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如何看待問界新 M7 進行新一輪 OTA 升級?它的智慧駕駛體驗如何?

2024-03-26推薦

作為問界意向車主,我就是被問界的智駕能力所吸引,對這方面剛好有所了解,我接下來給介紹下華為智駕的能力究竟怎樣?

一:智駕直播,問界實力引人註目

有很多機構對華為的智駕進行了測試,Autolab之前對問界M5的智駕進行了測試,從測試的結果來看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問界的智駕的表現比較不錯。

從智駕結果來看,問界無論是在城際公路、高速公路,還是在城市快速道路上都擁有不錯的智駕表現。華為智駕的整體表現非常成熟穩定,並且會即時告知使用者智駕決策結果,給使用者心理預期。即使是在一些特殊路口、特殊路段的透過性方面也比較高。比如說路況比較復雜的道路臨時施工、道路有障礙物場景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合通行道路,問界都能夠辨識道路標誌、行人和機動車,完成障礙物的避讓通行,接管次數較少,通行率比較高,實際體驗非常不錯。

網上也一直有問界的鄉間小道智駕直播測試,透過直播來看,在沒有道路標誌及高精地圖的鄉間小道,華為的智駕仍然能夠準確辨識道路,實際表現非常不錯。我從網上隨便找了幾個視訊給大家看一下華為智駕的實際表現怎樣,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相信大家看了後會對華為的智駕有新的認識。

上面幾個視訊,無道路標誌、無指示牌,全部靠華為的融合感知系統即時檢測建模計算決策,大家可以看到,處理的非常絲滑,和老司機一樣。第二個視訊,道路上的梯子障礙物,這麽細小的東西都能辨識到並且完成避讓,鄉間小道極其狹窄,兩側還停放了眾多車輛及障礙物,全部絲滑透過。

大家都在宣傳智駕,不知道有幾家的智駕可以做到這種程度?問界新M7此次隨著全國無圖NCA版本的OTA升級,智駕能力將在更進一步。

二:突發緊急情況,華為智駕規避風險

這只是華為智駕的一方面,對於一些極限的突發場景,華為智駕更是能憑借著雷射雷達公釐波雷達等即時檢測周邊車輛,規避風險,做到主動安全,保護車主。

最近抖音以及各大平台上面有很多關於問界的一些緊急救命的一些視訊。比如說前車發生了追尾,問界新m7在有限的空間及時間內緊急剎停,剎停位置距離前車只有幾厘米,避免了追尾事故,幫助車主挽回損失。

然後還有一個視訊,夜晚的高速公路上竟然有行人橫穿。由於是在夜晚,視線不佳並且有障礙物阻擋,駕駛員無法觀察到這一情況。問界在時速120左右的情況下,辨識到了這個新人,並且完成了變換車道緊急避讓,救了這個行人一命。

我看到這個視訊的時候都感覺難以置信,並且也非常揪心。如果駕駛員沒有觀察到這一情況,如果問界的智駕沒有辨識到完成避讓的話,在這種情況下這個行人大機率會有生命危險,他的家庭也會遭受較大的精神打擊。但是好在問界的主動安全非常靠譜給力避免了這一情況挽救了兩個家庭。同時令我比較震驚的還是問界的車身機械數位比較好,在時速120的情況下,緊急變道竟然沒有發生側翻。

傳統汽車的思路是做好被動安全,在車身架構以及安全氣囊等方面花費精力以及成本,減少事故發生對消費者的傷害。但是華為在這個思路上更進一步,結合自身的智駕能力把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都做好。主動安全方面利用雷射雷達、公釐波雷達等一系列的硬體設施,時刻感知周邊的環境,提前發現風險並做好規避風險的準備。被動安全方面讓華為也投入很多精力以及成本,在車身結構安全氣囊以及基礎的AEB等方面做得很好。

被動安全與主動安全相結合會比其他車企只關註被動安全會領先很多。我個人還是比較看好這種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相結合的方式,主動安全相當於又給自己上了一道保險。遇到突發情況,我們先緊急躲避,如果實在沒有辦法躲避的話,我們再利用車的被動安全,車身結構安全氣囊等這些來減輕消費者的傷害。

