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孩子為何會得「精神疾病」?像福爾摩斯一樣,更專業、深入地解讀

2024-04-10育兒

本文字數約:5734 字

閱讀時間約:6 分鐘

本文章節:

01、很多父母不能接受孩子得了「精神疾病」

02、父母理解的精神正常,不一定是真的正常

03、所謂的「精神疾病」,其實是心理問題發展而來

04、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心理支持體系,抵禦「精神疾病」

此圖為AI生成

01、很多父母不能接受孩子得了「精神疾病」

前不久,有一個話題沖上網路熱搜,「我的孩子怎麽會得精神疾病呢?」,引起了很多家長關註。

這個話題來源於2020年【三聯生活周刊】的一篇報道——兒童抑郁癥:被忽視的痛苦。這個報道推出後,【三聯】對精神科專家進行了訪談。

在這個10多分鐘的訪談視訊裏,北大六院兒童精神科專家、兒童精神衛生學博士林紅談及了兒童群體的精神心理問題。

她提到,很多孩子的嚴重精神心理問題會表現為軀體癥狀,上學之前,身體多個位置出現疼痛,有的還發燒。可一旦孩子不用上學,癥狀全都消失了,去醫院也查不出問題。

很多家長懷疑孩子是裝病,就算精神科大夫說孩子確實是病了,孩子內心很痛苦,得了抑郁癥、雙相障礙等,家長們也感到難以接受,「我的孩子怎麽會得精神疾病呢?」

在視訊中,林紅博士分析了這些家長為什麽不能接受孩子得了精神疾病,原因包括父母未能理解孩子的感受、所面對的困難,父母忽視了現代社會環境的變化,也忽視自身的精神心理問題等等。

其實,父母之所以不能接受孩子得了精神疾病,遠遠不止上面這些原因。很多父母對「精神疾病」的定義、形成和發展,是有偏頗的,甚至可以說是不科學的。所以,他們以為「精神疾病」永遠都不會出現在自己孩子身上。

還有,在視訊裏,林紅博士提到了孩子出現抑郁的原因,她說「生物學因素很重要,三代近親有沒有這樣的病史,遺傳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她還舉了一些臨床上的例子,孩子病了,其實他們的父母也有「病」,但父母自己缺乏意識。

從客觀來說,林紅博士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精神心理障礙、或者說「精神疾病」的發生確實不能排除「遺傳因素」的影響。可是,其實這種遺傳因素並不是老百姓理解的那種單基因遺傳,林紅博士未詳細解釋這種「遺傳」到底是什麽,這很有可能會對網友們產生誤導。

今天這篇文章從精準精神心理學的角度,更深入地分析 為什麽很多父母會認為「我的孩子怎麽會得精神疾病呢」 ,以及所謂 「精神疾病」的真正主要病因和發展過程,這個角度像福爾摩斯破案一樣,更加接近於事實背後的真相。

主流精神科認為,多數「精神疾病」的確切原因是不明確的,與遺傳因素、心理社會因素都有關。但是如果父母們能夠掌握精準精神心理學知識,深入了解這個心理過程,你們會發現,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罹患精神心理障礙,又或者說「精神疾病」。但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大大地降低這方面的風險。

02、父母理解的精神正常,不一定是真的正常

當父母發出「我的孩子怎麽會得精神疾病呢」這樣的疑問時,往往包含了至少2個意思:

第一個:我的孩子明明很正常,能吃能喝,能睡能玩,頂多只是不想上學,話比較少,怎麽可能有「精神疾病」?

有的孩子甚至也能上學,性格顯得活潑開朗,父母就更加感到無法理解。

第二個:我和另一半的精神都很正常,雙方家族裏都沒有精神疾病患病史,孩子從小也沒吃苦、沒受多大打擊,怎麽可能會得「精神疾病」?

