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上海黃金地段小馬路,打工人的碳水天堂

2024-03-16生活

從淮海中路到南昌路,這段思南路165公尺。

站在淮海路思南路口,可以看見光明村大酒店的門市。上海的阿姨爺叔對這裏的熟食有一種執念,青團上市、月餅上市、采買年貨,光明村沒有不排隊的時候,最近排隊的主題是刀魚餛飩。

站在南昌路、思南路口,上海初春冷冽的風中,陽光對映下的行道樹枯枝為低矮的紅墻洋房敷上一層深重的陰影,即使街面上的車輛川流不息,整片街區依然顯得悠閑安靜。

165公尺只能算一個中型「block」。從淮海路走到南昌路,就像穿過一片漸變的濾鏡:格局,聲量,都是從大到小;形成一個從五光十色的商業街區,到呢喃細語的生活場域絲滑過渡。

最近,許多人發現,這段路變得「很好吃」。

【一】

從靠近淮海路的那一端算起,由上海本幫小吃盛興湯圓打頭陣。店招看起來半新不舊,平平無奇,這個品牌其實擁有99年的歷史。兩年前,盛興結束了在順昌路的經營,落戶到思南路8號,與另一家老字號滄浪亭「組團出道」。

1925年,湖北人曹茂鈞在順昌路自家三十多平方米的客堂間裏,支起了三張八仙桌,做起餛飩湯圓的生意,這就是盛興點心店。店內湯圓只賣兩種口味:芝麻湯圓和鮮肉湯圓,湯圓皮子軟糯卻不粘牙,餡料滿口濃香,因為價廉物美,名氣越來越響。

1950年,蘇州人王壽平在重慶南路上開了一家蘇式面館,以姑蘇名園「滄浪亭」為店名。滄浪亭以經營面點、糕團而聞名,尤其是開洋蔥油拌面,是許多上海老食客記憶中的美好滋味。

兩家老字號同屬於上海新亞富麗華餐飲公司,剛好都面臨搬遷,公司勻出思南路、淮海路的這爿敞亮大開間沿街店面,期待自家的兩塊金字招牌可以強強聯手,續寫新篇。

現在的店長於姐精明強幹。兩年前,作為滄浪亭的老員工,她被調到盛興來當班,在一線擔當「資產重組」的大任,也見證了老店關門的最後一天。「閉店那天,有老客人來懷舊,跟孫子說‘這裏是我帶你爸爸小時候來吃的地方’,聽了眼淚水也要落下來了。」

如今路過思南路,可以看到盛興和滄浪亭各有一塊招牌亮明正身,兩個品牌、兩支團隊、兩條產品線已經完成了「深度融合」「高度自洽」。

中午分時,用餐高峰,食客中有不少附近的上班族。滄浪亭的蔥油肉絲拌面和蔥油開洋拌面25元一碗,依舊是人氣單品。懂經的老客人會選擇同等價位的蔥油拌面加血湯,吃得樂惠。

如果能湊滿三五個人聚餐,就能再點幾只小炒:蠔油牛肉、清炒蝦仁、醬爆腰花、蟹粉燴蹄筋,都是經典本幫菜色。同在一個櫃台點餐,吃餛飩的食客則由盛興的師傅來照應:薺菜鮮肉大餛飩、鮮肉小餛飩是招牌,麻醬大餛飩、黃魚餛飩是新品,還有當令的刀魚餛飩,選擇多樣,都是現包現煮。

於姐說,搬來以後,生意一直不錯。除了堂吃,還有三黃雞、醬鴨、本幫烤麩等熟食外賣。少則十幾元,多則上百元的客單價,最高的時候一天做出8萬元的營業額。

「今年元宵節,一天最多的時候包了1萬多只湯圓,師傅做到手抽筋,前面門市還是不夠賣。」

兩家店關了又開,維持住了原有的風味,原班人馬的堅守是很重要的。於姐說,自己快退休了,還有好幾個大師傅也到了退休年紀,還是不放心離開,想把手藝傳給年輕的徒弟。「下面條,煮湯圓,看起來簡簡單單,老師傅都是有功底的。面條要煮得有嚼勁,湯圓先後下鍋,一眼就能分出生熟。」

