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七零後回憶小時過年的情景,過年只在童年時!(三)

2024-02-08生活

掃屋子也是過年必須要做的一件大事情。這是一個又臟又累的活兒。在臘月二十三之前,選一個晴好的天氣。全家大小都一起忙活起來。大人穿上舊衣服,頭上包著一條舊毛巾。

小孩子則在大人的指揮下,把家裏所有的瓶瓶罐罐,能搬的都要搬到院子裏。不能搬的則用報紙什麽的蓋起來,大掃除於是開始了。

大人沿著高凳子用掃帚把屋子墻壁上的蛛網灰塵都掃下來。對墻壁上熏黑的地方還要用黃土和水攪拌成的泥漿重新刷刷,等幹了後墻壁又會變得白白的了。

掃完後又得把放在院子裏的家具和瓶瓶罐罐的都得重新搬回去。所以掃屋子是一件很繁瑣很復雜的事情。但是一年僅有一次,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這樣去做,這是過年必須要完成的一個程式而已。

掃了屋子,祭了竈神,洗了衣服,蒸了年饃,炒了肉,就已經到了三十了,期盼的新年馬上就要到了。我們這些小孩子也越來越快樂。三十這天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寫春聯和貼春聯了。

我父親因為是教書先生,所以這個時候家裏經常有左鄰右舍拿著裁好的大紅紙來找父親寫春聯。這一天上午父親早寫整個一晌時間。三十下午的時候,一切關於過年的工作基本已經就緒。好多人家在門口開始貼春聯了。

性急的小孩子已經在陸陸續續地放著他的小鞭炮了。母親這時候則找出我們第二天早上要穿的新衣服,開始給我們訂扣子。

過年的氣氛好濃啊!我們的高興也是到了極點,盼望著,盼望著,終於要過年了!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三十晚上有時包餃子吃,有時什麽飯都吃不下。因為我們的胃已經被肉,菜包子,瓜子花生還有洋糖等這些東西都塞滿了。而這些東西除了糖平時可以吃到外,其他的平時是吃不到的。

所以三十晚上我們通常是不吃年夜飯的。八十年代初那時候家家還都沒有電視機,所以沒有晚上看春節聯歡晚會的事情。

兩個哥哥拿著父親給他們買的各種鞭炮出去放,我眼紅地看著,也要了一兩個,卻因為膽子小,在自家院子裏半天也不敢放,以後只好斷了這個放炮的念頭。

男孩放炮,女孩子則和父母們嗑瓜子吃花生。父親在三十晚上會去大伯家裏坐到很晚才回來睡覺,母親說那叫「熬三十」,現在叫守歲。據說必須要過了十二點才能睡。

我不行,從沒熬過十二點。原先和家人打賭說好的過了十二點再睡的,可是到了十點多就瞌睡得不行。最後是在新年的爆竹聲中醒來的。

醒來後就發現枕頭邊放著母親昨天晚上就給我找出來的新衣服。穿新衣服的喜悅一下子就把瞌睡趕得無影無蹤了。我趕緊起來穿新衣服。如果每天有新衣服穿我可以每天不睡懶覺早早起床。

衣服還沒有穿好,有時候還沒有起來在夢裏就被一陣敲門聲驚醒了。開了門一看,原來是我的發小高麗已經穿著她的新衣服來叫我了。我趕緊興奮地穿上自己的新衣服,和她一起去另一個小夥伴家裏叫她們起來......

等天漸漸亮了,新年就在陣陣爆竹聲中姍姍到來了。我們一群穿著新衣服的小夥伴們十個八個已經聚在一起,邊吃著兜裏的瓜子花生,邊欣賞著對方身上穿的新衣服,比較著誰身上的新衣服最漂亮。

那時候還沒有給小孩子發壓歲錢的年俗,新衣服是孩子們得到的最好的禮物。這時候耳邊傳來家人喊吃飯的吆喝聲。於是各自回家吃飯。母親早就下好了臊子面,在我們這邊大年初一通常不吃餃子,而是吃臊子面,也叫澆湯面。

走親戚沒有什麽好說的,那時候物質匱乏。人們走親戚拿的是自己家裏蒸的油包子,一封用粗麻紙包著,用麻繩子綁著的四四方方的點心,這就是春節帶的禮品。

雖然簡單卻代表著人們之間淳樸的親情。今天的禮品雖然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而且越來越高檔。大有攀比之風,但親情卻大打折扣,未必那麽深。

過年還有一件讓我們小孩子高興的事情那就是打燈籠了。打燈籠的僅限於十二歲以下的小孩子。過了十二歲這個門檻,就是大孩子了,就不能再打燈籠了。燈籠都是舅家正月走親戚時來送的,一個孩子通常會送兩個燈籠。

那時候的燈籠品種單一,都是圓的。裏面用竹蔑子編的。外面裹著透明的玻璃紙。燈籠底部是一個長方形的厚紙板,上面插著一截紅蠟燭。

十四晚上開始打燈籠,天還沒有黑的時候,急不可耐的孩子們已經陸陸續續把自己的燈籠打出來了。到天黑的時候,村子到處飄動著紅紅燈籠。那時候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一家至少都三四個孩子。

村子裏孩子多了當然很熱鬧。所以十四晚上打燈籠就是一次小孩子們的盛會。十五晚上接著打燈籠。大家各自比較誰的燈籠好。我們一會兒把燈籠圍成一個圓圈,一會兒又形成一條長線。

打燈籠也要時刻留心,要看蠟燭是否燃盡。如果快跑盡了,要趕緊換蠟燭。換蠟燭時也要十分小心,否則一不小心就會把燈籠點燃。那是最可怕的事情。因為十六晚上才是碰燈籠的時候,到最後一晚上點燃了也不要緊,反正明年舅家還會再送新燈籠來的。

(請繼續收看第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