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有娃的家長註意了,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容易被這2件事困擾

2024-06-01育兒

文/蘭媽談育兒

聽一位媽媽說:

上一代人帶娃粗糙,苦的是孩子,現在的大人,對孩子面面俱到,苦的是大人,實際上苦的是同一批人,我們也都是在養一個小時候的自己」

講真的,頭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內心被狠狠地戳到了

反過來看看自己,從小在留守環境下的成長,沒有感受過父愛母愛,長大後也似乎怎麽都 擺脫 不了缺愛帶來的痛苦、困擾、和傷疤

就拿前段時間來說,工作的原因 不得不 出差一段時間

然而,剛出門還不足半個月,奶奶就在家不停地叫喊著:「趕緊回來」

原因嘛,自然是老人帶娃不想得罪孩子了

不管發生了什麽事情、也不管孩子犯下了怎樣的錯誤,她從來都不管不問

女兒肚子疼請假這件事也是一樣,沒說請假前疼得 一個勁兒 叫喊,請完假之後不知道在家裏玩得有多歡

很明顯,這就是借助肚子疼這件事逃避上學,而奶奶明明看出了貓膩卻選擇沈默

讓她跟孩子好好溝通、端正一下態度,她的回答是:「我懶得管,要管你們自己管」

隨著事件深入了解,裝病請假這件事也水落石出,背後的真相是—沒寫作業

一聽到這裏,我就氣得 火冒三丈 ,對著女兒說了很多狠話

特別是裝病逃學這件事,我一直指責她是個「騙子」、「撒謊」、「以後再也不相信她了」

可這些話剛說出口, 似曾相識 的熟悉感就迎面而來,這不正是自己小時候裝病逃學、父親罵我的場景嗎

而那個時候,我的內心就是羞愧、又充滿自卑感的

於是,在各種指責、打擊、還有失望下,我失去了學習興趣

等到真正步入社會經歷了很多後,才意識到讀書的 重要性 ,也 自然而然 地把自己曾經沒讀好的書強加在孩子身上

即便是裝病逃學這件事,自己也曾經幹過,可始終少了一些 同理心 ,等到暴躁、發完脾氣後,反而又坐在那裏後悔不該對孩子太嚴厲

在暴躁完又後悔的無限迴圈下,我也漸漸意識到自己陷入了一種困擾一生的痛苦

而這個痛苦的根源就是小時候缺愛,長大後才會深陷困擾

包括以下這兩件事:

•情緒困擾

小時候經歷的壓力、和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動輒打罵的話,總是無意識在孩子身上重演

就像小時候被父母撕碎作業,長大後就會因為生氣而撕掉自己孩子的作業

曾經被父母罵「白眼狼」、都是「為你好」的話,長大後也會原封不動地對自己孩子說

正是因為小時候缺愛的情緒困擾,一直沒有一個發泄點,以至於一生都要受其折磨和困擾

•補償困擾

缺愛的人需要一生治愈,曾經沒有享受過的幸福、沒有得到過的安全感,一直都在想盡辦法彌補

小時候沒錢吃零食,長大後就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零食

小時候經常被父母忽略不管,長大後不管生活好賴,孩子一定要帶在身邊養著

小時候說一聲「想要什麽」總是被批評,長大後就會對自己孩子所求必應

總而言之,從小缺愛心理下的困擾都延續在下一代身上

不管是情緒困擾的打罵批評、還是補償下的滿足嬌慣,承受困擾、和痛苦的都是那批缺愛的人

所以,從小缺愛的人,一生都容易受到情緒、和補償這兩種困擾

不想這種困擾和傷害再繼續延續下去,那有孩子的家庭就要註意了,從現在開始還要讓他們帶著充足的愛成長

特別是以下幾種愛孩子的方式,是孩子能夠獲得幸福感的標配:

01

在孩子年幼時

帶在身邊

作家龍應台曾說:「父母和冰箱裏的食物一樣,只能短期保鮮、沒有長期有效的說法」

就孩子而言也是一樣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也是存在有效期的,我們能做的就是:「趁他還小、還依賴你、還需要你的時候,多陪陪他們」

以前聽到這句話時,總覺得這是歌頌親子關系的陪伴價值

可真正為人父母後才明白,孩子對父母的依賴也不過就是短短的幾年

很快,他們會有更多的小夥伴一起玩,也不再是那個追在身後粘著你的小娃娃

很快,他們讀初中、高中、大學、乃至畢業找工作後,和他們相聚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少

很快,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聯系就是一部手機,隔著千山萬水,很多話也堵在喉嚨說不出口

