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熊玲:錯失機遇的痛

2024-01-10育兒

錯失機遇的痛


前言:對寫抑郁的一點說明

自問自答:為什麽說抑郁而不說抑郁癥?因為,抑郁是人的主要情緒,也是主要情感之一;有關抑郁癥,我已寫過很多研究性和答疑性的文章,如「抑郁癥的癥結和出路」「產後抑郁癥的心理分析」等,便不想再以「癥」論抑郁,想以抑郁而論人性(註:本書的第一篇章有抑郁癥文章)。

就寫的感覺而言,若以什麽「癥」論啥,似被框在了旋渦,寫作有約束感;若以情感詞語「抑郁」論啥,寫起來自由灑脫。今天的人類社會,無論是抑郁癥,還是抑郁情緒,它們的身後、深處都有太多,太多或明或暗的極其豐富的東西,所以想從「抑郁深處有什麽」為視角,來探索人的內部。


正題:抑郁深處有一種痛,叫錯失機遇

01
機遇,可謂轉運之良機。錯失機遇,是一常見的社會生活現象,也是一種人精神失落的內在體驗。不過前提應是,機遇的當下,當事者意識到是機遇,卻因主客觀原因,主要是主觀原因而沒能掌控機遇,或遺失了良機。

那麽,凡事後諸葛亮的幡然悔悟,不叫錯失良機,而只是無病呻吟的抑郁。凡事後諸葛亮的明理,也只是一種學習、成長中的必然,不能算一時的聰明卡殼,運氣不佳。
機遇總是給有準備之人的,這話有道理。


02

錯失機遇的感覺,不外是憂傷心痛。錯失機遇的情形和心理現實,可就五花八門,常見有:

——該反擊時不反擊,時過境遷,在心裏留下的是一道傷、一堵窩火的墻。現實中,一遇不順心就感憋氣憤懣。無意識-夢裏常有解便沒地兒、殺戮、意外事故等情景…用情結來概括,這叫攻擊性情結。

——該自我表現時不表現,包括語言、行為能力上的表達。時過境遷,在心裏留下懊悔的種子。它生長或不生長,已不重要,關鍵是它的存在就總給你追悔的迷思與幻想,和那莫名的嘆氣呻吟。無意識-夢裏常有找錯地方、被追趕、各類考試緊張等情景。

——該抉擇時不抉擇,時過境遷,在心裏留下的是遺恨之傷疤。無意識-夢裏常有被追殺、從高處墜落、死亡等情景。這象征一種人生軌跡趨負變化的永久之痛。

抉擇性的錯失機遇,還包括很多,諸如該抗爭時沒抗爭、該原諒時沒原諒、該放棄時沒放棄等等,時過境遷,那錯失的感覺記憶像一把匕首,在心底劃出道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恨跡,它們足以匯成一個人快樂不起的淵源。


03

舉例,某名校老師蕓的情緒低落、工作無效率半年了,去醫院看醫生說她有輕度抑郁癥。

蕓工作10余年來,已獲得學術上的多項成就獎,無論在能力、人緣、家庭條件...她周圍的人無不稱好、羨慕,所以都不理解她為何患抑郁癥,覺得她很幸福。蕓自己也覺得沒有理由,沒有原因抑郁,但就是開心不起。

她經常做同一種夢,很困擾她。夢境是:在沒有隔欄的公廁,要麽是找不到幹凈的地,感覺著急又惡心;要麽就是跟別人爭搶好的地,既著急又羞怯。這奇怪而重復做的夢,令她開始認真反思、直面自己的內心。

透過對夢感覺、情節的聯想與解析,她發現內心埋有報復情結。這個結,跟7年前發生的事有關:在一次慶功座談會上,有一個很有才華但情商不夠的同事,突然說了一番懟她的話,大意是:你的教學風格很呆、學術功底不厚實、獲獎僅說明是僥幸。當時的蕓給蒙了,心被什麽戳了似的,只覺羞煞,恨不得有個地縫鉆下,整個會場沈默了,是蕓的一個好友轉移了話題。之後很久,蕓陷非常的郁悶、自責:為什麽當時自己沒反擊那個人?說聲「呵...你僥幸一個看看」該多好,為什麽我沒做任何對應,不等於承認自己呆傻?

