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胸痹的治法,方藥

2023-12-13養生

【辨治備要】

(一)辨證要點

1. 辨標本虛實 胸痹總屬本虛標實之證,辨證首先辨別虛實,分清標本。標實應區別氣滯、痰濁、血瘀、寒凝的不同,本虛又應區別陰陽氣血虧虛的不同。標實者:悶重而痛輕,兼見胸脅脹滿,善太息,憋氣, 苔薄白,脈弦者,多屬氣滯;胸部窒悶而痛,伴唾吐痰涎,苔膩,脈弦滑或弦數者,多屬痰濁;胸痛如絞,遇寒則發,或得冷加劇,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細,為寒凝心脈所致;刺痛固定不移,痛有定處,夜間多發,舌紫暗或有瘀斑,脈結代或澀,由心脈瘀滯所致。本虛者:心胸隱痛而悶,因勞累而發,伴心慌、氣短、乏力,舌淡胖嫩,邊有齒 痕,脈沈細或結代者,多屬心氣不足;若絞痛兼見胸悶氣短,四肢厥 冷,神倦自汗,脈沈細,則為心陽不振;隱痛時作時止,纏綿不休,動則多發,伴口幹,舌淡紅而少苔,脈沈細而數,則屬氣陰兩虛表現。

2. 辨病情輕重 疼痛持續時間短暫,瞬息即逝者多輕;持續時間長, 反復發作者多重;若持續數小時甚至數日不休者常為重癥或危候。疼痛遇勞發作,休息或服藥後能緩解者為順癥;服藥後難以緩解者常為危 候。一般疼痛發作次數多少與病情輕重程度呈正比,但亦有發作次數不多而病情較重的不典型情況,尤其在安靜或睡眠時發作疼痛者病情較 重,必須結合臨床表現,具體分析判斷。

(二)治法方藥

基於本病病機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發作期以標實為主,緩解期以本虛為主的特點。其治療原則應先治其標,後治其本,先從祛邪入 手,然後再予扶正,必要時可根據虛實標本的主次,兼顧同治。標實當瀉,針對氣滯、血瘀、寒凝、痰濁而疏理氣機,活血化瘀,辛溫通陽, 泄濁豁痰,尤重活血通脈治法;本虛宜補,權衡心臟陰陽氣血之不足, 有無兼見肺、肝、脾、腎等臟之虧虛,補氣溫陽,滋陰益腎,糾正臟腑之偏衰,尤其重視補益心氣之不足。在胸痹治療中,必須辨清證候之重危順逆,一旦發現脫證之先兆,必須盡早投用益氣固脫之品。

【臨證要點】

1. 謹守病機,分清標本緩急,以通為補,通補結合。

(1) 治療標實,當健脾化痰、活血化瘀、芳香溫通相結合。

痰濁的產生與肥胖、高脂血癥等致病因素相關,過食肥甘,貪杯好飲,傷及脾胃,健運失司,濕阻痰滯,留踞心胸,從而引發胸痹心痛。治療應著重健運脾胃,在祛痰的同時,適時套用健脾益氣法,以消生痰之源。

胸痹病瘀血的形成,多由正氣虧損,氣虛陽虛或氣陰兩虛而致,亦可因寒凝、痰濁、氣滯發展而來,本病具有反復發作,病程日久的特 點,屬單純血瘀實證者較少,多表現為氣虛血瘀或痰瘀交阻、氣滯血瘀等夾雜證候,故臨床治療應註意在活血化瘀中伍以益氣、養陰、化痰、理氣之品。破血攻伐之品,易傷及正氣,應慎用,若必用,切不可久 用、多用,痛止後須扶正養營。同時必須註意有無出血傾向或征象,一旦發現,立即停用,並予相應處理。

臨床胸痹常伴有陽虛之象,故芳香溫通藥物宜配合溫補陽氣之劑, 以取溫陽散寒之功。且芳香溫通藥物具有辛散走竄之弊,應中病即止, 以防耗傷陽氣。

(2) 治療本虛,以補腎為主。

胸痹病本虛指心、肺、肝、脾、腎等臟腑氣血陰陽虧虛。然臟腑虧虛,其本在腎。年老腎虧,腎陽不能蒸散,可致心陽虛衰,行血無力, 故久而氣虛血瘀,亦可致脾土失溫,氣血化源不足,營虧血少,脈道不充,血行不暢,發為胸痹。因此臨證治療應重視補腎固本,尤其在胸痹緩解期的治療中。常以制何首烏、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生地黃等滋腎陰;用黃精、菟絲子、山萸肉、杜仲、桑寄生等補腎氣;肉桂、淫羊藿、仙茅、補骨脂等溫腎陽。

2. 真心痛急癥治療。

真心痛是由於心脈阻塞心臟相應部位所致,由於阻塞部位和程度的不同,表現不同的臨床癥狀。在治療上除上述辨證論治外,尚可行辨病治療,可選用蝮蛇抗栓酶、蚓激酶、丹參註射液、毛冬青甲素、丹紅註射液、川芎嗪等,因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凝和溶栓作用,並可擴張冠狀動脈。同時註意伴隨癥狀的治療,對真心痛的恢復也起著重要作用。

【預防調護】

註意調攝精神,避免情緒波動。防治本病必須高度重視精神調攝, 避免過於激動或喜怒憂思無度,保持心情平靜愉快。註意生活起居,寒溫適宜。本病的誘發或發生與氣候異常變化有關,故要避免寒冷,居處除保持安靜、通風,還要註意寒溫適宜。

註意飲食調節。飲食宜清淡低鹽,食勿過飽。多吃水果及富含纖維素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另外煙酒等刺激之品,有礙臟腑功能,應禁 止。註意勞逸結合,堅持適當活動。發作期患者應立即臥床休息,緩解期要註意適當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堅持力所能及的活動,做到動中有靜。加強護理及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