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中醫是如何透過辯證看病的

2024-10-18養生

一、中醫辯證的概念與重要性

  1. 中醫辯證是認證識證的過程,是診治疾病的關鍵環節。

中醫辯證指的是透過四診(望診、聞診、問診、切診)所收集的資料、癥狀和體征,綜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來反映疾病某一階段病理變化的本質。例如,透過觀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詢問癥狀,切脈等方式,判斷患者的身體狀況。中醫認為,不同的疾病可能有相同的證候表現,而相同的疾病在不同的階段也可能表現出不同的證候。所以,準確的辯證是治療疾病的關鍵環節。

  1. 辯證和論治相互聯系,為患者提供個人化治療方案。

中醫辯證和論治是診治疾病過程中相互聯系不可分離的兩部份。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透過辨證論治的效果可以檢驗辨證論治的正確與否。例如,對於感冒患者,中醫會根據不同的證候表現進行辯證。如果患者表現為惡寒、發熱、全身酸痛、無汗等癥狀,可能被診斷為風寒表實證,治療方法可能是采用發汗解表的藥物;如果患者表現為發熱、惡風寒、汗出等癥狀,可能被診斷為風寒表虛癥,治療方法則可能有所不同。這種個人化的治療方案,能夠更好地適應患者的具體情況,提高治療效果。

中醫辯證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它能夠全面、深刻地揭示疾病的本質。與現代醫學以 「病」 來診斷不同,中醫是以 「證」 來診斷疾病。證是對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系。透過辯證,醫生可以更準確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同時,中醫辯證還強調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的原則。同一種疾病,由於發病的時間、地區以及患者機體的反應性不同,所表現的證不同,因而治法不同;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由於出現了相同的 「證」,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療。這充分體現了中醫辯證的靈活性和個人化。

二、中醫辯證的方法

1. 四診合參

1. 透過望診觀察面色、舌苔等判斷疾病性質和變化。

望診是中醫診斷的重要方法之一。醫生透過觀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外在表現,可以初步判斷疾病的性質和變化。例如,面色蒼白可能提示氣血不足;面色潮紅可能是體內有熱。舌苔的顏色、厚薄、潤燥等也能反映出身體的狀況。如舌苔黃厚可能是體內有濕熱;舌苔薄白可能是正常或有風寒之邪。

2. 問診了解患者病情和癥狀,分析病情。

問診在中醫辯證中起著關鍵作用。醫生透過詢問患者的病情、癥狀、病史等資訊,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疾病的情況。例如,詢問患者的飲食偏好、睡眠情況、大小便情況等,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的臟腑功能是否正常。同時,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病史,也有助於醫生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3. 切診(號脈)判斷身體健康狀況,進行調理治療。

切診是透過觸摸患者的脈搏來判斷身體健康狀況。中醫認為,脈象可以反映出人體的氣血執行、臟腑功能等情況。不同的脈象代表著不同的疾病狀態。例如,脈細弱可能是氣血不足;脈弦滑可能是體內有痰濕。醫生可以根據脈象的變化,進行調理治療。

4. 聞診輔助判斷病情,及時治療不適癥狀。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醫生透過聽患者的聲音,如咳嗽聲、呼吸聲等,可以判斷疾病的部位和性質。嗅氣味則可以了解患者體內的病理變化。例如,口臭可能是胃火旺盛;體臭可能是濕熱內蘊。聞診可以輔助醫生判斷病情,及時治療不適癥狀。

2. 十大訣竅

1. 辨外邪內傷,區分寒、熱等外邪與情誌等內傷因素。

中醫認為,外邪包括寒、熱、濕、燥、風、火等六種,內傷包括情誌、飲食、勞倦、久病等因素。辨外邪內傷可以幫助醫生確定疾病的病因。例如,外感風寒可能導致感冒、咳嗽等癥狀;情誌不舒可能引起肝郁氣滯等疾病。

2. 辨虛實,判斷身體虛弱或壯實的癥狀。

虛證指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等癥狀,實證指身體過於壯實、病情較重的癥狀。辨虛實可以幫助醫生確定治療方法。虛證宜補,實證宜瀉。例如,氣虛患者可以采用補氣的方法治療;實熱患者可以采用清熱瀉火的方法治療。

