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蘿蔔快跑投入武漢營運引發的無人駕駛技術爭議與思考

2024-07-17推薦

最近幾天,嚴格來說是無人駕駛出租車「蘿蔔快跑」正式投入武漢市場營運之後,「人工智慧」成了人們茶余飯後熱議的話題,人類社會進入了智慧機器全面取代人工的時代,人類的飯碗最終會砸在機器人手裏」引發了人們的擔憂。

有訊息稱,蘿蔔快跑在武漢訂單數據激增,單日單車峰值超20單。武漢地區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面積已超過3000平方公裏,覆蓋770萬人口。預計2024年將實作武漢全城覆蓋,百度計劃投入1000輛新一代量產無人車在武漢實作全天候、全無人營運。

未來幾年,百度計劃在北京、上海、重慶、南京、杭州、合肥、蘇州無錫等城市投放「蘿蔔快跑」。不得不說,在無人駕駛領域,百度這次玩的是大手筆。

其實,人工智慧、無人駕駛技術並不是什麽新鮮事,早在「蘿蔔」之前,杭州、上海、沈陽等城市就已經出現了無人駕駛環衛車,無人快遞車、無人送餐車、外賣無人機。人工智慧客服在通訊、電商行業早已常態化,人工智慧酒店、商場、超市也已經不是什麽新聞了。但同樣是人工智慧,為什麽「蘿蔔」之前的人工智慧技術很少有人質疑,而「蘿蔔」一經亮相便引發了爭議呢?

拋開「蘿蔔」會擠壓出租車市場,從數千萬出租車、網約車司機嘴裏搶飯吃這個事實不談,單從技術層面,聊聊「蘿蔔」的隱患。

相對於其他領域,無人駕駛技術在出租車上的運用,可以說是該技術的天花板。因為無人駕駛出租車不是工廠的流水線,不是特定環境下的A點到B點,出租車所面對的是非常復雜且不確定的交通環境。人工智慧畢竟是機器,它的「思想」、「情感」都依靠算力,即便再強大的算力,也不可能做到隨機應變,任何一個場景,機器人都需要先有程式碼,它才能發出指令,機器才會動作。

而出租車面對的是時刻都在變化的交通環境和情緒千奇百怪的客戶,人與人、人與車、車與車、人與法、車與法等等,沒有一個場景是格式化的,機器人如果不能面面俱到,引發的後果將無法估量。

近幾天,武漢人民在享受「蘿蔔」超低價交通服務的同時,也見識了人工智慧的尷尬。

有網友釋出的視訊顯示,在只容一輛車透過的小巷道,「蘿蔔」遭遇自家「兄弟」,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大眼瞪小眼,彼此都不讓步,看來「蘿蔔」還沒有處理這種情況的能力。另外一個視訊則顯示,「蘿蔔」在某個路口閃著左轉向燈想要左轉,但只要左側車道有車輛透過,它就不敢左轉,而那種沒有訊號燈的路口是需要根據判斷抓住時機透過的,這種時機「蘿蔔」能不能把握得住?還有視訊顯示,「蘿蔔」造成交通堵塞,交警都指揮不了它,因為同一句話(或者動作)在不同的語境和肢體動作、面部表情下所表達的意思都不同,「蘿蔔」是無法理解的。

經常開車出行的人都知道,同一條道路,哪怕一天走100次,都沒有一次完全相同的路況的,所以開車出行,哪怕是最熟悉的路段都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隨時都有無法預料的情況發生,高度警惕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比如動物橫過馬路,你以為它是過馬路,其實它只是在馬路中間兜一圈,你以為它是在馬路上溜達,其實它是在馬路上來回戲耍……

走還是不走?什麽時候以什麽樣的速度走?或許,「蘿蔔」知道這種情況需要停車等待或者低速透過,但停車等待和低速透過並不等於安全。有朋友開車途中遭遇土石流,他憑經驗判斷車後邊的山體可能會比前邊的山體滑坡的速度更快,所以,他冒險一腳油門轟到底,搶了0.1秒的先機,避免了被土石流掩埋的災難,這種情況下,「蘿蔔」算力只要稍有遲疑,結果就是車毀人亡!

不管是人還是「蘿蔔」,開車上路,必然會觸及路權問題,什麽情況下該讓,什麽情況下不該讓?多數情況下,路權是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駕駛人的道德素養和駕駛經驗來處理的。比如會車,如果來車是個瘋子,侵犯了你的路權,這路權你爭還是不爭?如果來車是個急性子,早早地靠邊停車將路權讓出,鳴笛催促你快速透過,這路權你占還是不占?再比如城市擁堵跟車,遇到需要主動讓出路權的情況,「蘿蔔」能判斷嗎?

人工智慧可以透過「餵養」數據來訓練、完善它,理論上無人駕駛汽車是可以實作的,但技術門檻很高,尤其是軟體程式的穩定性和邏輯完美程度。試想,一個重達一、兩噸的「鐵盒子」在市區裏憑軟體控制去移動,一旦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這也是在「蘿蔔」之前,大量無人駕駛汽車試驗和批次套用都在人煙稀少的地區,比如工廠的物料配送,農場的收割活動等,因為這種環境相對簡單、工作重復度很高,對人工智慧來講,它們很容易就能適應。

其實BBA等國際品牌汽車一直都在研究無人駕駛系統,而且做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比如奔馳的L3自動駕駛系統已經交付使用好幾年了,但這些車企研發的自動駕駛系統沒有一家是用在出租車上的,而且不管哪個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上路的第一前提是車上需要有駕駛員,以便在自動駕駛系統出現異常時人工及時介入。

有報道稱,百度投入了數百億研發自己的無人駕駛系統,但國內的人工智慧駕駛技術走的仍然是在網路攝影機、雷射雷達、高畫質地圖和傳感器這一堆東西上寫程式碼的路線,在硬體和成本控制上遙遙領先,但在演算法和處理方式上能不能超過特斯拉的可以模仿人眼辨識的FSD呢?

從武漢「蘿蔔快跑」的試執行情況來看,「蘿蔔」技術尚不十分成熟,離完全無人駕駛還有很大的差距,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最佳化升級,但這樣一款尚不十分成熟的產品就匆忙投入營運,不知道「蘿蔔」的勇氣來源於哪裏,有人說「蘿蔔」是為了在特斯拉進入中國之前用本地「蘿蔔」填滿市場,讓海外的「胡蘿蔔」無處生根,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