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孩子發脾氣時,兩種處理方式危害最大,但多數父母都「踩雷」了

2024-08-15育兒

跟鄰居聊天,她說親戚家的女兒突然離家出走了,聽到這個訊息我感到十分詫異。

因為我跟那小姑娘有過幾面之緣,在我的印象中她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不僅學習好,而且聰明懂事,溫柔大方。

怎麽也想不到她會做出離家出走這種事,幸虧她父母發現及時,很快就把孩子找回來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孩子被找回後,卻一反常態,見誰都不打招呼,也不願意去上學,還經常把自己反鎖在屋裏,任誰在門外詢問勸說,都不肯出來。

後來,她父母請了心理醫生,心理醫生說:孩子現在有抑郁癥的傾向,而她之所以變成這樣,跟其父母有著極大的關系。

原來,她父母一直秉持女孩要溫柔大方的教育方針。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育她說話做事要溫柔大方,不能發脾氣。

對於父母的教誨,小姑娘從小到大一直落實的也非常不錯,至少鄰居這些親戚都極少見過這孩子對誰大聲吵嚷過。

然而,自從這孩子上了初中後,便偶爾跟父母拌幾句嘴,但每當這時候,女孩媽媽就會對其實施冷暴力——很長時間不給孩子好臉色看,慢慢地孩子就變得不再發脾氣了。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積聚在孩子體內的負面情緒終究還是達到了上限,最終就發生了我們一開始說的那一幕。

01 孩子發脾氣,是父母的幸運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父母都不喜歡脾氣不好的孩子,常常將「壞脾氣」跟「不乖」聯系在一起。

甚至有很多父母為此感到擔心,認為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要麽是性格有問題,要麽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總之,對於孩子發脾氣的行為,父母們一般表現出來的都是消極和抵制的態度。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記得曾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句話: 「孩子發脾氣,是父母的幸運,父母應該為此感到高興。」

這是為什麽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第一,發脾氣是人的基本情緒

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憤怒和快樂悲傷一樣,都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憤怒時發脾氣與高興時哈哈大笑一樣,都是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

即便是具備情緒控制能力的大人,也難免因為一些事情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更何況年幼的孩子,所以,發脾氣很正常,我們做父母的必須理解並接受孩子表達憤怒的方式。

第二,發脾氣可以減輕心理負擔

眾所周知,負面情緒積壓多了就會引發心理負擔,甚至誘發心理問題。

當我們透過發脾氣的方式,將內心的不滿、委屈、憤怒等負面情緒宣泄出來後,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因負面情緒帶來的心理負擔。

比如,文章一開頭我們講到的那位小姑娘,從小到大一直被父母要求不允許發脾氣,結果她將負面情緒憋在心裏,就像不斷充氣的氣球,逐漸膨脹,直到再也無法承受,最終以離家出走的方式代替發脾氣釋放這些壓抑已久的情緒。

第三,發脾氣的孩子更懂得自愛

當孩子發脾氣時,往往是因為他們的某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意味著他們能夠清晰的意識到自己的需求。

比如,孩子在超市裏看到一個喜歡的玩具,透過發脾氣的方式試圖讓父母滿足他的需求。再比如,孩子在幼稚園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會透過發脾氣也抗議。

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懂得發脾氣的孩子更自我,更懂得自愛,這樣的孩子會很有想法,不會輕易被別人左右。

第四,發脾氣是表達對父母的信任

作家雷布斯曾說:「孩子沖你發脾氣,是想讓你走進他的內心解決問題,我們應該高興才是。」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正是他最脆弱的時候,因為他無計可施的時候,才會將自己最糟糕最脆弱的一面展現出來。

所以說,如果孩子當著你的面發脾氣,其實就是在展示自己的脆弱和無助,看似是在向你施壓示威,其實是信任你,依賴你,在向你求助。

因為在他們的意識裏,父母是最愛自己的人,無論自己如何對待父母,父母也不會嫌棄他們,也不會不愛他們。

因此,作為父母,如果你的孩子還會時不時的發個小脾氣,那你應該感到幸運,因為這起碼證明你的孩子是愛自己的,是信任你,願意跟你交心的。所以,真正應該擔心的是那些家有孩子連脾氣都不敢發、不會發的父母。

