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古方烏梅丸:上焦熱,下焦寒,又上火又怕冷

2024-06-07養生

有關上熱下寒的治療,最早見於漢代醫書【傷寒論】「厥陰病」篇,篇中"烏梅丸"就是治療上熱下寒的經典方劑。

關於烏梅丸的套用,有這樣一位患者,有著嚴重的上火癥狀,每天心煩意亂、失眠多夢、脾氣急躁,嘴角總起泡。而目經常頭疼,甚至口苦發臭,是典型的火熱內盛癥,但同時也伴有手足冰冷、畏寒怕冷、姨媽冷痛等虛寒癥狀。她多年求醫問藥,走遍了很多三甲中醫院,吃了數百副藥卻不見效。治療中,醫生普遍開的都是清熱泄火藥,表面看上去很對癥。但藥吃下去火熱沒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尤其虛寒問題愈發明顯,稍微吃涼食就嚴重腹瀉。這就是中醫所說「陰陽絕離」,是很危險的狀態。

很顯然,這個時候的病癥已經不能單純靠清熱藥來解決。她自述說,從小就有貪食冷飲的習慣,已經有十幾年。而且苛重的工作壓力,導致了生理節律嚴重紊亂。這就是最典型的上熱下寒癥狀。這種情況如果依舊按照老路子,用苦寒藥物滅火,無疑於雪上加霜。

這時烏梅丸的思路就很對癥,一方面用方子裏「附、肉桂、桂枝、乾薑、薯椒、細辛等溫腎納氣的藥,溫暖命門,使上浮的邪火自然下行,回歸丹田。另一方面,用烏梅、黃連、知母清理上焦無法控制的賊火,溫下清上,協同作用。在服用了五副藥後,她的癥狀慢慢就開始好轉了,心煩失眠逐漸緩解,火熱癥候也漸漸消退。但是常年積累導致的寒濕體質,一時半刻難以治愈,還是需要長時間調理。

這個方子對治療是個啟示,關於上熱下寒我們需要換一種思路,不是一味清熱,而是透過引火歸元,用溫補之藥引火下行,使之重新回到命門。當元陽回歸丹田,身體秩序自然回復正常,萬物歸序,身心和安,這是治療上熱下寒最根本的思路。可惜的是,現代很多醫生,辯證模糊不清,見到燥熱之癥就一味清熱,還有出於明哲保身不敢輕易用溫熱藥。這讓很多患者白白花了很多錢,卻久治不愈。

烏梅丸是【傷寒論】裏的方子,古代的醫家常用它驅蟲,古代衛生條件比較差,很多人肚子裏有蛔蟲,用這個方子可以驅蛔蟲,也因此被中醫歸為驅蟲劑。

烏梅丸的套用範圍很廣,它的作用可不僅僅局限於驅蟲,如果只把它當作驅蟲劑,那是大材小用啊。

我們來看一下烏梅丸的藥物組成。

烏梅丸:烏梅30克、桂枝6克、當歸6克、乾薑9克、人參6克、蜀椒5克、黃連9克、黃柏6克、附子6克、細辛3克

方中既有寒藥,又有熱藥,所以烏梅丸可以看作是寒熱並調的代表方,它裏面蘊含著陰陽和合的大道,我們現在常說的上熱下寒,本質上不就是陰陽割裂麽?

陰陽的具體表現就是寒熱,當陰陽之氣不相順接,就總是上火,同時手腳是涼的,便溏,腹瀉,有熱象,又有寒象,寒熱錯雜。

同時還有一些其他特征,表現為口幹口苦,面色青黃,會餓但又吃不下,這時候是非常有機會運用烏梅丸的,所以千萬別小瞧了它,它的作用大著呢。

方中黃連、黃柏清上焦的熱,苦寒的藥擅長清熱,乾薑、附子、桂枝,這些辛溫、辛熱的藥則能夠溫暖下焦,同時把中焦也暖起來,細辛、蜀椒把寒氣散出去,再加當歸、人參調和氣血。

我們在前面提到上熱下寒的本質是陰陽割裂,烏梅丸以烏梅作為主藥,烏梅在這裏充當黏合劑,把割裂的陰陽黏合起來。所以烏梅這味藥,我們要重點介紹一下。

烏梅是薔蜜科植物梅的幹燥近成熟果實,我們大家所熟知的關於梅子的古詩詞,「青梅煮酒鬥時新,天氣欲殘春」「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說的都是它,只不過彼時它還是青色的,所以叫青梅,經過炮製後顏色變黑,不僅黑,而且皺巴巴的,叫烏梅,同時也是中醫裏的一味良藥。

烏梅可以訊息肉,還能生津止渴,很多人愛喝的酸梅湯,最主要的原料就是用烏梅。另外,我們講在烏梅丸中,烏梅的作用就像黏合劑,其實就是說它能順接陰陽。

它為什麽有這個作用?據【本經疏證】記載:「梅之花苞於盛冬,開於先春,梅之實結於初春,成於初夏。」梅樹冬天開花,花朵小巧,粉白相間,在天寒地凍,萬物蕭瑟的時節別有一番風味。過了春天,夏天來臨的時候,梅子陸續開始成熟,從陰氣極盛的冬天跨越到陽氣極盛的夏天,這就使得烏梅具備了這樣一個作用,能順接陰陽,使陰陽和合,各歸其位。所以烏梅很重要。