其實,上面父母所理解的「正常」,並不一定是真的正常。

先來分析第一個問題:孩子看起來各方面都很正常,就一定是正常嗎?未必!孩子可能不願意表達,或者不懂得怎麽表達,父母尤其要警惕「微笑型抑郁癥」。

我們多次分享過「微笑型抑郁癥」的知識,在網路時代,這在生活中已經非常常見。很多患者內心非常痛苦、壓抑,但他們表面上仍在偽裝,不希望被別人知道自己痛苦的一面。

如果父母跟他們的親子關系很惡劣、或者很疏離的話,他們甚至在父母面前也會偽裝。很多精神衛生從業人員也對此缺乏意識,如果孩子有意隱瞞,即使他們接受抑郁癥初步篩查、精神科診察,也有可能蒙混過關,得出「正常」的檢查結果。

如果父母本身非常優秀,對孩子施加了較大的壓力,孩子從小也表現優秀、是「別人家的孩子」的話,他們出現「微笑型抑郁癥」的風險相對更高。

因為他們往往非常在意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在意自己的光環和「美好人設」,覺得一旦別人知道自己內心「很脆弱」,有心理問題,那美好的人設就崩塌了,別人會瞧不起自己。

尤其是如果有的父母在談論一些「自殺事件」、「抑郁癥」的社會新聞時,指責那些患者脆弱、自私、不孝的話,要是孩子聽到了,他們的心理壓力會更大,也更加不願意、也不敢在父母面前袒露出真實的感受。

第二個問題,父母和家族中的親人、親戚都很正常,沒有精神疾病,孩子就一定不會得病嗎?那當然不是了!

其實很多青少年兒童患者的父母、包括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雖然他們沒有被診斷為「精神疾病」,但其實有人格異常,尤其是偏執型和強迫型人格異常,有的甚至可能達到了人格障礙的地步。

人格異常在精神科中屬於第二軸診斷,可是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主流精神科大夫對此都缺乏認識,很容易漏診。那有人格異常的人,就更加缺乏相關知識和自我覺察了。

比如,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家裏非常強勢,尤其是如果他們在事業上有一定成就的話,他們很容易變得自以為是,認為自己一定是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肯定是沒問題的,不斷強迫孩子服從自己。這是非常典型的偏執型人格異常。

這些父母往往沒有明顯的情緒問題,他們自身不會感覺到特別痛苦,更不會認為自己「有病」,所以不會主動就醫。但他們的人格異常導致他們嚴重缺乏自我反省能力,缺乏同理心,這讓身邊人非常痛苦,心理壓力非常大。

雖然我是一名精準精神心理醫生,但我自身也曾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一度認為自己非常優秀,總是自以為是,有過偏執型人格異常,但我沒有吃藥,也沒有接受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卻成功逆轉了我的人格異常。

但需要註意的是,就算父母有人格異常,甚至有的父母自己也被診斷為抑郁癥、雙相障礙、焦慮癥等,也不意味著孩子的「精神疾病」就是遺傳而來的。下文還會分析這個問題。

所以,如果父母得知孩子得了「精神疾病」,不要第一時間質疑、否認,覺得這肯定是醫生搞錯了、醫生危言聳聽,而要有意識地想到以下2點:

孩子的內心肯定已經痛苦了很長時間了,只不過我們沒發現;

我們作為父母,極有可能有一定的人格異常,導致家庭教育方式出了問題,無意中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如果父母能意識到上面兩點,那起碼在這個方面,你們已經「跑贏」了很多家長。你們接下來的行動往往會更有針對性,能更快找到正確康復路線圖,孩子將更有可能真正地康復,整個家庭都能得到提升。

03、所謂的「精神疾病」,其實是心理問題發展而來

很多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這個名詞是有誤解的,包括很多父母。

這部份人認為,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完全是兩碼事,前者是因為一些生活事件或者遭遇導致的;而後者則跟其它軀體疾病差不多,是生理因素導致的,是患者的神經系統、大腦出了問題。

比如,很多人要是聽說一個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心理障礙,那往往會想,是不是這個孩子的家庭出了什麽事了?是不是父母經常吵架,甚至離婚了,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了影響?

他們還會想到,要是這些孩子的父母能趕緊改正過來,多關心孩子,那麽孩子的問題肯定能得到解決。

可如果他們聽說一個孩子得了「精神疾病」,那往往會想到這個孩子的家族基因是不是有問題?祖上三代是不是也有「精神疾病」患者?