3. 辨寒熱,區分體寒、畏寒與口渴、發熱等表現。

寒癥以體寒、畏寒、肢冷等為主要表現,熱癥以口渴、發熱、口幹等為主要表現。辨寒熱可以幫助醫生確定疾病的性質。寒癥宜溫,熱癥宜涼。例如,寒證患者可以采用溫陽散寒的方法治療;熱證患者可以采用清熱涼血的方法治療。

4. 辨表裏,確定病從體表還是內部臟腑開始。

表證指病從體表開始,裏證指病從內部臟腑開始。辨表裏可以幫助醫生確定疾病的部位和病情的輕重。表證病情較輕,裏證病情較重。例如,感冒初期多為表證,可以采用發汗解表的方法治療;如果病情加重,可能轉為裏證,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

5. 辨氣血津液,關註人體生理物質的變化。

中醫認為人體有五臟、六腑、氣血津液等生理物質,辨證時需要關註這些物質的變化。例如,氣血不足可能導致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癥狀;津液虧損可能引起口幹舌燥、大便幹結等癥狀。醫生可以根據氣血津液的變化,進行調理治療。

6. 辨衛氣營血,關註養生之本的變化。

衛氣、營血是養生之本,辨證時需要關註其變化。例如,衛氣不足可能導致容易感冒、自汗等癥狀;營血虧虛可能引起失眠多夢、面色無華等癥狀。醫生可以根據衛氣營血的變化,進行調理治療。

7. 辨寒熱虛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寒癥宜溫,熱癥宜涼,虛癥宜補,實癥宜瀉,辨證時需要註意治療方法。例如,寒證患者可以采用溫陽散寒的方法治療;熱證患者可以采用清熱涼血的方法治療;虛證患者可以采用補氣、補血、滋陰、溫陽等方法治療;實證患者可以采用發汗、瀉下、清熱、化痰等方法治療。

8. 辨中氣外邪,區分人體正常氣機與致病因素。

中氣是指人體的正常氣機,外邪指從外部侵入人體的致病因素,辨證時需要註意區分。例如,中氣不足可能導致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癥狀;外邪入侵可能引起感冒、咳嗽等癥狀。醫生可以根據中氣外邪的情況,進行調理治療。

9. 辨證求因,針對病因治療。

中醫認為疾病有其發生的原因,辨證時需要關註病因,針對病因治療。例如,感冒可能是由外感風寒、風熱等因素引起的,醫生可以根據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是風寒感冒,可以采用發汗解表、宣肺散寒的方法治療;如果是風熱感冒,可以采用清熱解毒、疏風解表的方法治療。

10. 辨證治法,根據結果采取相應治療。

中醫治療有針對性,應根據辨證結果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例如,對於肝郁氣滯的患者,可以采用疏肝理氣的方法治療;對於脾胃虛弱的患者,可以采用健脾益胃的方法治療。同時,中醫治療還註重個體化,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三、中醫辯證的具體內容

1. 包括八綱辯證、臟腑辯證等多種辯證方法。

中醫辯證方法豐富多樣,除了常見的八綱辯證、臟腑辯證之外,還有衛氣營血辯證、六經辯證、三焦辯證等。這些辯證方法從不同角度對疾病進行分析和判斷,為中醫治療提供了全面而準確的依據。

2. 八綱辯證指寒熱、虛實、表裏、陰陽。

八綱辯證是中醫辯證的重要方法之一。寒證表現為體寒、畏寒、肢冷等,熱證則以口渴、發熱、口幹等為主要表現。虛證通常指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等癥狀,實證則是身體過於壯實、病情較重的表現。表證是病從體表開始,病情較輕,裏證是病從內部臟腑開始,病情較重。陰陽是總綱,陰證凡見抑制、沈靜、衰退、晦暗等表現,陽證凡見興奮、躁動、亢進、明亮等表現。例如,一個患者出現怕冷、四肢不溫、小便清長等癥狀,可判斷為寒證;若患者面色潮紅、煩躁不安、大便幹結,則可能是熱證。如果患者身體虛弱、容易疲勞、氣短懶言,多為虛證;而高熱、便秘、腹痛拒按等則可能是實證。

