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八十年代農村出來的大學生,成功上岸之前經歷了那些,你有沒有?

2024-05-14生活

我是1987年參加高考的,應屆畢業考進了蘭州商學院,在進入大學之前,在我們市(當時叫地區)的四中上學。

我來自農村是住校生,和我一起住校的還有縣上的城裏學生。我當年的吃穿住行學與今天的孩子有天壤之別,支撐我走下來的,除了老師和家人的勉勵,還有堅定的信念,更有天生的倔強。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如果感興趣,請關註閱讀評論!

高中同學的合影(笑的最燦爛的是我)

1、飯菜簡單,鹹韭菜加饃饃是全部。那時候同學都是一星期回家一次,回家的主要目的是取饃饃(包括城裏學生)。農村學生一般都要帶三天的幹糧,一星期前三天吃自己的饃饃,後三天吃學校大竈的飯。饃饃裝在網兜裏,掛在宿舍墻上,不然會讓老鼠率先光顧。冬天還好,大不了凍成冰疙瘩,用開水泡一下吃,夏天吃到最後都發黴了,往開一掰都拉絲。我有時候帶鹹韭菜和熟油辣子,鹹韭菜放點青辣椒用油一潑,熟油辣子裏面放點鹽,夾到饃饃裏面吃著也很香,城裏的同學有帶肉醬的,吃的時候滿宿舍都飄著香味。我那時一星期有三元生活費,就是後三天上竈的錢,紅燒肉從來沒買過,根本吃不起。

2、衣服簡樸,老棉襖加罩衫是時尚。那時冬天很冷,同學們都是棉襖加罩衫,就是棉花絮的老棉襖,外面套一件單衫子,男女都是,有些男同學直接穿個老棉襖棉褲。不同的是城裏的女同學罩衫很多,色彩和材質也不同,可以換著穿,很時髦,而我一個冬天就兩件棉布罩衫,一星期洗一次,一個冬天不到頭基本都爛了。那時候也有滑雪衫(類似現在的絲綿棉衣),極個別同學能穿上,農村的學生想都不敢想。

高中最好的朋友(左面是我)

3、住宿簡陋,大通鋪凹床板是常態。我們宿舍是標準的兩間房子,正對著門的一面是整排的通鋪,靠窗的一面留開了門,放了一個小桌子,剩余的地方也是通鋪,中間留了個通道,這樣的宿舍要住三十多個人。床板架在磚墩子上,一個連著一個,長年累月的塌壓,好多床板中間凹陷嚴重,像個反過來的龜殼,我們就給中間鋪上書墊平一點再鋪被褥。人太多被褥沒法鋪開,兩三個人合鋪一個。城裏同學床鋪厚度明顯區別於農村同學,農村同學有用草袋子做褥子的。每個同學帶個小木箱子,放在床板下面,裝自己的書本和日用品。

4、出行原始,步行上下學強身健體。每周回家,縣上的同學來去可以坐班車。我家距離學校十二公裏,沒有公交也沒有班車,來回就靠一雙腳。周六放學和同學往家走,需要步行一個多小時,夏天一路說笑很快就到了,冬天放學天都黑了,走在路上車燈一照,兩眼一抹黑。遇到下雨天,就一路小跑,下雪天則深一腳淺一腳的。偶爾家裏的自由車能騎一下,那高興勁就像開了豪車。不是爸媽狠心不讓騎,是自由車到學校沒地方放,丟了那可是家裏的一半財產,實在傷不起。

5、苦學多練,拼盡全力成功上岸。住校生吃不上家裏的飯菜,但時間比走讀生充裕,除了早晚的集體學習或者自己復習外,我每天中午飯後背一會書,在沒人的教室門口,大聲背誦知識點。我有計劃,那本書背多長時間,題做多少,必須按計劃走。我是文科生,到最後,歷史地理許多內容已經過了好多遍。

除了辛苦,我還付出了血和淚的代價。冬天教室宿舍都冷,宿舍沒有取暖設施,我的腳和手經常凍的紅腫潰爛。有一年我的右手腕關節凍了個大包,腫消後洗手把上面的皮弄掉了。那麽大一片,膿血流了好長時間,一寫字就粘到本子上。兩只腳在每年開春暖和時,癢的沒地方放。但我立誌要考上,我媽生了三個女子沒兒子,在村裏招人閑話擡不起頭,為這事經常流眼淚,我要讓她覺得生女子也值。

1987年高考是要預選的,預選基本篩掉了三分之二的學生,它不是激烈而是慘烈,倒在預選大門之外的英豪太多,能預選上的都是幸運的。我預選成績位列全市文科前十五名,正式考試的時候,沒有發揮好,最終上了蘭州商學院。那年我們班連中專一共考上了16個,我是應屆生和復讀生中考的最好的一個。

商學院學生公寓(左面是我)

驀然回首半生已過,我慶幸自己生在那個年代,學會了堅強勇敢,學會了感恩生活,學會了永不服輸。無論今天幸福與否,都應該為自己走過的這一段芬芳歲月致敬,它確實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