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為什麽河南三門峽人,只會說普通話?

2024-08-06推薦

河南三門峽,市區的人大都只說普通話,不會說河南方言,這是為什麽呢?

三門峽位於河南省最西部,豫晉陜三省交界地區,覆蓋秦嶺東部支脈伏牛山、熊耳山、崤山等地。三門峽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稱,大多數地方海拔在300至1500公尺之間。

三門峽最高峰是老鴉岔腦峰,海拔2413.8公尺,是河南省最高峰。

三門峽市區坐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三面臨水,形似半島,有「四面環山三面水」之稱,市中心緯度是北緯34°46′23″,黃河水面海拔約316公尺。

三門峽面積約993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202萬(2023年)。

相傳大禹治水,揮神斧將高山劈成「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引黃河之水滔滔東去,三門峽由此得名。

三門峽是黃河沿線最後一道峽谷,黃河之水到此流速甚急,加上亂石暗礁密布,這裏行舟非常困難。三門之中只有北邊的人門最寬,尚勉強可以行舟。中間的神門和南邊的鬼門狹窄,尤數鬼門最險,進入鬼門的船只很容易觸礁船毀人亡。

每當汛期來臨,三門峽黃河上飛珠濺玉,霧氣騰騰,聲響如雷,氣勢磅礴。

三門峽地處秦嶺余脈崤山山麓,千古雄關函谷關矗立境內。因古時崤山與函谷關並稱「崤函」之塞,三門峽又稱「崤函」。

西周時,三門峽一帶是焦國、虢國的封地,春秋時晉國假道伐虢,控制黃河南北兩岸。

漢唐時期,都城位於長安(西安),中原各地的錢糧要透過漕運運至關中,三門峽是漕運難於逾越之處。漕舟到了三門峽,漕糧上岸改為陸運,以避開三門峽那段險道,過三門峽後再透過渭河運至長安。唐朝轉運使裴耀卿在三門峽東西各建一個糧倉,集津倉(東)和三門倉(西),以供轉糧之用。

三門峽歷史悠久,按理說三門峽人應該有地道的方言,但三門峽市區基本上都用普通話交流,這與河南其他城市有區別,和三門峽黃河大壩有關。

黃河下遊因為流速變緩,黃河攜帶的巨量泥沙容易沈積,致使黃河改道頻繁,歷史上黃河下遊沿岸經常出現洪水災害。

1957年,三門峽黃河大壩破土動工,來自全國各地的水利工程技術人員、工人、知識分子聚集到三門峽,設立三門峽市。

1961年,三門峽黃河大壩建成,很多大壩建設者留在了這座年輕的城市。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生活在一起,加上後來開發金礦、鋁礦、煤礦等,更多人背井離鄉來到三門峽。這些人來自於四川、廣東、上海、東北、山東、山西、陜西、河南等,可謂南腔北調,方言口音各不相同,彼此之間用方言交流比較困難,普通話成為最好的選擇。

三門峽大壩前幾十米,有一座露出水面的石柱,屹立於激流幾千年而不倒,名為砥柱山,中流砥柱即來源於此。大禹治水時,在鑿穿石山兩側,中間留下的部份露出水面,看起來像石柱。枯水季節砥柱山露出水面約7公尺;洪水季節則只剩一個尖頂,約1公尺左右。

三門峽也有不同於河南其他地區的方言,當地叫「此地話」,一般在部份城中村及周邊農村會講。只不過在三門峽市區,建設者及後代不會講「此地話」,他們之間都習慣用普通話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