3. 臟腑辯證內容豐富,涵蓋五臟六腑的辯證。

臟腑辯證主要涉及五臟六腑的辯證。以肝病為例,肝血虛證表現為眩暈耳鳴,視物模糊或夜盲,肢體麻木,關節拘急不利,手足震顫,肌肉瞤動,婦女月經量少色淡,甚則閉經等,同時伴有面白無華,舌淡,脈細的血虛證表現。肝陰虛證則有頭暈耳鳴,兩目幹澀,視力減退,脅肋隱隱灼痛,或手足蠕動等肝病癥狀,以及面部烘熱或顴紅,口燥咽幹,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少津,脈弦細數的陰虛證表現。透過對不同臟腑的辯證,可以準確判斷疾病的部位和性質,從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4. 六經辯證包括太陽經等六經,三焦辯證包括上、中、下三焦。

六經辯證包括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六經辨證是將外感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表現的不同證候,以陰陽為總綱,歸納為三陽病和三陰病兩大類,分別從邪正鬥爭關系、病變部位、病勢進退緩急等方面闡述外感病各階段的病變特點,並作為指導治療的一種辨證方法。三焦辯證是將外感溫熱病的各種證分別納入上焦病證、中焦病證、下焦病證,闡明三焦所屬臟腑在溫熱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臨床表現、證候特點及其傳變規律的辨證方法。上焦病證主要包括手太陰肺和手厥陰心包的病變,多為溫病的初起階段;中焦病證主要包括足陽明胃、足太陰脾及手陽明大腸的病變,多為溫病的中期階段;下焦病證主要包括足少陰腎和足厥陰肝的病變,屬溫病的末期階段。

四、中醫辯證看病的原理

1. 辨證之首,抓主癥

  1. 主癥多在患者第一句回答中,或從證中找主癥。
  • 在中醫辯證看病中,主癥往往是患者最為困擾、最希望醫生解決的問題。例如,患者一進診室就說 「我頭疼得厲害」,那麽頭疼很可能就是主癥。或者在一些復雜的證候中,醫生需要從眾多癥狀中找出主癥。比如患者表現為心煩、心慌、頭暈、耳鳴、入睡難等癥狀,透過分析可以判斷失眠是主癥。
  • 醫者要找出主癥與主因。
  • 醫生在診斷過程中,不能僅僅滿足於患者提供的表面癥狀,而要深入分析,找出主癥背後的主因。這需要醫生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透過仔細詢問病史、家族史、生活習慣等,結合四診合參,找出疾病的關鍵所在。
  • 2. 辨證之性,看兼癥

    1. 辨別病的性質,如虛寒等,可結合舌苔和脈象判斷。
  • 中醫辯證不僅要辨病位,還要辨病性。辨別疾病的性質,主要是透過辨兼癥來實作。例如,胃脘痛者,若兼癥中喜溫為寒,喜按為虛,綜合判斷為虛寒之證。此外,還可以透過辨舌苔和脈象來確定病性。如脈沈遲無力,沈主裏,遲主寒,無力主虛,可判斷為裏虛寒證。
  • 3. 辨證中證,註意聯系

    1. 不同證型可能同時存在,要掌握聯系,抓好主治、兼治等時機。
  • 在臨床中,常常會遇到不同證型同時存在的情況。比如胃腸不適的患者,既有寒凝氣滯型胃脘痛,又有腎陽虛之五更瀉。這時候需要醫生掌握好兩個證型之間的聯系,選方既要針對主證,又要兼顧兼證。如先用良附丸主治胃痛,再用四神丸兼顧泄瀉,待胃脘痛愈,又在主選四神丸的基礎上合理中湯治療五更瀉。
  • 4. 辨證外之證,註意夾雜