他們會覺得非常惋惜,覺得這孩子真可憐,一輩子就那樣了。很多人還會把「精神疾病」等同於「精神病」。

當然,我們也不能責怪這部份大眾有上面的觀念,因為這往往來自於主流精神科,直到現在,很多大夫也是這麽認為的。

在這些精神科大夫眼裏,生活中的情感問題、學習問題、職場困惑、家庭矛盾,這屬於心理問題的範疇。

而輕中度的焦慮癥、強迫癥、抑郁癥等等則屬於心理障礙,主要是生活事件引起的,可以透過心理治療大振幅緩解。當然,也有一些大夫認為這背後心理社會因素不多,主要是遺傳或其它先天因素。

可如果患者被診斷為重度抑郁癥、多動癥等等,很多精神科大夫就認為這屬於「精神疾病」的範疇,也有很多大夫稱之為「精神病」。

而對於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在大夫眼裏,這就屬於「重性精神疾病「了,也就是老百姓說的「重性精神病」。很多大夫認為這跟後天經歷沒多大關系,關鍵在於遺傳等先天因素,並認為難以治愈,患者需要終身服藥。

尤其是如果大夫發現患者的神經傳導物質濃度有異常,海馬體體積縮小,就更加認為這是生物學因素導致的,跟心理社會因素沒有啥關系。

當然,從積極的角度來看,上面這種理解能降低一些患者的病恥感。他們覺得「這不是我的心理有問題,也不是我意誌力薄弱,而是不幸被遺傳了。這不是我能控制的,不是我的錯」,從而沒有那麽強烈的內疚和負罪感。

可是,在很多大夫和大眾眼中,如果這些病是遺傳等先天因素導致的,那意味著很難治愈,因為無法改變基因。所以,很多父母得知孩子被診斷為「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時,心頭一道晴天霹靂,先是難以接受,可接受之後又感到非常絕望,認為孩子以後結婚生子都成了問題。

其實,上面只是主流精神醫學單方面的理解,甚至只是部份精神科大夫的理解。

因為主流精神醫學只能看到表面癥狀,了解患者和家屬在外顯記憶層面中記得的經歷,但無法深入到患者的內隱記憶層面,所以難以看清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之間的密切聯系。

而精準精神心理學深入到人的內隱記憶層面之後,有了顛覆性的發現:

人的心理狀態由正常到異常、由輕到重,可以分為 正常心理,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精神障礙(「精神疾病」),重性精神障礙(「重性精神疾病」)

人的心理狀態變化過程

這個演變的過程,主要是因為後天形成的病理性記憶越來越多,逐漸從量變到質變。也就是說,後天的心理社會因素才是關鍵。

在病理性記憶中,最常見的是疊加性心理創傷,還有心理渴求(也稱為「病理性正性情緒體驗」)和不良的歸因模式等。很多孩子從小到大持續經歷大量的負性事件,又得不到積極引導,負性情緒和不良認知不斷累積,有的還會出現軀體化癥狀,這稱之為「疊加性心理創傷」。

而所謂的大腦神經傳導物質濃度異常,它只是中間環節,不是最初的源頭。個體長期有情緒問題,感到壓抑、焦慮,大腦神經傳導物質濃度會隨之發生變化,並反過來令情緒問題更嚴重,陷入惡性迴圈。

有的精神科專家從「慢性應激導致大腦出現變化,導致精神心理癥狀」的角度去理解,其實也是相似的道理。

而所謂的「遺傳因素」,我們已經多次分享過了。大部份精神障礙,或者說「精神疾病」的遺傳因素並不是單基因遺傳,不是老百姓理解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而是表觀遺傳學因素。

表觀遺傳學因素不是基因遺傳,而是基因表現的遺傳,而且很容易受到後天環境和經歷的變化,它是可逆的。

就算父母有精神障礙,但後來真正康復了,他們的孩子罹患精神障礙的風險也很低。可就算父母沒有精神障礙,但采取了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那孩子罹患精神障礙的風險也很高。

所以,上面說有很多青少年、兒童患者的父母有人格異常,這並不是說他們的問題遺傳給了孩子,而是因為他們有人格異常,無法真正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很容易在無意中對孩子造成疊加性心理創傷,孩子特別痛苦,所以患病風險非常高!