在主動安全方面,我認為華為的智駕的賽局演算法以及思路都是領先於其他廠商的。前一段時間何小鵬也已經承認了華為在這方面確實比較領先,思路也不錯。現在網上很多關於華為支架緊急剎停緊急避讓的視訊都已經證明了華為這方面做的確實不錯。買車其實就要買這種能為消費者減輕損失的車,這種情況一旦發生一次,就是無數個家庭的災難。買車就買華為智駕,不僅安全而且舒適,安全才是最大的豪華。

三:全國無圖OTA升級,問界智駕實力再進一步

上面我們已經看到問界新M7目前階段的一個智駕的實際表現,其能力已經非常不錯了,領先其他車企很多。隨著3月19號華為全系OTA升級,全國各地都可以不依賴高畫質地圖而啟動智慧駕駛ADS,問界的智駕能力將會有更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將會和現在的車企進一步拉開差距。

目前問界的智駕能力已經是斷檔的領先狀態,其他車企如果想要跟上的話可能需要一代左右的努力。

華為智駕目前已經有眾多車輛在實地進行智慧駕駛,能夠為華為智駕演算法提供實際數據。另一方面華為雲端又有單集群高達2000P FLOPS的算力進行場景生成推演,同時還能進行視訊圖片標註,不斷最佳化場景學習。二者相結合,可以不斷即時更新資料庫模型,使得搭載華為智駕的車能夠常用常新。目前華為3-5天即可完成模型叠代,更新速度堪稱恐怖。

四:華為智駕領先背後的原因

經常有一些沒有體驗過問界的人會質疑華為的智駕,他們認為華為才剛做智駕怎麽會有如此優秀的表現?那是因為此前華為一直想當汽車的供應商,面向的都是企業,並沒有對於個人方面宣傳它的一些技術。任何成功的背後,都離不開辛勤的汗水付出。如今華為智駕能力十分突出,也源自於華為數十年如一日的研發推進。早在2009年,華為就已經開始研發車載模組;在2012年成立車聯網實驗室;在2016年研究雷射雷達,如今問界搭載的192線雷射雷達就是華為自研的;在2019年釋出了車載5G芯片巴龍5000。在2020年華為的高階全棧自動輔助駕駛系統ads獲得了汽車行業功能安全管理體系ASIL D認證。

從這些時間節點以及一些動作,我們不能看出華為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在智慧駕駛領域進行了布局。華為又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以及深厚的數理推理能力,而智慧駕駛就是賽局的演算法。對於擁有眾多數學家科學家的國內一流的軟體公司華為而言,數理推理及演算法賽局。這些正是華為的強項。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華為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有5000人的團隊進行智慧駕駛的研發。我們所熟知的造車新勢力蔚小理的整個智慧駕駛的團隊加起來也不足5000人。華為一個智慧駕駛的團隊,可以抵上蔚小理三家的所有團隊的總和。今年作為國內新能源車銷量的老大哥比亞迪也進行了智慧駕駛團隊的擴張,擴張後的人數也才3000人。在這樣強大的財力物力人力的支撐下,華為的智慧駕駛怎麽能夠不比其他車企領先呢?

五:華為能為汽車產業帶來什麽?

華為的智駕能力得益於其完善的軟硬體,那麽這些硬體及平台能否向其他車企開放,引領中國智慧駕駛方面的發展吶?對於這個問題,華為一直是持積極態度並且和眾多車企洽談,但是某些車企直言不願把靈魂交給華為。

目前隨著眾多車企對於華為智慧駕駛能力的認知,已經認識到華為在這方面是極具領先優勢的,和華為合作能夠節省開發成本的同時還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華為作為供應鏈已經開發出較多品質可靠的配件,已經向很多車企供貨。比如華為電機、華為高壓快充平台、華為的AR-HUD以及智慧大燈等,已經向理想長安等汽車供貨。同時也有很多車企積極擁抱華為的智慧座艙系統。

在智慧駕駛方面,華為的自動開發駕駛平台也向眾多車企開放,可全流程覆蓋智駕開發,助力車企以及演算法公司實作研發快、驗證快、叠代快,加速中國自動駕駛規模化量產,同時也能為車企提供數據生成,自動標註。模型訓練及虛實結合仿真等,幫助車企加速自動駕駛演算法開發驗證及最佳化叠代,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相信隨著華為自身的智駕標桿及軟硬一體的硬體及開發平台,能夠助力引導中國車企實作中國汽車工業的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