很快,你也開始無比懷念小時候的孩子,回憶小時候一遍遍的「媽媽」呼喚,更後悔曾經沒有多陪陪孩子

這也是為什麽在杭州月薪五、六千的堂姐,會在休完產假後不放棄工作,非要把大女兒、和 嗷嗷待哺 小兒子帶在身邊的原因

她希望,孩子的成長有媽媽陪伴、爸爸也不會缺席

哪怕兩個人薪資加起來,拋開車貸、房租、還有生活費就 所剩無幾 ,哪怕帶孩子需要占兩個人,奶奶和外婆都要犧牲一些跟在身邊,他們都 義無反顧 地那樣做

要知道,陪伴孩子的時間一旦 錯失 了,那就不會有重來一次的機會,缺愛心理也不是靠事後諸葛亮就可以恢復曾經的傷害

所以呀,父母對孩子的依賴不過是短短的幾年時間,趁著陪伴還沒有過期的時候,盡量把孩子帶在身邊吧

父母那時時刻刻陪在身邊的安全感,也是孩子獲得幸福的基本標配

02

在孩子失意時

鼓勵認可

孩子身上的底氣從何而來?那一定是來自父母的支持和鼓勵

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去接放學的女兒回家

剛上車,他們在車裏聊起了孩子的考試成績

當得知女兒數學只考了36分,爸爸先是沈默了幾秒,然後又無奈地一笑說:「有進步,比上次多考了3分」

媽媽也在一旁安慰說:「沒關系,雖然進步的分數不是很大,但次次進步,說明次次努力了,總有一天,你會因為努力而考出優異的成績」

女孩也在父母的安慰和包容下 舒了一口長氣 ,開始對下一次的學習計劃 信心滿滿

這就是擁有情緒價值的父母,他們也知道發脾氣、和指責是解決不了問題,只有站在問題角度幫孩子建立信心,才能真正獲得解決問題的內心力量

佛洛依德的使命裏有句話說:

「一個深受父母信任和寵愛的孩子,他們會因為這種被愛的信心而不斷獲取成功」

聰明父母,讓孩子感受到這種信心也是一樣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孩子失意時給予鼓勵和認可,而不是揪著他們的缺點不放,說一些打擊或者讓孩子失去信心的話

你相信孩子有多厲害,他們就有多厲害

03

在孩子犯錯時

安慰包容

犯錯恰恰是教育的最好時機,特別是在引導孩子冷靜分析之後,說出問題所在、和明白行為負責,這才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自我責任心的機會

看過一個10歲男孩離家出走的新聞

經過一天一夜的折騰,男孩才好不容易被找到

幸運的是,孩子被找到的時候並沒有再次被責備,父親看到孩子當時只穿了短袖和拖鞋,他就連忙脫下身上的棉襖給孩子披上

然後,自己光著膀子在風中淩亂

別看這樣一個簡單而尋常的動作,實際上可是羨慕到了很多人

評論區還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說:

真羨慕呀,從小到大每一次犯錯只有被打罵、被貶低的份,不管受了什麽樣的委屈從來都沒有一句「我相信你‘的話,更不會關心你冷不冷、餓不餓、怕不怕

打小的不被看好,也讓我們連反抗的勇氣都沒有,更別提離家出走了,如果被找到那第一反應不是上來被踹一腳、就是狠狠被罵一頓

現在想想,其實孩子犯錯打罵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容易給內心造成傷害

而一個從小在打罵家庭下成長的孩子,又談何幸福、和安全感呢

所以,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孩子的態度怎麽樣

你能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安慰包容他們,他們就能有勇氣去承擔、並糾正錯誤

04

在孩子委屈時

給予信任

一個內心富足、又充滿安全感的孩子,可不是單純地陪在孩子身邊就夠了

特別是孩子受委屈的時候,家長的態度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幸福感

有個朋友告訴我,她有次中午送兒子去學校,因為早到、再加上校門已經開了的原因,孩子就直接進學校了

結果,剛走進校門還沒幾步,校領導就直接指著孩子的鼻子批評說:「出去」

一句話,瞬間讓孩子紅了眼眶,低著頭結束校門口

盡管學校門口當時沒有幾個孩子,但朋友也是氣極了

她走上前就跟校領導理論:

「學校不提倡早到,是校紀律、還有為孩子們的安全考慮,可如果早到不讓進學校,為什麽要讓學校門開著?門口也沒有任何提示牌、或者保安站守」

「如果把這件事情歸咎在孩子一個人的身上,是不是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呢?比起紀律安全,我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樣重要」

事情過後,朋友還特意強調說:「父母就是孩子堅強的後盾,有問題我們就解決問題,有錯誤我們就糾正錯誤,但如果欲加之錯,我也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是呀,父母就是孩子的成長底氣,我們維護孩子的尊嚴,等同於維護自己的尊嚴

如果孩子在什麽時候受了委屈,那就不要猶豫,能站在孩子的角度說話,才能讓孩子明白「他們並非是一個人」

05

在孩子執著時

尊重理解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閃光點,我們父母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個性、興趣、還有夢想的選擇

特別佩服一位爸爸

她的女兒自從讀中學後成績就出現了 大振幅 下降,還因為沈迷遊戲而整天無心學習

面對女兒的叛逆反抗、還有消極怠慢,他一直沒有苛責過一句,而是毅然決定 「陪女兒再學習一次」

為了能 以身作則 ,他特意將女兒的作業練習題、和教材都專門再備一份,每天都跟著孩子一起做練習題不說,還要比女兒 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剛開始的時候效果還不是很明顯,可隨著每天堅持溝通所學 知識點 的時間積累,孩子就沒有那麽大的抵觸情緒了

在以身作則的影響下,父親戒掉了牌桌酒友、戒掉了手機、還戒掉了釣魚…

而女兒呢,在父親影響下對手機的沈迷也變得越來越淡了

也不得不說,這位父親為了女兒的學習可真是煞費苦心,懂得尊重孩子,更懂得維護孩子的成長規律,沒有背後鞭策而是選擇和孩子並肩作戰

這種一起沖鋒陷陣的相處方式,才是最具說服力的

那麽,關於缺愛孩子需要一生治愈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