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麗水蓮都最美13大中國傳統村落,山水之間秘藏秀麗風光

2024-03-03推薦

浙江,麗水,蓮都區。

蓮都區歷史悠久,始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年),時稱括蒼縣,唐大歷十四年(779年)改為麗水縣,2000年7月設立蓮都區。這裏山清水秀,隨意走走逛逛,便可體會到山水村落的美好。

一起來看蓮都名列中國傳統村落的全部13個最美古村落,你去過幾個?

1 麗水市蓮都區雅溪鎮西溪村

西溪古村落。位於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隱世而居的古樸村落。名列第3批中國傳統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裏的西溪,山水環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著原生態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於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歷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於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於此。如今,古村裏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快到西溪時遠遠可見一座牌坊立在村外,上書「千年西溪」。再往裏走,村口是一座古廊橋,記載著西溪的歷史,記憶著西溪人的喜怒哀樂。有詩曰:「人間萬派總東流,唯有西溪水不同,一帶回環浸日落,半彎曲抱映朝虹」,西溪由此而得名。

2 麗水市蓮都區聯城街道官橋村

聯城街道官橋村地處烈孝崖的東南麓,村落形成於元代以前,歷代多有賢人。名列第4批中國傳統村落。

村內古民居、古廟宇、古遺跡及摩崖石刻眾多,傳統建築面積約有6000平方米,全村共有12處不可移動的文物。

據記載,唐宋時期,官橋村屬麗水縣和樂鄉保安裏,宋代末年改官橋裏,而官橋之名,始於何時,目前無法考實,但最晚當在宋代,宋代時,村東有座古木橋,由官府修建和管理,所以就把村子稱為官橋。官橋,古道要津,兵家重地,始創於隋唐的曳嶺古道穿村而過,官橋市、官橋渡、官橋鋪一應俱全

官橋村有著深厚的慈孝文化底蘊,是遠近聞名的慈孝之村。走進村落,隨處可見孝字,以及孝德門、烈孝崖、孝悌墻、孝烈墻、孝園等,濃厚的慈孝文化氣息撲面而來,讓人感受到官橋村人傳承慈孝文化樸素而又深沈的文化自覺意識。

明成化【處州府誌】中就有記載祝大昌的慈孝故事。他侍奉在父母之側,極為和順父母之心。常常沒有等到父母開口即將父母要辦的事情做周全。祝公榮次子,幼年時隨母親陳氏躲避戰亂至官橋村南山中,突然與亂兵相遇。母親自投絕澗,祝昆悲痛不已,也跟隨跳下。亂兵過後,鄉親發現祝昆掛在懸崖的一棵大樹上,因此得救。母親陳氏也得到當地村民及時救治,很快康復了。後人在祝昆母子投崖處的崖壁上,陰刻正書「烈孝崖」三字,這也是烈孝崖的來源。

村落歷代文風盛行,歷史上官橋科舉興盛,人才輩出,在宋元兩朝,【宋元進士名錄〉及通誌,與郡縣方誌,有據可查的進士就有27人。加上祝氏宗譜所載有具體科名的進士共有81名,可謂江南第一進士村。

整個村落的民居坐落於峽谷之中,依白溪(即官橋溪)而建,鱗次櫛比,平房大宅,古韻十足。村落內處處透露出古樸的氣息,青石板路穿村而過,古民居群鱗次櫛比,宗祠裏的青磚和瓦當,都見證了村落百年的歷史文化底蘊。

村中寬敞的廣場,白墻黑瓦,修繕一新的林氏宗祠門口有「孝悌忠信」四字,林氏祠堂建於明初,距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據說剛建起十幾年,就因大火被毀後重建。祠堂內有兩塊石碑,分別是明永樂年間的林氏祠堂建造碑和明正德年間林氏祠堂重建碑。

3 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堰頭村

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堰頭村,名列第4批中國傳統村落。

位於松陰溪與甌江中遊匯合處,是麗水古老的「通濟古道」的必經之地。村子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物古跡眾多。因位於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通濟堰的首部,故得名堰頭。青山環抱,翠竹擁簇,小橋流水,古樟彌蓋,古樸自然風光與巍巍古堰交相輝映,具有獨特的歷史環境和優美的自然景觀。

進入堰頭村,從堰首引水渠至三洞石橋約300公尺的距離,沿渠兩岸千年古樟林立,樹齡均達千年以上。這些古樟樹高達20多米,最大樹徑超過4公尺,最大樹冠達50多米。

整個古村落歷史建築眾多,塊石、卵石路面遍布全村,建築基本保存著清至民國初的格局。青磚灰瓦馬頭墻,連綿成片。堰頭村整個街區的巷、道路、弄、住宅等都較好的保留了徽派和浙閩贛建築技藝傳統風貌與歷史格局。清代的「景星慶瑞」古宅、「懋德勤學」古宅為典型代表,值得一看。

