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書法入門的捷徑

2024-06-28推薦

書法入門的捷徑

——臨帖

王淬成 2023.7

為敘述方便起見,先解釋四個名詞:什麽叫碑?人為豎立在地面上的石塊叫碑,刻在碑上的文字叫碑字,書法上把碑字簡稱為碑。什麽叫帖?古代以帛或紙為載體作書,書於其上的文字叫帖字,書法上把帖字簡稱為帖。什麽叫範本?在書畫方面把可作模範的樣本叫範本,現在把書法範本都叫帖。

一、什麽叫臨帖

臨帖就是以碑帖或別人的書法作品為範本對照著練習,以逐步掌握它的筆畫、結體、和章法,進而掌握書者的用筆技法。臨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

二、為什麽要臨帖

臨摹是學習藝術門類的一般入門方法。任何一門藝術都有其固有的法則(或叫規矩),以及表現其藝術效果的技巧和方法(簡稱技法),但這種法則和技法只有經過長期的聆聽、觀察、體會、摹仿,才能逐步掌握。雖說有導師面授時,入門要快捷很多,但要真正掌握法則和技法,還得靠自己去體驗。例如學習拉二胡,在入門階段,只有反復聆聽名曲,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韻味,體會出手指撥弦的正確動作。

三、臨什麽樣的帖

先解釋兩個名詞。

1.什麽叫字型 在構造(即結體)上遵循某些共同原則,在點畫(即筆畫)形態上具有共同特點的一類字通常稱為一種字型。例如,篆書(含甲骨、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是中國漢字書法的五種不同字型。

2.什麽叫書體 在同一字型中具有不同藝術風格的一類字,叫該字型中一種書體。例如,楷書是一種字型,它其中有歐體、顏體、褚體、柳體、趙體等多種不同的書體,它們同屬於楷書字型,但藝術特點不一樣。行書這種字型中,有王(羲之)體、顏(真卿)體、蘇(軾)體、黃(庭堅)體、趙(夢頫)體、文(征明)體等多種書體,它們都是行書,但藝術風格不一樣。

學習書法到底要臨什麽帖呢?教育部推薦了適用於廣大書法愛好者的、老少皆宜的十八種字帖如下

(一)楷書是:

1.歐陽詢【化度寺碑】

2.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3.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4.褚遂良【大字陰符經】

5.顏真卿【多寶塔碑】

6.顏真卿【顏勤禮碑】

7.柳公權【玄秘塔碑】

8.柳公權【神策軍碑】

9.趙孟頫【三門記】

10.趙孟頫【妙嚴寺碑】

(二)行書是

11.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

12.顏真卿【祭侄文稿】

13.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14.趙孟頫【洛神賦】

(三)隸書有

15.【乙瑛碑】

16.【禮器碑】

17.【史晨碑】

18.【曹全碑】

教育部推薦了這麽多字帖,如楷書就有10種之多,我們選其中的哪種入門呢?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那種碑帖作為範本進行臨習,因為興趣是最好的的老師。除教育部推薦的碑帖外,那些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著名碑帖都可以作為臨習範本。確定了自己的臨本後,就要堅持臨習下去,決不可朝三暮四。當然,如果發現還有比現在更加喜歡的碑帖,也是可以換的,但一定不能隨意換來換去,那樣將一事無成。所以,一經更換,就不要再動了。

四、怎樣臨帖

臨帖可分為繼承性臨帖和創新性臨帖兩種,繼承性臨帖練就的是能快速書寫的速記員,而創新性臨帖練就的是書法家。

(一)繼承性臨帖:就是對著你喜歡的法帖(供人臨摹或欣賞的名家書法的拓本或印本叫法帖)反復進行臨習,直至筆畫、結字、章法都與原帖神形兼備。其過程為:讀—臨—悟—創。

1.讀 即讀帖,就是仔細看帖,對範本進行仔細觀察,分析每個字的字形、筆順及筆形,最好能看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為臨習作好事前準備。

2.臨 從「對臨」到「背臨」,對臨就是依筆順按筆形對著帖寫,要一遍一遍地寫,先要形似,再到神似,直到神形兼備。

背臨 就是對臨習過的字帖,從筆畫、結字到章法,要經常背寫,還可對天空臨,一有空就背,主要筆畫和常用字都要熟記於心,一動手就可以寫出與原帖高度相似的作品。

3.悟 即每臨一遍以後的讀帖,透過「悟」,找出與原貼的差距以及縮小差距的方法,再接著臨習,使每臨一次都有較大進步。經驗證明,接連臨寫同樣的字,不宜超過四遍,四遍以後容易產生心理疲勞。

4.創 即臨習到一定程度以後,可以嘗試著進行書法作品的創作,以檢查前段的學習效果,進行階段性總結,找出差距,為進一步深化臨習作思想準備。

(二)創新性臨帖

完成繼承性階段的臨習後,即從筆畫結字到章法都達到了神形兼備的程度,說明我們已經繼承了這種書體。拿書法的行話來說,就是已經入帖。入帖以後就要出帖,這是我們臨帖的最終目的。出帖就是要在原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使自己的書法作品與原帖相比別有風味,很有特色。此時,就可以叫你書法家了。怎樣才能達此目的呢?一般方法是再選一種與原帖風格相近或風格相距甚遠的碑帖進行硏讀、意臨,意臨就是遺貌取神地臨習,主要是追求新帖的神韻,掌握新帖的特點,不必象臨第一帖那樣苛求於形似,也不必改變臨第一帖時所形成的用筆習慣,只要使後期創作的書法作品有一個全面的昇華,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這時就可以稱得上是書法家了。達到這種程度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努力,且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創新性臨帖除了可以再次選擇自己喜歡的的帖本進行意臨外,還可以透過閱讀書法字典,參觀書展,大量閱讀古人法帖以及閱讀一些書法理論,甚至把自己身邊發生的事件與書法發生聯想,都可以起到提升自己、改變自己書風的目的。一句話,功夫不負有心人。

五、怎樣提高臨帖的效果

我的體會是:選字要精,臨習要熟。我們選好一本帖以後,決不能從頭到尾、不分輕重地臨習,而是應該從中精選一部份字,加以反復臨習,寫準寫熟,神形兼備,舉一反三。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我覺得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一是參加一個有水平的書法培訓班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選字選段地對筆法、結字進行綜合學習和練習。二是購買一本高水平的書法教程,按照其中的要求,循序漸進地學理論,學方法,動手練。例如,根據教育部的推薦意見,我們可以把趙孟頫的【洛神賦】作為行書範本,但【洛神賦】共有984個字,我們要把個個字臨好是不可能的,也沒有必要,正如清代書法家鄭板橋說的那樣「非不欲全,實不能全,亦不必全也。」我主張臨習【洛神記】的人買一本羅培源老師編著的【趙孟頫行書教程—洛神賦】。該教程有兩個突出的優點:第一,它把行書的筆畫分成基本筆畫和變化筆畫分別進行舉例講解。看似不起眼的分類卻告訴讀者兩個大道理:1.行書的筆畫必須多變,只有變才能展示行書之美;2.行書筆畫的不同形態是與它在字中的位置相適應的,筆畫因結字而變化,筆畫令結字以增輝。

第二,它指出了漢字的獨體結構、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包圍結構的構字方法,並列出104個範字供讀者練習,以使讀者在進行書法創作時能自覺地把握字的長短、寬窄、展斂,使行氣參差錯落,跌宕起伏,美不勝收。

總之,作者從筆畫到章法進行了系統教學,給予了讀者完整的行書知識,學好以後,不但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速記員,而且為成為一名書法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