自那時起,蕓把體驗到的挫敗、羞憤之情,統統咽進了心裏,所滋生的報復欲,也沒啥途徑可消化代謝。那樣一種錯失自我反擊、自我表達機會的懊惱,如石頭梗在心,沈悶鈍痛。現在的蕓說到,這事她記得,但總以為這事,和這事造成的傷早已過去了,不該還在影響自己。可是她的無意識(夢)有話說:那次當眾被懟的傷,還是很痛、很怒。所以她還說,那就是她抑郁的結,而最抑郁的是在被懟的當下和之後,沒能表達自己的情緒...羞憤壓得很深。

04

錯失機遇何以成為抑郁的結?

若把錯失機遇比喻成匕首,那也是雙刃的,未必一定傷心至抑郁。傷情,往往是取決受傷的部位和受傷者的體格。更關鍵的還不是被劃的傷,而是對傷口的清創、縫合等處理如何,因這,決定著傷的愈後如何。比如腦梗塞,本身並不可怕,但若發病時錯過了6小時內的黃金治療期,後果才會很嚴重。

但凡觸及自尊的傷害,又沒給及時合理的處理,傷亦在。通常是隨時間的遠去,傷口以囫圇結痂收場,傷點漸漸被埋壓深處,看不見。但它始終在,且會以睡眠障礙、懶散、拖延癥、自虐等形式而存在。女教師蕓的故事,就是證明。

蕓的抑郁深處,有兩道傷,一道是當眾被揭短,在同僚中有失面子的心痛。另一道是,心痛的當下未做任何反應,而留有錯過釋懷機遇的漫漫悔感。這另一道傷,令蕓更憋屈。

有必要說,心靈的傷若錯失撫慰之良機,易留下莫名的內隱之痛。生活中如女教師蕓一樣,被人們看見的是人外在的光鮮亮麗,覺得他/她不應該痛苦,看不見的是人內在傷口,其實他/她就是痛的。

好在,蕓已能夠看見和承認自己的局限。她在跟家人、她朋友交流時,不禁說出,自己的能力的確不如那位懟她的同事,所以當初才那麽受不了同事的揭短,也沒有反擊的自信。蕓還講到,自從她能這樣直面內心之後,她開始有了輕快的感覺。

05

療愈之路。前面提到,錯失機遇的感覺是心痛,像遺失了(客體)心頭肉的痛。那麽,療傷的主要策略應該就是:原諒和哀悼。原諒,主要是原諒自己過往的失誤;哀悼,是從心裏深處,結合某些儀式,真誠的承認、接受、哀悼已成定局的客體喪失。包括哀悼自己的某次面子、某種能力的喪失。

生命的實質,本是生與滅的往復迴圈,而生活的真諦,也本是獲與給、得與失同行的。人不可能停滯在嬰兒只有獲取。這些思考,非常有助我們對喪失之痛,給予溫柔的哀悼。

療愈之路還可有:a)為既定的損失,做補償的努力。比如你的職業生涯,因錯失了關鍵的晉升機會,再沒晉升可能了,那麽唯有你在其他方面做出點成績,來彌補些錯失的心痛。b)給壓抑的羞憤,找出口。凡因過往的心理創傷,所積壓的怨恨、恥感之情,是需要為它們找到釋放的路徑,如:直接或象征的書寫出它,與朋友說出它,甚至與曾經的當事人說出它;用發展自我的興趣愛好,消融它,昇華它。

人處抑郁,既難走出過去,也無力活在當下,大概就因這些錯失機遇的未了情結。當然,構成未了情結的心理機制很復雜,錯失機遇,也僅是表象的事發點,事故後面是有引發錯失,或挫敗的個性弱點,如偏執、敏感多疑、病理性自戀等。那麽,療愈的根本任務還得從改善性格做起。怎樣做?又得從愛自己,愛工作,一點一滴的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