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給孩子一個可以「撒野」的山坡

2024-07-28育兒

在綠草如茵的山坡上,孩子們就像一朵朵盛開的小花。有的孩子蹲在地上,舉著放大鏡仔細看一朵不知名的小花;還有幾個孩子正拉著自制的防護繩奮力往山頂爬;溝壑裏,幾個孩子圍在一起,玩著野炊遊戲……天空湛藍,白雲悠悠,微風輕輕拂過孩子們的臉龐,構成了一幅無比美好的童年畫卷。看著孩子們在山坡上歡快地撒野,我的內心很是欣慰。

那還是2020年,正值湖口縣第三幼稚園新建,我就在思考要辦一所什麽樣的幼稚園。當看到圍墻外灌木叢生的一大片山坡時,我的腦海中立刻閃現出一個念頭——讓山坡「活」起來!我要利用這片山坡給孩子們創設一個可以「撒野」的地方。

有了這個念頭,我立即向主管部門報告,慶幸的是,這個想法得到了領導支持。於是,一方面,我積極與屬地鎮村協調,以最快速度把這片山坡征用過來;另一方面,我查閱資料,與教師們商討山坡的利用方案。

山坡1.0:

教師設計的遊戲山

2021年開始打造山坡時,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剛剛組建的教師團隊爬上山坡,探討如何將山坡遊戲功能最大化。經過反復推敲,結合山坡原始地形,我們將山坡劃分為4層,共4個遊戲場地,第一層為體能鍛煉區,第二層為沙水區,第三層設定滑索遊戲區,第四層因較為陡峭,可用於遊戲的場地有限,可以種上果樹,當作孩子們的種植樂園。

然而,當山坡建好,幼稚園如期開園後,我卻發現,關於「山坡遊戲可以玩什麽」,往往並不是由幼兒說了算。由於山坡地形復雜,教師和幼兒商量出可以玩諸如滑草、攀爬、塗鴉等遊戲。從表面看,教師在與幼兒共同討論山坡遊戲的材料、規則等,深入分析卻不難發現,這實質上還是強調了教師的預設和充足的準備,忽略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幼兒對山坡有濃厚的興趣,但教師的遊戲設計和山坡的地形導致了遊戲的局限性,而且,教師過度關註安全,這些都阻礙了幼兒與山坡的互動。

幼兒的遊戲思維在無形中被束縛了,他們會按教師提出的思路去收集遊戲材料、商量並制定遊戲規則,再開展遊戲。我們當然也能從遊戲中看到幼兒的歡樂與興奮,然而,由於遊戲內容的成人視角、遊戲功能的他人定位,幼兒在遊戲中真正的自由自主、與同伴間的互動和創意都受到了影響。這並不是我的初衷。

山坡2.0:

有功能指向的遊戲山

秉承自主的遊戲精神,我們以幼兒的視角重新審視山坡的每一個角落、每一種材料。透過思考環境布局、材料提供及投放,2022年,山坡遊戲場地經歷了新一輪改造。改造第一步,我們請幼兒討論「想在後山坡玩什麽遊戲」。根據幼兒的反饋,我們最終決定改造山坡上的攀爬網,形成迴圈攀爬路線,塗鴉墻旁投放紮染、拓印等美育類遊戲材料。增加三、四層山坡的遊戲功能,打造挑戰遊戲區,增加溝壑、眺望台、木樁、繩子組合攀爬設施,進一步拓展遊戲空間,創設「快樂攀爬」等戶外遊戲區域。設定「小木屋」,確保材料擺放讓幼兒看得見、拿得到、放得回,使現有遊戲空間發揮更大價值。透過實際操作,幼兒遊戲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不斷發展。

伴隨著紅色文化融入山坡遊戲的探索,教師和孩子們生發出「勇敢小小兵」等遊戲。但我們又發現,遊戲場地的環境在無形中給予了幼兒遊戲的功能指向,比如眺望塔的迷彩、材料櫃裏的安全頭盔等,無疑都會引導幼兒在山坡上自然生發某種型別的遊戲,幼稚園的課程建設走進了「圍城」。

山坡3.0:

有故事、可創造的遊戲山

隨著課程建設走向深入,我們將幼兒置於環境建設的核心位置,遵循「把遊戲還給兒童 在玩中快樂成長」的核心理念,再一次開啟了改革。在山坡環境的不斷完善中,我們更註重營造寬松自由的表達環境,耐心傾聽幼兒的想法,並及時做好記錄。

山坡可以玩什麽?那就先讓幼兒到山坡上自由地跑一跑、坐一坐、滾一滾。我們發現,給予幼兒自由探索的機會,他們自然萌發出了很多想法:「老師,這裏風景太美了,可以畫畫。」「這裏高高的、平平的,可以在這裏唱歌、表演。」……

接下來就是「山坡加減法」。我們更改以功能命名的「挑戰部落」「體能拓展」區域,改以地形命名的「梨園迴圈遊戲區」「草坪泥地遊戲區」等。將原來眺望塔的迷彩元素去除,投放遮陽遮雨棚頂;打造幼兒「秘密基地」,建設私密空間;將遊戲材料重新整合,投放表演服裝、繪本等;增設休息區,投放帳篷、桌椅、野餐墊。同時,將遊戲區功能留白,給幼兒更多自主定義遊戲功能的機會,讓他們把想嘗試的事大膽搬到山坡上。山坡變成了一個有故事、可創造的遊戲山。

山坡給幼兒提供了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多樣的遊戲選擇。我們依托山坡資源,順勢開啟了運動課程。春日暖陽下,孩子們爬上山坡,探尋春天的秘密;乘著夏日微風,孩子們在「戶外尋寶」主題中感受大自然的奧秘;踏著秋風,孩子們體驗收獲果實的喜悅,開展「柚子味的秋天」「栗香飄滿園」等班本計畫化活動。山坡真正「活」起來了!

(作者單位系江西省湖口縣第三幼稚園)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28日第2版

作者:張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