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掌健識】國際罕見病日:新生寶寶眼睛「內斜視」,不容忽視

2024-02-29育兒

PART 1 病例簡介

小玥, 生後 家長即發現雙眼內斜視且呈進行性加重(圖1)。寶寶生後混合餵養,但頻繁吐奶、嗆奶、喜歡豎抱,身長及體重增長較同齡兒稍緩慢。1月齡身長52.5cm、體重4.2 Kg,3月齡身長56 cm、體重5.3 Kg,5月齡身長59.8 cm、體重5.3Kg。運動發育也較同齡兒落後,4月齡時可擡頭,同時伴下肢肌張力增高。康復訓練後改善不明顯。病程中較易出現呼吸道感染,其中2次重癥肺炎(4月齡及8月齡),住院輸液抗感染治療,同時檢查發現中度貧血。平素痰鳴音明顯,易嗆咳。6月齡時因「臍疝、食管裂孔疝」行腹腔鏡手術治療。

圖1 雙眼內斜視

因該寶寶全面發育落後,同時合並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病、肌張力障礙、臍疝、食管裂孔疝、重癥肺炎、重度營養不良、肝功能不全、中度貧血、髖關節半脫位(雙側)等,送檢基因檢測。結果提示 GBA1 基因復合雜合突變。此時,已 9月齡,行進行葡萄糖腦苷脂酶活性檢測,該酶活性明顯降低,值為0.55 μmol/L/h(正常為大於6 μmol/L/h)。至此,寶寶確診戈謝病II型。

眼球運動障礙(內斜視)是戈謝病寶寶最初的典型特異性的神經系統表現 ,該寶寶生後即出現 內斜視 ,至9月齡時方確診。提示我們, 寶寶出生後雙眼逐漸出現內斜視,要考慮戈謝病II型 ,需盡快檢測葡萄糖腦苷脂酶活性以確診。

PART 2 II型戈謝病簡介

戈謝病(Gaucher disease, GD)是基因突變導致巨噬細胞內溶酶體缺乏 β-葡萄糖腦苷脂酶,致使葡糖腦苷脂在巨噬細胞內大量聚積,從而導致肝脾腫大、貧血、血小板減少、骨痛、神經系統癥狀,也可出現其他系統受累表現,並進行性加重。根據是否累及神經系統及疾病進展速度,戈謝病分為3種型別, 其中最嚴重的是II型(急性神經病變型,嬰兒型),常伴有廣泛且嚴重的神經系統和內臟受累。II型,起病較早,通常於嬰兒期發病。最初典型的神經系統表現為眼球運動障礙(內斜視)和球部麻痹 ,之後出現進行性加重的肌張力增高、強直、角弓反張、吞咽障礙、呼吸困難及癲癇發作,伴有精神運動遲滯、聽力障礙,預後差,多於2歲前死亡。需早期幹預和多學科管理。治療上采用分子伴侶療法、酶替代治療、受質減少療法,但價格昂貴且不能有效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基因治療或授權改變該困境。

PART 3 II型戈謝病基因治療--新療法

基因治療是單基因遺傳病治療最有效的方法 。使用重組AAV9作為載體 遞送正確的 GBA1 基因,經側腦室註射進入中樞神經系統 (圖2) ,感染神經細胞,表達有功能的葡萄糖腦苷脂酶 ,在溶酶體發揮作用,降低腦細胞貯積的葡萄糖腦苷脂,從而改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

圖2 側腦室註射基因治療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張惠文教授團隊正在開展一項基因治療戈謝病II型臨床研究。截至目前,已完成7例患者的側腦室註射給藥治療(圖2)。且該研究持續招募受試者中。

任何影響神經系統的疾病,都是腦損傷比較輕,或者說「盡早治療」的情況下才效果好。因此,建議發現寶寶有眼睛「內斜視」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戈謝病雖為罕見病,但中國人口基數多,總患病人數也不少。如果您身邊有患兒或疑似患有戈謝病II型,請盡早咨詢醫療專業人員以獲取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建議。

若符合以下條件,將有可能參加這項基因治療研究。最終是否能夠入組由研究醫生評估後決定:

1. ≤36個月的嬰幼兒;

2. 葡萄糖腦苷脂酶活性檢測確診戈謝病,且為GBA1雙等位基因突變。

如果想檢測排除寶寶內斜視有沒有可能是戈謝病導致,請至新華醫院兒童疑難雜癥與罕見病門診就診。

(圖片源於網路)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罕見病專科分會

作者:楊 奕 張惠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市兒童罕見病診治中心兒內分泌遺傳科

稽核:馬 端 上海市醫學會罕見病專科分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