    1. 多系統疾病證候群並存時,要統籌兼顧,主次分明。
  • 當臨床表現中有兩個系統以上的疾病證候群同時存在時,如內科證候、婦科證候、五官科證候並存,醫生需要統籌兼顧。在治療某一系統疾病的證候時,一定要兼顧其他疾病的證候。例如,胃脘為虛寒、腸道為濕熱、咽喉為實火,此時要主次分明,不能顧此失彼。
  • 5. 辨靜態之證,註意守法

    1. 病位、病性恒態時期,效不更方,守法守方。
  • 在疾病的病位、病性表現為恒態時期,一旦辨證準確,療效顯著,就應效不更方,守法守方。比如患者被診斷為氣虛證,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癥狀明顯改善,且病位、病性未發生變化,此時就應繼續按照原來的治療方案進行。
  • 6. 辨動態之證,註意靈活

    1. 治療後臨床表現變化,要靈活掌握,調整治療方案。
  • 經過治療後,患者的臨床表現可能會發生變化。例如,濕熱帶下的患者,套用龍膽瀉肝湯治療後,帶量減少,帶色由黃變白,帶質由稠變稀,帶味已輕,瘙癢已除,說明濕熱病邪已輕。此時,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調整治療方案,是繼續按肝經濕熱鞏固治療,還是按肝虛帶下論治,改用健脾利濕之劑。
  • 7. 辨無證之證,註意隱癥

    1. 透過多種手段找出隱癥,進行辨證治療。
  • 臨床有無證可辨之證,如B肝無癥狀的 「小三陽」、「大三陽」,糖尿病無癥狀的血糖偏高,化驗提示的尿中潛血,B 超提示的無自覺癥狀的結石、積水和各種腫瘤的早期階段。對於這些無證之證,醫生需要借助現代各種理化檢驗手段,尋找蛛絲馬跡,找到隱癥所在,進行辨證治療。
  • 8. 辨錯雜之證,註意調平

    1. 如寒熱錯雜證,用溫清並用之法平衡胃腑功能。
  • 慢性胃炎患者常出現寒熱錯雜證候,既見胃脘痞滿、喜溫喜按之虛寒象,又有口幹、口苦、苔黃膩之熱象。對於這種寒熱錯雜之證,醫生多選半夏瀉心湯,用溫清並用之法,以平衡胃腑調節功能,取得滿意療效。
  • 9. 辨有效之證,註意病程

    1. 不同疾病病程不同,藥後有效要註意服藥療程。
  • 對於藥後有效的病人,要註意其服藥療程。如感冒、暑熱之證,病程短,療程亦應短,多服藥 3 劑而愈,不必繼服。而對於慢性病人,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需要長期治療,醫生可根據病情調整服藥方案,可 1 日 1 劑,亦可隔日 1 劑,或連服 2 劑停 1 天,亦可 1 周服 2 劑。
  • 10. 辨無效之證,註意審查

    1. 審查無效原因,辨證用藥無差誤則堅持原方,不妥則糾正。
  • 藥後無效的病人,醫生要細心審查。如果辨證用藥無差誤,多系病程長、邪氣未被制服,應堅持原方,不要輕易改方,否則越改越亂。而對於辨證用藥不妥者,應細審其因,當機立斷,及時糾正。
  • 11. 辨先效後無效之證,註意演變

    1. 可能是藥應變而未變或病人自身因素,要及時調整。
  • 臨床有先效後不效之證,可能是藥應變而未變之故,當責之於醫。如胃脘痞滿中的寒熱錯雜證型,套用半夏瀉心湯後,黃苔已退,口苦已止,表明熱象已除,虛寒證成為主要矛盾,此時應改用黃芪建中湯、理中湯、四君湯等。也可能是病人自身因素,如飲食、起居、情誌變化等影響所致,醫生應幫助病人尋找原因,指導病人服藥,並註意服藥期間的調理方法。
  • 12. 辨藥後加重之證,註意審因

    1. 除用藥失當外,可能是藥性與病情相爭,要審因處理。
  • 對於服藥後病情加重的病人,除用藥失當外,還有藥性與病情相爭較劇而出現病情加重之象。用藥失當者,要及時更方。藥病相爭者,在服藥前就應告知病人。對於藥後出現不良反應者,要尋找其因,或減少服藥劑量,或改變服藥時間,或增減方中藥物,或停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