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我們不是被遺忘的孩子,昔日的留守兒童長大了。

2024-03-15育兒

大家好[心]我是Q先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

工作之余,同事們總是尋找聊天話題來緩解工作的緊張和壓抑。尤其是那些愛嘮嗑的人,一旦開始聊天,仿佛開啟了語言世界的大門,從天南聊到地北,從海枯聊到石爛。今天我聽到女同事們閑聊家常,她提到「你家孩子現在也是留守兒童了吧」,這句話讓我感到一陣惆悵。

我不禁思考,為什麽到了這一代人,我們會開始討論「留守兒童」這個概念?我曾經也是這樣的孩子,但那時似乎並沒有這樣的標簽。是我們那一代訊息閉塞,還是我們長大了,才開始關註這個問題?

我出生於1991年,從記事起,我的爺爺和爸爸就外出打工,媽媽則在附近的廠子裏上班。我是在奶奶的照顧下長大的。每年過了正月十五,爺爺和爸爸就會外出打工,直到臘月才回家。他們很少回家,媽媽也是每天早出晚歸。盡管如此,我並沒有覺得自己作為「留守兒童」有什麽不好,反而感到很幸福。我們並不是被遺忘的孩子,盡管父母不能時常陪伴在身邊,但我們依然有爺爺奶奶的疼愛,爸爸媽媽的關懷。他們只是用他們的方式來表達愛。

爺爺是個沈默寡言的人,但每次回家,他總能給我帶來驚喜。記得有一次,他帶回了一台三碟連放的VCD和一堆光碟,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人蛇大戰】。那天晚上,我和爺爺一起看光碟,不知不覺就在他的懷抱中睡著了,夢裏還重現了電視中的場景。

爸爸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總是叮囑我好好學習,節省開支。那時候,我總是不耐煩地回答「知道了」。直到自己工作後,才真正體會到掙錢的艱辛。有一次我生病需要做闌尾炎手術,爸爸接到老師的電話後第二天就來學校接我,帶我去小飯店吃飯,我記得我們點了啤酒、涼菜和水餃。吃完飯後,他陪我做了手術。那時我意識到,只要有他在,我就不會感到害怕。

媽媽總是關心我是否聽話,是否好好吃飯,作業是否完成。直到現在,每次回家我還是想吃媽媽包的熱騰騰的大包子。可能是小時候媽媽忙難得吃一次,也可能是只有媽媽才能做出那樣的味道。

我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時間最多,她總是教導我不要像爸爸那樣,什麽都不會。在她的教導下,我學會了洗衣服、做飯、種菜、幹農活,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孩子。

這就是我作為留守兒童的那些年的感受。隨著社會的發展,留守兒童的問題可能變得更加尖銳。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成長需要我們的關愛。每個家庭都應該共同努力,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條友們,你們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歷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