烏梅丸在臨床中常加減套用,若是辨治蛔厥證,通常可用烏梅丸原方原量,用湯劑時可酌情減少方藥物用量;若是上熱下寒夾虛證或辨治肝熱陽郁證,必須重視因病變證機主次而酌情調整藥物用量,亦即確定藥物用量務必與主治病變證機和病證表現切切相應。如熱重者可加大黃連、黃柏用量,亦可酌情減少辛熱藥用量;若寒重者可加大辛熱藥用量,或減少苦寒藥用量;若正氣虛弱甚者可加大人參、當歸用量;烏梅用量必須因病變證機輕重而增減,治病用方用藥貴在思路清晰,恰到好處,隨機應變。

治蛔厥證

蛔得酸則靜,故此方用烏梅、苦酒之酸以制蛔;蛔得苦則下,故用黃連、黃柏之苦以下蛔;蛔得辛則伏,故用附子、乾薑、桂枝、細辛、蜀椒之辛以伏蛔;蛔得甘則動,故用人參、當歸之甘以誘蛔。在臨床中,運用烏梅丸主治蛔厥證而沒有用於治療慢性膽囊炎多,其實臨證只要慢性膽囊炎的表現符合蛔厥證者,以法用之則能取得良好治療效果。

烏梅丸治療慢性膽囊炎、胃痛腹脹、心下痞滿

一女42歲,有數年慢性膽囊炎病史,曾作膽囊結石手術,術後仍脘腹胸脅脹痛,時輕時重,中西藥治療可癥狀改善不明顯。刻診:胃痛腹脹,心下痞滿,氣逆胸脅,而爾胸脅脹痛,手足厥冷,不欲冷食,口幹不欲多飲,口苦,舌質暗淡,苔黃厚膩,脈沈弱。辨為寒熱錯雜夾虛證,治當清上溫下,兼以補虛,給予烏梅丸變湯劑,烏梅15克,黃連12克,細辛3克,乾薑6克,當歸10克,黃柏12克,桂枝3克,紅參6克,附子3克,花椒3克,枳實10克,白芍12克,山楂24克,醋20毫升。6劑,每日1劑,水煎服,分3服。二診:胃脘痞滿減輕,手足轉溫,又以前方6劑。三診:苔厚膩基本消退,口苦減輕,又以前方6劑。四診:諸證均較前明顯好轉,又以前方6劑。五診:諸證悉除,又將前方變湯劑為散劑,鞏固治療2個月。隨訪1年,一切尚好。

用方體會:該病例手足厥冷辨為寒證,口苦、苔黃厚膩辨為濕熱,因心下痞滿,胃痛腹脹辨為濁氣壅滯,又因脈沈弱辨為虛,以此辨為寒熱夾虛證。方中烏梅收斂止瀉;黃連、黃柏,清熱燥濕;附子、乾薑、桂枝、細辛、花椒,溫陽散寒;人參,當歸,補益氣血;加枳實行氣導滯,白芍補血緩急止痛,山楂消食化瘀。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其效。

治久利證

烏梅丸「又主久利」,方中烏梅、苦酒收斂止瀉;黃連、黃柏清泄上熱;附子、乾薑、桂枝、細辛、蜀椒溫暖下寒;人參、當歸補益氣血。上訴可知烏梅丸是主治上熱下寒夾虛證或寒熱錯雜夾虛證的重要治病方。

烏梅丸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腹瀉

一女61歲,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近2年,每天大便至少3次,時呈水樣,時呈膿樣,數經治療,腹瀉仍在,近半年來又增腹中腸鳴且響聲如雷。刻診:腹瀉因食涼或受涼加重,手足厥冷,下肢輕微水腫,經常口腔潰瘍,瘡面灼熱疼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口渴飲水不多,舌質紅,苔薄黃,脈沈弱。辨為上熱下寒夾虛證,治當清上溫下,兼以補虛,給予烏梅丸變湯劑,烏梅24克,黃連12克,細辛3克,乾薑6克,當歸12克,黃柏12克,桂枝3克,紅參10克,附子6克,花椒3克,訶子10克,醋20毫升。6劑,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分3服。二診:腹瀉明顯改善,口腔潰瘍痊愈,又以前方6劑。三診:唯獨腹中雷鳴仍在,加姜半夏12克,粳米20克,又以前方6劑。四診:腹中腸鳴次數減少,又以前方6劑。五診:諸證解除,欲鞏固治療,復以前方6劑。隨訪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體會:腹瀉因食涼或受涼而加重辨為寒,口腔潰瘍灼熱疼痛辨為熱,因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辨為虛,以此辨為上熱下寒夾虛證。方中以烏梅收斂止瀉;黃連、黃柏清泄上熱,附子、乾薑、桂枝、細辛、花椒,溫暖下寒,人參、當歸補益氣血,加訶子增強收斂固澀,因腹中腸鳴又加半夏燥濕降逆,粳米益氣,兼防辛散藥傷氣、苦寒藥傷胃。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得預期治療效果。

治肝熱陽郁證

根據「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當屬肝熱陽郁證。此方中烏梅、苦酒酸甘化陰,滋補肝體,以治消渴;黃連、黃柏以苦寒清熱,以治心中疼熱;少用附子、乾薑、桂枝、細辛、蜀椒之辛,辛熱通達陽郁,以治饑而不欲食;氣血不足,人參、當歸之甘能補肝體,以治病體夾虛。本方中諸藥相互為用,清熱不遏陽,通陽不助熱。肝體陰而用陽,陽主動,用滋陰藥雖能滋肝,但妨肝陽主動,所以滋肝必用通陽,以使陰得陽而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