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奶奶和姥姥,到底誰跟孩子最親?看到科學排序,也許你想錯了

2024-04-02育兒

大家好,我是酒窩姐,40歲的二胎職場寶媽。

你家娃是跟奶奶親還是跟姥姥親呢?

別誤會,咱不是為了挑撥兩者的關系,而是最近酒窩姐看到一本書-【心理前進演化學】,裏邊指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調查結果:在孩子的親屬養育過程中,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對於孩子來說,誰最親?

這是一本美國人寫的著作,所以在揭曉答案之前,咱們先來看看我們國人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02

奶奶和姥姥,孩子到底誰跟最親?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就這個問題,一位幼稚園老師挨個采訪了班裏的小朋友,都說小孩子不會說謊,一起來看看他們怎麽說:

1女孩:奶奶親,因為我在地上打滾兒,我奶奶都不打我

2女孩:姥姥親,因為過年的時候姥姥給我發很多很多的壓歲錢

3女孩:奶奶親,因為姥姥家很遠很遠,我一次都沒去過

4女孩:奶奶親,我去奶奶家的時候,每次都給我拿好吃的

5男孩:姥姥親,我喜歡姥姥,因為我每天都住姥姥家

6男孩:奶奶親,因為爺爺奶奶照顧我,姥姥都不照顧我

7男孩:姥姥親,我一去姥姥家就是一個小皇帝,都能實作零食自由了

曾經有位媽媽就此做過一個實驗,她和孩子姥姥、奶奶商量好,讓兩位老人假裝暈倒,然後看看幾個月大的兒子看到此情此景後會爬著去找誰。

一開始,兒子毫不猶豫的爬向了奶奶一邊,他看著閉著眼睛的奶奶,雖然不知道這是假裝的,還下意識的用小手去推奶奶。

見奶奶沒有任何反應,他又開始揪奶奶頭發,然後緊接著把自己的腦袋放在奶奶頭上,一個勁兒的拱,好像在叫奶奶起來一樣。

20幾秒的過程,自始至終,對於躺在旁邊的姥姥,孩子連看都沒看一眼。

有人可能會說,孩子才幾個月大,啥也不懂呢,做這種測試,不科學。

好,如果換成三四歲上了幼稚園的小朋友,結果會有什麽不同嗎?

山東德州一對小夫妻育有倆娃,老大上幼稚園了,老二幾個月大。平時奶奶和姥姥都幫忙帶娃,尤其是姥姥,把孩子從小帶到大。有一天,爸爸隨口問兒子:姥姥好還是奶奶好?

躺在床上的兒子想也沒想,脫口而出:奶奶好。

一旁的奶奶聽了,笑的那叫一個開心,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了。

姥姥呢?反應也很真實,幹脆利索的說出了那句老俗話:都說外甥是狗,吃了就走!真是一點錯都沒有。

鄰居小麗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添了二胎,老大女兒是娘家媽幫忙帶大的,這次小麗也打算讓娘家媽繼續帶二胎,結果一個電話打過去,老人家死活不願意來了。

這讓小麗非常不解,之前娘家媽可不是這種態度啊~生老大的時候,媽媽還沒退休。但看到女兒這邊無人幫忙(公婆在農村,身體還不好,常年吃藥),二話不說辦理了內退,第二天就大包小包來小麗家了。

為什麽到了二胎,娘家媽態度就90度大拐彎呢?細問之下小麗才明白,原來媽媽不是怕辛苦,也不是想躲清閑,而是她傷心了。

因為姥姥感覺自己辛苦三四年養出了一個白眼狼,為啥呢?因為從姥姥回家之後,孩子就很少跟姥姥聯系了.反而跟爺爺奶奶的關系更加親近了,這就讓姥姥很生氣:辛苦幾年的付出,還比不上爺爺奶奶給孫子買的一塊糖!

姥姥辛苦帶大的孩子,最終還是會跟奶奶比較親近,這是為啥呢?

