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中醫歷史上「金元四大家」都是誰?有一位被日本人尊為「醫聖」!

2023-12-21養生

在中醫發展的浩瀚歷史中,除了建安三神醫張仲景、華佗、董奉,最有名氣的還有金元四大家,指的就是中國古代金元時期的四大醫學流派,他們的代表人物是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朱震亨(也叫朱丹溪),劉完素是寒涼派,張從正是攻邪派,李杲是補土派,朱震亨是養陰派。那麽,金元四大家誰最厲害呢?

一、河間派創始人劉完素

劉完素被稱為「金元四大家」之首,河北河間人,也被叫做劉河間,別號守真子,他是宋金醫學界最早敢於創新並且影響較大的一位醫家,他的主要著作有【素問玄機原病式】二卷,【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卷,【宣明論方】十五卷。

劉完素認為「法之與術,悉出【內經】之玄機」,創造性地發揮了【內經】病機十九條的理論,認為疾病多因火熱而起,倡「六氣皆從火化」說,治療多用寒涼藥,世稱「寒涼派」。

劉完素提出「降心火,益腎水」為主的治療火熱病的一套方法,給後世溫病學派以很大啟示。

二、心理療法開創者張從正

張從正也叫張子和,號戴人,也是金代醫學家,睢州考城張老莊(今蘭考縣小宋集北四裏北沙崗)人。

張從正並不完全認同劉完素祛邪的觀點,他結合前人的治療經驗,以及個人臨床的體會,對汗、吐、下三法的運用有獨到的見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以攻邪法治病的獨特風格,為中醫學的病機理論和治療方法做出了貢獻。

張從正還十分重視社會環境、精神因素等致病作用,成功地套用「心理療法」來治療各種疾病,對心理療法有重大貢獻。張從正師古而不泥古,提出「勿滯仲景紙上語」的觀點,非常具有革新思想。

三、「脾胃學說」創始人李東垣

李東垣,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號東垣老人,他是中國醫學史上「脾胃學說」的創始人,十分強調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為在五行當中,脾胃屬於中央土,因此他的學說也被稱作「補土派」。

李東垣是著名醫家張元素的高徒,他發展了張氏臟腑辨證之長,區分了外感與內傷,首創內傷學說理論,代表作是【脾胃論】,認為「人以胃氣為本」,「內傷脾胃,百病由生」。

李東垣采取了一套以「調理脾胃」,「升舉清陽」為主的治療方法,發明了不少著名方劑,如升陽益胃湯、補中益氣湯(丸)、調中益氣湯等等為後世廣泛套用。

四、滋陰派」創始人朱震亨

朱震亨,字彥修,元代著名醫學家,婺州義烏(今浙江金華義烏)人,因其故居有條美麗的小溪,名「丹溪」,後世學者遂尊之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有別號「朱丹溪」。

朱震亨先習儒學,後改醫道,在研習【素問】、【難經】等經典著作的基礎上,訪求名醫,受業於劉完素的再傳弟子羅知悌,成為融諸家之長為一體的一代名醫。

朱震亨綜合三家所論,於瀉火、攻邪、補中益氣之外,崇尚滋陰大法,力倡「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之說,創立陰虛相火病機學說,被後世稱為「滋陰派」的創始人。

朱震亨主要著作有【格致余論】、【局方發揮】,臨癥治療上提倡滋陰降火之法,同時強調節制食欲、「色欲」的重要性,提出「百病皆因痰作祟」的觀點,在國內外都有很大的影響,日本於15世紀曾成立過「丹溪學社」,專門研究他的學說,並被日本後世派尊為「醫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