在盛興和滄浪亭的師傅們口中,他們做的是粗活、累活,算是有點技術,但也遠談不上是什麽獨得之秘。年輕人不愛做,不是學不會,只因為吃不起這個苦。

「年輕一代的想法我們真的摸不透,他們今天來學,很多是因為興趣、喜歡,和我們以前單純謀求一個差事的概念兩樣了。不過能夠留下來的年輕人,也是老師傅看中覺得有靈氣的。」於姐笑著說。

【二】

思南路上如果只有本幫風味,肯定不會那麽有趣。

「一碗入魂」的成都腦花面洪錦記、以牛油火鍋馬鈴薯泥拌粉為賣點的池嬢拌粉,和老板來自樂山但至今未到過上海的馮三孃蹺腳牛肉,毗鄰而立,面對而開,形成了川渝風味的鐵三角。

曾經一間名為郝婆婆的蒼蠅小館在成都名氣頗為響亮,店裏賣各種川鹵,鮮香甜辣,深受周圍居民喜愛。幾年前,郝婆婆到了退隱江湖的年紀,她的孫輩小崔小陳兄妹倆一合計,索性放下手中的工作,試著把外婆的手藝傳承下去。

小陳學會了外婆制鹵的手藝,成為非遺傳承人,小崔拿出上班期間學到的品牌營運技巧,兄妹倆和一幫朋友以「考察」為名,漫遊中國大半圈兒後,各自拿出幾萬塊錢,再湊了些錢,合夥開了成都的第一家店。

「裝修都是自己搞的,其實就沒什麽裝修,繼承了外婆蒼蠅小館的狀態,沒想到很快就火了,有一條拍我們店的短視訊,在互聯網上有了50萬個贊。」小崔興奮地說。

2023年,在成都站穩腳跟後,小崔和妹妹準備把生意的觸角伸向外地。考察了幾個中國的一線城市後,最後決定落腳上海,他們用妹妹的名字起了店名「池嬢拌粉」。

「我覺得上海的開放包容度很高,這樣我們就不用在口味上做太多的妥協,選擇思南路是因為這裏距離淮海路很近,又鬧中取靜,算是A類商圈裏的B類店面。這種店鋪的價效比很高,只要產品做得足夠好,就有希望獲得持續穩定的大客流。」小崔說。

一個月將近8萬元的店租並沒有給小崔構成太大的心理壓力。每到飯點,門口排起的長隊給足了小崔底氣。一開始,像許多的粉、面館一樣,吸引解決中午工作餐的上班族。開店三個月後,晚上的生意也有了起色,和中午達到了對半開的水平。

「說白了就是產能達到極限了,午市和晚市什麽時候收攤,取決於我們每天能拌多少馬鈴薯泥。」

川鹵拌粉加調味馬鈴薯泥的吃法,有川渝飲食傳統的調味底蘊,也有形式上的創新。

「對啊!我們就是碳水炸彈,減肥殺手。」小崔笑著說:「粉是可以免費無限續的,我們還有11種配菜,都可以免費加,來了就是要吃飽。」眉目清秀的小崔,說起「吃飽」兩個字時語氣斬釘截鐵,隱約可察川渝漢子與生俱來的袍哥氣派。

店堂裏一塊「粉霸榜」非常顯眼,旁邊還貼著一溜獎狀。目前,續粉第一名是來自江西的食客,一次續粉8碗。

來上海開店半年,小崔和家人們蝸居在小店後巷的一間狹小的民居禮。而他們位於人民廣場的第二家店已經開始動工裝修。

「18天後就能開業了。你看思南路這家店,墻是我們自己粉刷的,所有店裏的設計、門頭的字樣都是我們自己拿噴罐噴的,很快,也很簡單,但是效果一定要出來。」

等到新店開出來,小崔透露了自己的新目標:「我要把四川的豆花加到選單裏,現在只有我會點豆鹵這門技術,等我騰出手來,還想把更多的成都美食端到上海的餐桌。」

【三】

這片思南路街區,如今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碳水樂園」。而要說到對碳水的理解和演繹,少不了陜西人的一席之地。

