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漫談潮州的東司事

2024-01-11生活

作者佃巧嬌

編輯蘇樹鵬

日本人又發明了一種新型的智慧廁盆,它除了原來的一按自動沖水之外,還加了很多功能:一、為如廁者沖刷屁股。二、為如廁者用熱風烘幹屁股。不用紙、不用手,比你原來的操作模式更方便、幹凈,還可自動調節沖水位、水與風的溫度。於是;很多人蜂擁而至,到日本買馬桶蓋。

記得小時候,老師告訴我們,什麽是共產主義:就是吃飯不用手,吃飯有機器餵你(就像電影卓別林),大便時,有一個桶,自動滾向你身邊,當你拉完了,它就自動滾走……幻想是現實它媽!現在的設計,比老師當時的幻想還先進,現在不就已經是共產主義了嗎?[愉快]

說一個真實的笑話:在廣州,有一次我們相約幾個同學去「空中一號」吃飯,除了菜色高檔,智慧馬桶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一個沒有用過智慧馬桶的師姐,去小便後驚慌失措的跑出來,說廁盆裏有蛇!其實那是溫水在為她沖洗屁股!

以前的人家,即便是有東司,也是旱廁:就是挖一個洞,把一個缸安下去,上面鋪了人可以蹲的紅磚,這種東司是不能用水洗的,不然的話,廁缸一下子滿了,只能用濕掃把擦,所以叫:東司洗。因為沒有洗,廁所是很臭的,故有:東司石部愈老愈臭的俗語。

在改革開放之初,東司也來一次革命性的改變,人們把旱廁改成水廁:把廁所的陶缸,換成了可以沖水的瓷廁盆,這個廁盆下面通地下水溝,上面一沖水,糞便就沖往水溝去了,廁所已經很少有臭味。開始人們打井水,放個水桶作為儲水工具,有了自來水以後就更方便了。

一開始是用蹲廁,有些老人蹲不了的,就有人發明了中間挖空的坐椅。

又一次廁所革命:將蹲廁改成了坐廁,人坐著大便,把水箱安在坐廁後面,手一按,水就自動沖刷。

城市的人們對於新型的衛生間:拉屎不見屎,衛生、清潔無臭味的功效歡欣鼓舞,終於解決了怕如廁的問題。可你知道,過去在還沒有化肥(田料)時,耕種上出現了肥料青黃不接的情況,沒有了農家肥,農民措手不及!種田無肥,等於青夜(肓人)無槌,農民可發愁了!

原來鎮郊農民有到城市舀屎溝水作為肥料的習慣,現在農民來城市取地溝水就更勤了,幾乎從早到晚,都有農民來城收地溝水的身影……

還有是收尿,以前也有農民上城買尿,現在肥料供不應求,唯一的辦法是搶早,原五六點上城買尿,現在三點就有人到,遍街:挨!挨!挨!的叫買賣聲此起彼伏,聽得人心酸……這其中又有一個真實的笑話:有一個農民半夜上城買尿,一個婦女出來招呼他,但沒有開聲,然後帶他到眠床後邊,指著:在這裏,又不出聲,她是因為孩子在睡,怕吵醒孩子,農民大聲問她多少錢?她又用手勢制止他別開聲,農民懵了:難道這個女人要與我做愛?沈吟一會,就開始行動,去擁抱女人,女人這時拼命掙紮,也顧不得孩子被吵醒,大聲呼救,農民被家人以流氓罪,送去派出所……如何解決、事屬私密,不得而知……這都是缺肥料惹的禍!

還有更無良的市民,晚上將稻草在桶裏浸泡,天蒙蒙亮就向農民賣尿,因為草也有有機物質,還有些泡泡,再加點真尿,一桶李鬼假李逵的假尿就出來了!一鍋尿八分元,這桶假尿,可賣好多錢呢!人們批評他不能這樣騙農民,他大言不慚的說:唔是我梟是我磽(窮)。

有些農民到單位去收集肥料,經常遭到單位人們的驅趕!由於農民私闖無理,單位人持強粗暴,打架鬥毆,被打傷事件常有發生……農民過慘!不就為了幾泡尿麽?政府還為此下了檔:要嚴防死守,不讓農民進單位收肥料,必須全權交由環衛站安排。

現在排到環衛站的人得勢了,本來是一些出身不好的人或條件較差的人才分配到這裏來一一毎天與屎尿打交道,是人們望而生畏的工作!

真是風不轉水轉!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原來賣豬肉的吃香,現在輪到賣屎尿的吃香了,鄉下農民紛紛向環管站人們靠攏!送笑臉、送地瓜到送錢,我看到環衛站的站長不幾天就開起了摩托車!春風得意的樣子!想不到,你也有今天一一揚眉吐氣!趾高氣揚!