當然,病理性記憶不全是都來自原生家庭,有很多還來自於學校經歷、互聯網、社會經歷,甚至包括患者接觸過的書籍、影視作品、遊戲等等。

這背後其實有多方面的因素,有大量表面看起來不起眼的後天經歷。有很多患者本人已經不記得了,或者缺乏意識,如果不深入到他們的內隱記憶層面,很難發現真正的患病根源。

在精準精神心理學中,能夠利用臨床精準化心理幹預深入到患者的內隱記憶層面,找到並高效化修復主要的病理性記憶,患者能快速地、真正地走向康復。

像林紅博士說的一上學就發燒的孩子,臨床上很多類似病例實作了康復。比如,有一位高中患者小逸,他當時不肯上學,一上學身體就發燒。在臨床精準化心理幹預中發現,這背後其實是疊加性心理創傷導致的軀體化癥狀,將背後對應的心理創傷修復後,小逸就能正常上學了。如今,小逸已經考上研究生了,表現非常優秀。

有些孩子的病情更加嚴重,他們出現了幻覺、妄想,被診斷為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當主要的病理性記憶得以修復後,他們也實作了撤藥,走向康復。

現在,主流精神科也在發展「精準醫學」。不過,這主要是研究患者的基因和個人體質對哪種藥物比較敏感,縮短試藥期,提高藥物治療的效率。這還是從生物學層面進行研究的,而不是精準化地解決患者的患病根源。

所以,如果孩子被診斷為「精神疾病」,希望父母們不要互相指責對方的「基因有問題」。如果家庭矛盾增大了,反而對孩子的康復不利。

父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下一代會不會也有問題,是不是不能結婚生子。你們的當務之急是從精準精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尋找並解決孩子心理根源上的問題,幫助孩子真正走向康復,所謂的遺傳風險其實非常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04、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心理支持體系,抵禦「精神疾病」

我們每個人只要還活著,後天的經歷就不斷在增加、變化,精神心理狀態也在動態變化。如果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形成病理性記憶,從量變到質變,那麽每個人都有可能罹患所謂的「精神疾病」。

如果父母想降低孩子罹患「精神疾病」風險,那至少要從2方面入手——盡量避免孩子遭受不良生活事件,並盡量讓孩子的心理支持體系更加強大。

關於第一個方面,父母要多從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入手,盡可能避免在無意中對孩子造成疊加性心理創傷事件,讓孩子在家裏的時候,絕大部份時間是感到溫馨放松的、愉悅積極的。

當然了,孩子和父母畢竟是2代人,有時難免會發生矛盾沖突。而且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無論如何都會遭遇挫折、打擊和困難的。所謂的負性事件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也不宜完全避免,不然孩子會成為溫室裏的花朵,還是缺乏抗壓能力。

所以,第二個方面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的心理支持體系非常強大,那即使他們遇到負性應激,也能渡過難關,甚至能得到提升,變得更加強大。

那父母怎麽讓孩子的心理支持體系變得強大?

首先是盡量實作身體上的健康,身體上的多病、虛弱,很容易導致孩子「心理虛弱」,缺乏自信和力量感。

然後還有高逆商的塑造,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父母要利用孩子的生活經歷、困難挫折,引導他們具備自我反省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在挫折中吸取經驗,體會到克服困難的成就感,不懼怕所遇到的難題。

家人的物質支持、精神支持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父母的精神支持。父母要走進孩子的內心,及時回應孩子的情感訴求,懂得對孩子共情、傾聽、積極引導,幫助他們抵禦外界的負性刺激。

當然,孩子的朋友同學、老師長輩等等,也能構成他們的心理支持體系,又或者說社會支持體系。但對於兒童青少年來說,父母和家庭的支持是最關鍵的。

很多父母不但沒有成為孩子的強大心理支持體系,還不斷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孩子得到的「正效能量」極少,「負效能量」不斷增加,孩子的精神心理最終失衡、崩潰,出現病癥。

希望父母們發現孩子得了「精神疾病」時,不需絕望,更要免於恐懼。父母要看清楚所謂「精神疾病」的真相,盡快找到適合孩子和自身家庭的康復路線圖。孩子真正走向康復的時候,也是整個家庭實作提升,將「壞事變好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