百年的政治和軍事基礎。

在明萬歷十一年的時候,努爾哈赤就「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盔甲起兵,開始起兵征戰四方,並相繼兼並海西四部,征服東海女真,很快就統一了女真各部。

十三副盔甲起義:

努爾哈赤起兵之初,他的軍隊並不是一支紀律嚴明,能征善戰的勁旅。遇有戰事,部下將士願進則進,欲止則止,形同一盤散沙,到了萬歷十七年,努爾哈赤率建州兵攻打寧古親,圍攻兆佳城四天,城將攻陷時,建州兵不聽令,四處掠奪財物和牲畜,漫無軍紀。

鑒於將不聽令,兵不從命的狀況,努爾哈赤認為,要想取得戰爭勝利,就必須改變這種目無法紀,不聽軍令的局面。努爾哈赤首先對部民進行組織整編,建立起牛錄制度。

牛錄,就是大箭的意思。當時女真部落狩獵時各出一支箭,每十人中立一個總領,總領稱牛錄額真,努爾哈赤便在此基礎上加以改良、發展、完善和定型,每300人設一牛錄額真,五個牛錄設一甲喇額真,五個甲喇設一固山額真。

而固山是滿洲戶口和軍事編制的最大單位,每個固山有特定顏色的旗幟,所以漢語直接將固山譯為「旗」。

由此正式創立了八旗以及制度。八旗「以旗統軍,以旗統民」,平時耕田打獵,戰時披甲上陣。

在組織改革的同時,努爾哈赤加強了軍事管理方面的建設,以嚴明軍紀。首先整肅部隊,制定軍規:八旗兵行軍,道路寬時,八旗分八路前進,道路狹窄時,則合為一路,節次不亂。

隊伍整肅,節制嚴明,軍士禁喧囂,行伍禁挽越。兵刃交接時,披重鎧甲,執長矛大刀者為前鋒,披短甲,善射者,從後面沖擊;騎兵另行立一處,不許下馬,觀望軍情,有不備處,立即前往接應,若有擅離本牛錄,或搶功輕進者,必予嚴懲。

其次,實行賞功罰罪,執法有信。努爾哈赤崇奉國家當以賞示信,以罰立威信條,每次克城破敵之後,必定根據功勞,分別給予重賞並授官職。

努爾哈赤的八旗部下實行嚴明的賞罰制度和森嚴的軍紀,一改過去漫無軍紀的狀態,戰鬥力大大增強,因此才會平定遼東的各個部落的勢力。

而十二歲的女孩叫阿巴亥,是女真人,她老爸滿泰是女真烏拉部落的一首領。作為部落首領的女兒,自幼聰明伶俐,生長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父親對她也是極其寵愛,可惜自幼喪父,隨後被自己的叔父烏喇部國主布占泰收養。

自此阿巴亥的命運就被叔父掌控。而布占泰見識到了努爾哈赤的厲害。他深知,努爾哈赤非同一般首領,思慮再三,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最好的連線方式——婚姻。

於是,布占泰就把已死哥哥滿泰的女兒阿巴亥作為一顆向努爾哈赤示好的棋子,嫁給了努爾哈赤。這一年阿巴亥剛剛12歲,而一代梟雄努爾哈赤則已經43歲,並且妻妾有7位之多。

婚後她也沒有辜負部族的期望。天真無邪的她很討努爾哈赤的憐愛,很快便取得了努爾哈赤的信任。事實上她也是一心一意對待自己的丈夫,心思單純的她也逐漸走進努爾哈赤的心中。

阿巴亥不僅如此的善解人意,同時還具有美麗的外表。所以在她嫁給努爾哈赤之後,可以說是非常受寵的。

而努爾哈赤也是一邊寵愛阿巴亥,一邊建立了後金,繼續占領明朝領地。

建立後金:

這時候,努爾哈赤定都「盛京」,建國號稱「金」 ,以示女真政權為與南宋並立的「金朝後代」。

而明朝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後金趁機進攻明朝,占據了北京。不久之後,明朝殘余勢力在南方建立南明,與清朝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因為建州女真和自己的娘家烏拉部落本身就存在著敵對關系,所以她在和努爾哈赤相處的時候,遇事總是會站在努爾哈赤的角度或者自己丈夫部落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後來,烏拉部族再次起了謀逆之心,意圖不軌,甚至殺了努爾哈赤的妻子,再次挑起戰亂,努爾哈赤這次並沒有心軟,一舉消滅了烏拉部,但是他並沒有牽連阿巴亥,足見他對阿巴亥的喜愛之情。

接著,努爾哈赤就把阿巴亥立為大妃。當然阿巴亥也沒辜負努爾哈赤的寵愛,一共為努爾哈赤生育了三個兒子,分別是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這三個人。

歷史上對於阿濟格的評價雖然說他這個人生性殘暴,缺少智謀,但是阿濟格在努爾哈赤的兒子當中應該算是最驍勇善戰的。從最早攻打北韓,到後來滿清入關,就連後來李自成、劉宗敏這一批起義軍也是敗在阿濟格的手上。