有一次,農民到二辦劉察巷幼稚園收肥,老師號召學生抓農民,孩子們得令:幾十個孩子團團圍住農民不放,農民左沖右突,最後終於沖出重圍,出了校門。

真是秀才遇著兵,有理講不清,對這些小屁孩的圍攻,只能溜之大吉,可是到門口,還有幾個積極的孩子跟隨其後,抓住尿桶不放!農民一氣之下,把二個孩子放進尿桶擔走,到好遠才放他們下來。

這是二辦幼稚園的趣事,我兒子就是當年的學生:見證者。

說起孥囝不得提起我是學生時的「理發運動」。我大概讀四年級的時候,學校有個號召:為了支持農業積肥,所有學生,女生剪男人頭。男生剃光頭。為了怕一些人不遵守,故請理發師傅來校,分班排隊理發。我們小孩子,也不懂為什麽,「鴨子跳東司」,人剪我便剪。

男同學理發後,嘻嘻哈哈地互相摸頭,互稱和尚。但有一些人不願意,特別一些頭勢不好看的,理發後照鏡子居然哭起來……

更慘的是女同學,理成了男孩頭很不習慣,除個別人自願,我屬於自願的,本來就男孩子的性格,剪個男人頭正好。但大多數是很拒絕的,扭扭捏捏不讓理,有一些人從出世就留辮子,留了十幾年,惜辮如命,讓她剪辮子,她拼命掙紮,後來被抓住按下,強行剪了,她嚎啕大哭!看著丟在筐子裏的辯子,她拼命搶回來,以為以後可以接回去……

全校剪了二大筐的頭發,被理發師傅扛走了。

不知道別的學校有沒有實行這項命令,也不知道除了學校,其他單位是否也有此舉?反正走在街上,我確實看到了很多男人光頭和女人男人頭……

到後來在某某辦的【炎黃春秋】的刊物裏,才知道:頭發積肥是虛之烏有的行為,也沒有人出來承認是他的提議,也沒有人承認為什麽把這件事搞成運動?

拍腦袋,害了多少人改變腦袋的形象,且一生陰影……

話轉回開頭,那時由於人們的生活條件不好,家裏一般沒有東司(廁所),同時人們也是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你這麽做我也這麽做,久之習慣成自然,不衛生倒成為社會的一種風象……

小孩子可以隨地大小便。老人婦女雖拉在家裏的屎桶,最後也倒進水溝池塘去。農村青年人就在大路旁的灰東司(積肥大糞池)或池塘上的茅棚。城市青年就趁著夜幕降臨,到韓江去解決。

有俗語為證:

孥囝放屎一一堆一堆:小孩子在地上拉屎,拉到屎已經堵著糞口,就換個位置,幾經換位,就一堆一堆了。

未放屎先圈(呼)狗一一小孩子在路上拉的屎,大人為了節省紙張,孩子還沒拉完,大人就招呼狗來吃屎。

抦溪抦海,抦到人孬放屎一一此前潮州城的男人,一般會在夜幕降臨之時,到韓江邊,把大便拉到江裏,人們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三條煠四條一一橋下有客頂來的泊船,在船裏煮晚飯,在煮茄時,明明是煮三條,怎麽變成四條呢?實際其中一條是橋上的人拉下的屎。船上人對橋上拉屎的人大罵,拉屎者卻理直氣壯地說:抦溪抦海,抦到人孬放屎!他認為這是公共的地方,誰都有權使用,你管不著。

這種種的情況,是缺乏素質,但都是貧窮惹的禍!

我們現在的人,擦屁股都是用紙,有錢人還用特好的牌子:MlNlS0濕廁紙。以前人窮,最有能為的人家,用於擦屁股的是很粗糙的草紙(重包紙),每刀二角元40張,把每張剪為六張,儉儉用。

沒有錢買草紙的人用破布,每次用後洗、洗後用。破布也是很起香的,特別是給嬰兒用。

在楓溪的人們,因為是生產陶瓷,總有一些打碎的盤盤碗碗的瓷片、瓦片,就地取材:人們就在灰東司大便以後用瓷片、瓦片刮屁股。

我做了一條打油詩:

意溪用竹枝,

東鳳去溪墘,

江東用蔗粕,

鳳凰拭草氈。

說的是人們很窮,窮得連最起碼的生活用品也沒有錢買,只能就地取材,用自己地方故有的「特產」,去解決擦屁股的問題,是一種非常無可奈何之舉。

說到這裏,可能有青年人表示不相信,但有一個年老的楓溪人表示真的確有其事。還說:有人大便後用沙子撒,然後手擦,反復幾次就幹凈了。真是限制了富人對貧窮程度的想象力!

寫寫就這麽有趣,從暹羅說到豬槽,說衛生間的變,似是說「潮州人的醜」,翻開歲月,實是嘆息今天的生活可好,別忘了昨天怎麽過來。

佃巧嬌先生

最後作些與東司 有關的潮州俗語:

1、孥囝放尿漩過溪、老人放尿滴一鞋。

2、孥囝放屎,一堆一堆。

3、未放屎先圈(呼)狗。

4、三年尿桶墻、四年尿桶歹(渣)

5、抦溪抦海,抦到人孬放屎。

6、放屎跋落溪。

7、個錢膠落東司落去沕。

8、屎緊正來柳(挖)東司。

9、跋落東司戲(甩)統間。

10、狗離唔開東司路。

11、個面皮厚過東司墻。

12、東司內革電火。

13、畏屎愈更踏著屎。

14、掠去跔東司。

15、跔東司、放屎定。

16、東司胡蠅一一食屎定。(歇後語)

17、東司改做厝一一臭底。(歇後語)

附註:本文摘自【萬花筒-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