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讓孩子從‘被逼’到‘狂熱愛上學習’,父母必須知道的法寶

2024-08-17育兒

前幾天,我看到一段奇葩說知名辯手席瑞的視訊,他講述了一個讓人深思的故事。

席瑞曾以為,海澱區的孩子都是被逼著學習的,每天都過得很辛苦。

然而,當他與一位七八歲的海澱孩子聊天時,發現這個孩子不僅提前閱讀了他要講的書,還要上架子鼓、舞蹈和桌球課程。

孩子說:「這些都是我自己報的。」這樣的自發性讓席瑞大吃一驚。

席瑞還觀察到,一些家長在孩子參加活動時並不強求完美,而是默默支持。

例如,有一位父親在孩子鋼琴比賽時,站在一旁拍照並分享喜悅,而不是緊張地施加壓力。

這種支持讓孩子能夠保持對音樂的熱愛,而不是將其變成一種沈重的負擔。

1

兒童教育專家楊傑曾分享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剛上一年級的男孩,媽媽每天都盯著他寫作業。

由於這種強迫,男孩反而變得厭煩,不願意完成作業。這種情況在家庭教育中並不少見。

「在教育中,想要他排斥什麽,就去強迫他。」 尹建莉老師的這句話說明了強迫的弊端。

過度的催促不僅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還剝奪了他們的自主感。這一點在作家馮唐的著作【萬裏走單騎】中得到了驗證。

他提到,鼓勵孩子的自主選擇,而不是強制要求,可以讓孩子保持內在動力。馮唐的教育理念強調,讓孩子在選擇中找到樂趣,而不是感到被束縛。

心理咨詢師張德芬在其書籍【親密關系】中也提到,孩子的內在驅動力來自於父母的尊重和支持。

過度的控制會抑制孩子的自主性,導致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這種觀點在現實中同樣適用。

舉個例子,有一位父親不強求孩子在考試中獲得高分,而是鼓勵孩子自主學習,這樣的做法通常能幫助孩子保持學習的熱情。

2

很多父母抱怨盡心盡力,卻依舊無法培養出自律上進的孩子。

心理學作家淩想透過觀察發現,有些孩子從小學開始就被各種興趣班和補習班包圍,結果他們變得疲憊不堪。

這種高強度的「雞娃式」教育會提前透支孩子的活力,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為了贏在起跑線上,很小的孩子就要卷進賽道,承受巨大的壓力。」 兒童精神醫生曹慶久的這句話反映了現代教育的壓力。


紀錄片【起跑線】中有一個例子,一位7歲的小女孩湯笑嫣,從小就與各種興趣班為伴,結果她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委屈。這種過早的壓力,往往會使孩子的活力被壓垮。

企業家李開復在書籍【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中提到,早期過度的競爭和功利教育會壓垮孩子的內在動力。

他認為,孩子需要在適度的壓力下成長,而不是在高強度的競爭中被耗盡活力。

演員黃磊也強調了這個觀點,他認為過度的「雞娃式」教育不僅有害於孩子的心理健康,還會讓他們的學習興趣下降。黃磊提倡在教育中保持適度的壓力,讓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成長。

3

對於那些優秀又自律的孩子,他們的家庭通常都有一個共同點——愛與自由。

學霸孟令昊的成長經歷就是一個例子。他的父母沒有強求他上輔導班,而是尊重他的興趣。

孟令昊在高中階段學業壓力很大時,透過堅持練習大提琴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學習勁頭也因此更加充足。

朱自清在其名作【背影】中提到,父親對孩子的支持和理解遠比強制的教育更能激發孩子的潛力。


他在其他文章中也強調,尊重孩子的興趣,而不是施加壓力,是培養孩子潛力的關鍵。

同樣,來自浙江的學霸朱科航,盡管小時候愛玩,但他的父母不僅沒有阻止他,還支持他多種興趣,最終幫助他獲得了全獎直博offer。

還有一個例子,杭州的15歲初二男生屠彥博從小就喜歡觀鳥,他的父母甚至為了陪他去觀鳥而自駕1萬多公裏。

這種支持不僅沒有施加壓力,反而讓屠彥博能夠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取得了卓越成就。

家庭教育專家王秋雲說: 「父母的教育智慧裏,藏著孩子未來20年後的樣子。」

唯有做一對有松弛感的父母,情緒穩定、積極樂觀,給孩子真正的關心和愛,才能照亮孩子前進的道路。

當孩子的心被愛充盈時,他們會變得快樂、自信,腳下的每一步也會更加堅定有力。

真正能夠激發孩子學習熱情的,往往不是逼迫,而是來自於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父母的「寵」才是孩子成長的最佳土壤,讓孩子在自由和愛中自我成長,才能真正培養出有內在動力的孩子。

願每個孩子都能在愛的陪伴下,飛躍山林,心馳原野,達到自己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