在清王朝最初建立以及入關時的各大戰役當中,阿濟格可以說是立下了赫赫戰功。

多爾袞的名氣和戰功,自然更是不必說了,征戰漠南蒙古與李氏北韓,統帥清軍入關,完成了清朝的統一全國大業。

多鐸被授予正黃旗旗主,雖然年紀最小,但是確是練武之才,身懷絕技的他,在清兵入關時,作為定國大將軍跟隨兄長多爾袞入關,自此一戰成名。揚州大戰史可法,破揚州後的「揚州十日」便是出自他手。更是最後俘獲了南明的皇帝,徹底結束了明朝的正統傳承。

正因為有這麽多英勇善戰的兒子幫忙,努爾哈赤才會在擊敗明朝的路上,更加順利。總的來說,阿巴亥為努爾哈赤所生的這三個兒子,個個都十分不凡,均立下了蓋世功勛,為大清的開國立下了巨大的功勞。

自從努爾哈赤被紅夷大炮擊傷後,病勢就每況愈下,最終直接病逝,而他跟阿巴亥的三個兒子的命運也發生了轉折。

命運轉折:

努爾哈赤對這三個兒子寄予厚望,希望自己能一統天下,自己的兒子可以代替自己,實作願望。他見三個兒子都是將帥之才,便給予他們兵權。

隨著皇太極即位後,生怕三位弟弟功高蓋主,決定將其軍權奪取。當時,阿濟格已是21歲的成年人,他的兩個同母弟多爾袞和多鐸年紀尚幼,突然失去了父母的庇佑。作為哥哥,他不得不為兩個弟弟的安全考慮,所以縱有萬分悲痛也只能隱忍不發。

阿濟格識時務的態度,讓皇太極放松了警惕。再加上他野心勃勃,一心想統一天下,所以像阿濟格這樣能征善戰的將領,他依然予以重用。

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後,論功行賞時把阿濟格封為多羅武英郡王。等到後來皇太極猝死,由於他在臨死前沒有指定繼承人,一場奪位之爭於是再次上演。

最後,由於豪格的「推讓」,導致多爾袞略勝一籌。不過為了穩定政局,他並沒有強行登上帝位。此後阿濟格負責追擊李自成的大順軍。他一路圍追堵截,最終將大順軍盡數剿滅。除此外,他還平定了多起抗清隊伍,因此順治在北京登基後,他被封為和碩英親王,加官進爵,賞封頗厚。

然而阿濟格雖有戰功,卻是個不懂得政治的莽夫。他逼迫多爾袞統領的正白旗大臣依附自己,結果遭到拒絕。

於是趁他尚未防備,有人告訴了順治,當阿濟格帶著親兵回京後,順治早就布下天羅地網,不光輕而易舉誅殺了那些親兵,還將他革職削爵,圈禁起來。最後順治給他備上一杯毒酒,賜他自盡而死。

多爾袞在皇太極過世後,在多鐸和阿濟格的支持下,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爭奪帝位。雙方一時間相持不下,眼看就要兵戎相見,作為一種妥協,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的身份輔保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登基稱帝,也就是順治皇帝。

就是順治登基的第二年,多爾袞便以攝政王的身份親率八旗軍進入山海關,占領北京城,實作了滿人入主中原的夙願。

從此開始,大清的軍政大權徹底被多爾袞完全掌握,再也無人可以制衡和約束他。

順治七年,攝政王多爾袞病倒,在經禦醫調理逐漸好轉後北出狩獵,結果多爾袞兩天後就傳出過世的訊息,死因竟然是墜馬而亡,終年三十八歲。

而多鐸27歲的時候,他已經是豫親王了,手下統領的是正白旗。多鐸率兵參與松錦大戰。松錦大戰,可以說是明朝和清朝之間最關鍵的一次決戰了,也是皇太極一生中最精彩的一戰。

當時皇太極派清軍圍困錦州,至此松錦大戰便開始了,最後經過幾番大戰,松山終於陷落,清軍大獲全勝,多鐸在這場戰爭中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清軍入關後,多鐸帶領清軍準備攻打揚州,史可法帶著揚州百姓們誓死抵抗,然後卻輸了。史可法被殺後,揚州很快被占領,多鐸又立下一大功。

可是他壽命卻很短,後來在1649年,多鐸得了天花去世,年僅三十六。

結語:

從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到最終三個兒子都逝世等等事件,都可以看出努爾哈赤作為建州女真的首領,以建州女真為核心,他也透過不懈的努力和智慧,他逐漸統一了女真各部落,建立了自己的勢力。在他的領導下,女真族逐漸崛起,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力量。

而努爾哈赤及他的後代繼承者們,以其勇敢、智慧和卓越的領導能力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了統一事業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保衛祖國的神聖領土,立下了豐功偉績。

參考文獻:

【清史稿】

【清太祖實錄】

【滿清外史】

【清史稿·列傳三·諸王二·太祖諸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