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口腔潰瘍:總結名醫經驗,治愈120余例,多數一診愈

2024-05-26養生

『一個有使命的頭條號』

口舌瘡頑癥治分陰陽

作者/張存悌、卓同年

「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潰瘍具有周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好發於唇、頰、舌緣等。

【聖濟總錄】謂:「口瘡者,由心脾有熱,氣沖上焦,重發口舌,故作瘡也。"本病初起在心脾,但久病不愈或久治不愈者,其病變在腎。

本文 總結李可治驗案例,將此病分為陰陽兩途論治。通常陰虛倡用引火湯,治愈本病120余例,多數一診痊愈 ,無復發;陽虛倡用理中東加腎四味等,凡遇火不歸原證而脾胃虛弱之病人,即投上方,皆效。

病案舉隅:

案例1:

陳某,男,68歲,復發性口腔潰瘍30年,百治不效。其癥初起舌尖部發出針尖大之紅疹,灼痛。1周內蔓延至兩腮、下唇內側、舌兩側,1周後由紅變白,漸成玉米大之凹洞性潰瘍,20日後又漸變紅色,1月左右漸愈。

或勞累過甚,或飲酒過多,或食辛辣食物,其病即作。尤以突然氣惱,暴怒,幾分鐘內便滿口一齊發病。輕則一月一發,重則一月數發。最重時潰瘍擴充套件至咽喉部,則只能喝一點涼奶或流質食物,痛如火灼,寢食俱廢,苦不堪言。四處求醫,除西醫對癥療法外,曾服中藥導赤散、涼膈散、連理湯、調胃承氣、丹梔逍遙,皆無效。

刻診:脈洪大,面赤如醉,雙膝獨冷,夜多小便。證屬高年腎陰下虧,陰不抱陽,龍雷之火上燔。

予引火湯大滋真陰,油桂小量引火歸原: 熟地黃90g,鹽巴戟肉、天麥冬各30g,雲苓15g,五味子6g,油桂2g(米丸先吞), 3劑。

藥服1劑,癥退十之七八,3劑服完痊愈。追訪半年,雖偶爾飲酒或情誌變動,亦未發作。

案例2:

女工,燕某,29歲。患口舌生瘡6年,1月數發,時愈時作。近1月來,因流產後恣食瓜果生冷,復因暑熱,夜睡不關電扇,門窗大開,又遭風寒外襲,遂致身痛嘔逆,食少便稀。外感愈後,今晨口舌突發白色丘疹一圈,灼痛不可忍。按脈細弱,舌淡欠華,面色萎黃,腰困膝軟。此屬腎虛脾寒,虛火上僭。

【證治準繩】治此類口瘡,用四君七味(六味加肉桂)合方加元參、細辛,極效。其立方之義,以四君培土斂火,以七味引火歸原,加細辛火郁發之,更加元參之善清浮遊之火,治熱以熱,涼而行之,治火不歸原證有覆杯而愈之效。

但本例病人,脾胃氣弱殊甚,寒涼滋膩不可沾唇,變通如下: 紅參(另燉)10g,焦白朮、雲苓各30g,炙草、姜炭、細辛各10g,油桂1.5g(飯丸先吞),腎四味各15g, 3劑。

二診:諸癥均愈。予補中益氣東加腎四味,另用紫河車粉5g沖服,10劑,培元固本,以杜再發。

— 完 —

I 註: 本文內容摘自 【霹靂大醫:李可】,作者/張存悌、卓同年。 我們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無商業用途。若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立即處理。 本文旨在傳播中醫診治思路,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請勿盲目試用! (感謝您的關註,傳播中醫文化,感受中醫力量,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