03

1,姥姥帶娃相對嚴格

這孩子是誰生的?我女兒生的呀!那跟我的娃有什麽區別?所以姥姥帶娃的時候,會不自覺的代入女兒的身份、立場,以一個媽媽的要求來教育孩子,對於孩子一些不好的習慣會嚴厲制止。

同時,姥姥還會對孩子的一些日常行為規範,有一些比較嚴格的要求。可是在孩子看來,就會覺得姥姥太不近人情了,讓孩子感覺不夠自由,不夠舒服。

那奶奶帶孩子就不一樣了,出於微妙的婆媳關系,很多奶奶會在孩子出問題的時候,要麽是一言不發,坐山觀火,要麽就是跟孩子站在統一戰線,媽媽越支持,奶奶就越反對。

比如說,媽媽不允許孩子看手機,不能吃冰激淩,不能吃糖,奶奶嘴上不說,但會趁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打著愛孫子(孫女)的名義,偷偷的滿足孩子以上的要求。

孩子小,還沒有分辨能力,誰對她「好」,誰支持、滿足自己,他就會覺得那個人更好。

即使這個孩子從小是被姥姥帶大的,也會更親近對他比較縱容的奶奶,這點確實讓人無奈。

2,孩子小,不記得姥姥帶過她

像鄰居小麗的媽媽一樣,孩子剛出生時就來幫忙帶娃了,一直到孩子上了幼稚園才功成身退。但這個階段的孩子小,記憶模糊,雖然孩子姥姥的這些辛苦小麗都記得,但孩子不一定記在心上。

另外,女人有了孩子之後,會不自覺的把生活重心轉移到自己的小家庭以及跟婆家人的關系處理上,跟孩子的爺爺奶奶來往的會更加密切一些,再加上孩子上一些課外班什麽的,時間安排就很緊張,孩子自然也就會更加親近爺爺奶奶了。

3,割舍不斷的血脈親情

不知大家有沒有註意到一個現象,就是女孩兒,一般誰帶的多,可能會跟誰更親近一些。

但是男孩不同,不管姥姥帶了多久,付出了多大的辛苦,男孩始終都會跟奶奶家的人更親近一些。

這個可能跟我們的基因有很大的關系,也就是流傳了幾千年的一個姓氏文化和尋根意識。

在男孩的潛意識裏,總會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割舍不斷的血脈親情。那也正是受到了這種情愫的影響,讓男孩不自覺的去親近自己的爺爺奶奶。

04

然而,【前進演化心理學】對此給出的排序卻與之相反。

這本書裏提到:前進演化心理學家托德·德凱對120名在校大學生做了一個調查,其中有一項是(外)祖父母的情感親近度。

從圖表不難發現,在情感親近度方面,孩子跟老人的關系,排序是這樣的: 姥姥>姥爺>奶奶>爺爺。

有人說,終於知道為什麽童謠裏是搖到外婆橋,而不是搖到奶奶橋了。

研究表明,無論是東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 在所有祖輩中,外婆對照料孫輩的投入意願最高,實際投入也最多。

從生物本能來說,親子確定性的不同,會導致人對孫輩的投入是不同的。而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4個人中, 唯有外婆與孫輩之間的血緣關系是確定的。

一位女性生下的孩子肯定是自己的,而這位女性的女兒生下的孩子也就一定是她的孫輩。 外婆和孫輩之間具有最強的親子確定性。

所以,即使爺爺奶奶和外公並不是有意識的表現出養育投入差異, 但外婆的偏愛基因,早就決定了更多的投入與關懷。

當然,事無絕對。

每個人的家庭不一樣,也就不適用這個研究結果了。

但是,不管是奶奶還是姥姥,照顧孩子的初衷,我相信並不是為了爭奪孩子的愛,而是想著盡自己所能,替兒女分擔一些。

如果能把孫輩照顧的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那一家人其樂融融的過日子,不就是一個家庭最幸福的時刻嗎?

你覺得呢?歡迎留言討論。

關於酒窩姐:

即將40歲的二胎職場寶媽,終身學習倡導者。主張透過情感引導的方式,不焦慮,不暴躁,與娃共同成長,專註育兒知識及女性個人成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