02 孩子發脾氣時,兩種處理方式危害最大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 「情緒敏感力」 ,是決定一個人情緒的關鍵因素,情緒敏感力高的人,往往情商也很高,反之,情商也較低。

心理學家表示,一個人情緒敏感力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小時候情感釋放時,父母對他的態度。

通俗點講就是父母應對孩子壞脾氣的方式,直接影響了孩子情商的高低。

教育學者研究發現:孩子發脾氣時,有兩種處理方式對孩子危害最大。

第一,硬碰硬

孩子叫嚷,你比他叫嚷的還厲害;孩子越不想做什麽,你越是強迫他;孩子越氣急敗壞,你越是拱火……

生活中,這樣的家長並不在少數,他們以為透過比孩子高的音量、施加壓力或是逆反激勵的方式,能夠迅速糾正孩子的行為,讓孩子「聽話」或「懂事」。

然而,這樣做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往往還會適得其反,給親子雙方都帶來傷害,甚至會擴充套件孩子脾氣的維度,使他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第二,冷暴力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之所以脾氣壞,就是被「慣」的,與其費盡心思的哄他,不妨把其晾在一邊,不搭理他,待他哭夠了,鬧累了,脾氣自然就好了。

卻不知,這種冷處理的方式,雖然可以暫時平息孩子壞脾氣的風波,實際上卻暗藏危機。

研究發現:長期遭受冷暴力的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為了從冷暴力中掙脫,他甚至還可能學會察言觀色,順著父母的心意做事,形成討好型人格。

此外,一旦他們的壓抑達到了上限,就會透過更激烈的方式反抗,就像文章一開頭提到的那位女孩,最終就因為父母的冷暴力踏上了離家出走之路。

03 孩子發脾氣,正是教育的最好時機

那麽,面對孩子的壞脾氣,父母究竟該怎麽做?往往能促進孩子成長和發展。

第一,擺正自己的態度

很多父母之所以看不慣孩子發脾氣的行為,無非是覺得孩子的壞脾氣發的「沒緣由」「動不動」「突然間」……

然而,但凡我們換位思考下,想想自己憤怒的時候,心理不痛快,事情沒按照自己的預期進行的時候,是不是也會如孩子一樣那麽憤怒?

有情緒管理能力的成年人都會發脾氣,更何況是大腦發育還未成熟,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呢?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理解孩子發脾氣的行為,不要被孩子的壞脾氣牽著走。

第二,「幫助」孩子發脾氣

孩子一旦發起脾氣來,通常會做出各種讓父母尷尬或者不合時宜的行為,比如,撒潑打滾,摔東西,哭鬧不止……

所以,父母忍不住就會采取強硬的方法阻止孩子發脾氣。

心理學家黛博拉·麥克納馬拉博士說:「讓孩子將脾氣發完,不要試圖阻止孩子發脾氣,發脾氣本身是無害的,阻止才是。」

作為父母,我們除了要允許孩子發脾氣外,還要適當引導,讓孩子把不好的行為替換下來,基本原則 就是可以允許孩子發泄,但不能讓他發狂。

最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之所以發脾氣,其根本還是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作為父母,我們的終極任務就是找到這個難倒孩子的事情,然後將其合理解決。

不過,這並不簡單,因為有時候難倒孩子的問題就在明面上,但很難解決;有的時候事情雖然很好解決,但很難被發現;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還是要培養孩子管理情緒的能力,讓孩子學會合理表達自己的情緒,起碼教會孩子將自己感受準確表達出來的能力。

此外,我們還要保持終身學習,以便提升自己的育兒、家庭教育能力,及時發現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問題。

最後,希望每一個發脾氣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愛中收斂起張牙舞爪的墨陽,在父母的積極引導下,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