距離池嬢拌粉26公尺,是一座匯聚了「子午路張記肉夾饃」「朱秀英梆梆肉」和「葫蘆頭泡饃」三個西安老字號的集合店。

東西正不正宗,店裏四處飄散著客人的陜西口音就是最好的回答。據說子午路張記肉夾饃是每一個西安人都吃過的肉夾饃。現搟現烤的白吉饃餅子散發著小麥幹爽的香氣,和塞得滿滿當當,汁水四溢的肉絲肉塊相得益彰,幻化出碳水與油脂的奏鳴曲。

無論是簡簡單單的一碗拌粉,還是熱氣騰騰一鍋蹺腳牛肉,或者是一席火爆炒菜,思南路上的小店日日上演著天南海北美食輪番登場的熱鬧戲碼,到了飯點無一例外都要大排長龍。而在這條路上最初問鼎排隊王稱號,如今依然穩居人氣一哥寶座的店,當然還是杭幫面食的名館「復興面王」。

上一次看到桌前用餐人,背後大三元眼睛盯著餐位的緊繃局面,應該還是愚園路上臨關門前的富春小籠。

一碗拌川,有近乎無限種澆頭組合的可能。而真正懂得拌川的杭州老饕,或者喜歡杭幫面食的外地食客,都會堅稱「下水」才是拌川的靈魂:大腸要加,腰花也少不了,豬肝是必須的。配菜則是一點韭黃、韭菜、洋蔥絲,或者再加一份新鮮的冬筍,就可以展開層次清晰而豐富的鮮嫩與爽脆口感。

說起加鱔絲,倒不是平民百姓家吃不起,而是面館裏常常幾十塊錢只給一小把——不點總歸心有不甘,畢竟家裏可炒不出這番鑊氣與爽脆,可點了又有爭當沖頭之嫌,況且一份拌到面裏,能不能吃出鱔絲的口感都很可疑。

許多上海人開始誤以為「復興面王」是開在復興路上的本幫面館,實際上人家是正宗的杭幫面館。

在杭州的面食江湖,經營面館38年的方家是開宗立派的存在,而復興面王老板的手藝就得自方家的真傳。

在杭州,方傳面館和復興面王堪稱片兒川和拌川領域的兩大排隊王,而在思南路,就可以吃到杭州一線水準的拌川,也無怪乎每天從早到晚都是一位難求。

上海人吃面的習慣,和所謂本幫面的路數,受蘇南地區,尤其是蘇幫面影響尤甚。

如今,任是本幫經典雋秀的「鯽魚背」湯面拌面,還是獵奇中鹹鮮香辣的腦花面開在左右,復興面王憑借廚房火爆的現炒澆頭場面,在思南路穩穩站住腳跟已有幾年的時間。

這一小段思南路的飲食店,在很短的時間裏形成了以街區為單位的整體氣氛:門店面積控制在一定規模,品類不過於分散鋪開,做好核心競爭力產品,與街區內的友商在品類上拉開差異化,成為商戶之間心照不宣的共性。

在底層商業邏輯形成共識後,小店們又在食物味型和店面的風格上拉開了明顯的差距,塑造著街區豐富活潑的調性,創造了頗高的美食密度與品質濃度。

在淮海路商圈,從不缺少人均消費大幾百,甚至大幾千的高級餐廳;而思南路形成的小店群落,可謂是成熟的商業環境中自我生長出的理想結果。畢竟,寸土寸金的商圈裏,也會有打工人的存在。

食客們來自天南海北,用高品質的食物滿足打工人的日常,從來是一門很有前景的生意。

欄目主編:張春海 文字編輯:蔣迪雯

來源:作者:秦東穎 董天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