4 麗水市蓮都區大港頭鎮官嶺村

藏匿於山中獨守一片寧靜天地,名列第4批中國傳統村落。

早年古要道稱為官路,因官路繞此越嶺通青田縣,俗呼官嶺,村以嶺得名。官嶺村海拔450公尺,村裏青瓦泥墻,保存完整。

這是一個擁有六百年歷史的古村落。村中居民有90%以上姓江,據說江氏部落自先秦時被項羽擊敗,而遷徙於安徽,後遷與江蘇鎮江、麗水大水門、麗水蓮都鄭地村、官嶺村。

官嶺村現有48幢傳統民居,其中6幢建於清代,風格古樸典雅。走進這裏,可以觸摸到那些滿是時光痕跡的古老建築。

走進村子古樸寧靜韻味撲面而來。這裏,黃燦燦的泥墻顯得格外突出,村裏的道路都是原汁原味的石頭路,巷道四通八達,這裏是畫家采風寫生的最好去處。

清末宣統辛亥年,村裏出了貢生江逢源,家中樹桅桿用的一對旗桿石還在,江逢源家當時應該就是村裏的首富了,家境富裕也才培養得起讀書郎。

村子建有江氏宗祠,村口的風水林非常茂密,重建的官嶺村平水大王殿守護著村口,保佑一村風調雨順。

5 麗水市蓮都區雅溪鎮庫川村

這裏有古樸的民俗、久遠的古宅、悠遠的古道等秀麗景觀,名列中國第4批傳統村落。

據記載,庫川村自隋朝年間開辟稽勾通京大道,唐昭宗年間,任處州郡守,朱光宗一世祖,往返於庫川,望庫川山水秀氣,兩溪相匯,四山環繞,特三世祖朱鬥分派庫川居住,繁衍後代,距今已有一千零四十八年。

如今的庫川村落裏,整個村莊的巷、弄、住宅等都較好的保留了徽派建築技藝傳統風貌,建築基本保持著清代至民國初的格局。

布局呈「算盤型」,從村中穿過的河流為算盤中間的橫梁。而河流上架著的橋為算盤內的直柱,俗稱「檔」。算盤上的珠子則是村中的房屋。以河水為分界線,上面兩珠,下面五珠。兩珠的一邊房屋布局少,五珠的一邊房屋布局多。

青磚灰瓦馬頭墻,起伏連綿翠煙裊。雕梁畫棟、飛禽走獸,栩栩如生,二三百年古建築群爭奇鬥艷。走入這裏,可以感受最美的古建築風韻。

村中的朱氏宗祠,始建於元朝至正二年(公元1324年)當時第十三世諱煥公立譜建祠堂,如今後裔稱為祠堂太公。該祠堂坐落在金山腳下,座西向東。溪水由北向南經宗祠大門前,潺潺流水,曲曲前行。庫川朱氏宏偉的祠堂,凝聚著朱氏後裔傳承的精髓,代代相傳,不斷發揚光大。

村落裏父子儒林古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院,院子中間有塊「父子儒林」的牌匾,值得一看。

6 麗水市蓮都區雅溪鎮龔山村

位於雅溪鎮龔山自然村四周群山環繞,寧靜古樸的山間村落,名列第4批中國傳統村落。

位於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之間,古村落至今保留著傳統風韻。村內多幢古民居建築保存良好,祠堂牌匾、建築雕飾、繪圖題字等保存良好,整個村保留著質樸的古村風貌。

村落裏龔氏宗祠值得一看,坐落在龔山村東頭,背靠大山,依山傍水,是麗水市的一座保存完好的著名宗祠。祠堂建於清初,用上等純楠木建成,雕梁畫棟,工藝精湛,大門上方嵌著「龔氏宗祠」匾額,字型渾厚蒼勁,正廳內懸著「追遠堂」匾額,兩邊懸掛「文魁」「武魁」兩塊匾額。正對廳堂的是大戲台,全木質結構,拱頂飛檐,古樸敦實。

當你置身於村落之中,就能感受得到其地域特點、建築藝術、時代氣息。這樣一座村落,或許神秘,或許優雅,或許淳樸,充滿了令人遐想的空間。

7 麗水市蓮都區峰源鄉庫坑垟村

麗水市蓮都區峰源鄉庫坑垟村,坐落在峰源的大山深處,名列第4批中國傳統村落。

庫坑村至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目前村中居民以李姓和葉姓為多。村莊被青山翠竹綠樹包圍,一條清澈的溪流穿村而過,將村莊分成南北兩岸。

沿溪是一條悠長的小街,房屋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大多數民居仍保留著傳統風貌,青瓦泥墻,木質結構,呈現出古樸自然的田園風光。

8 麗水市蓮都區峰源鄉賽源村

位於蓮都區峰源鄉的賽源村,以賽坑古民居聞名遐邇,名列第4批中國傳統村落。

賽源村由葑垟自然村、小嶺根自然村、賽坑自然村、金坑自然村組成。村內風景如畫,其中獼猴峽、葑垟湖濕地、賽坑古民居更是引來眾多遊客「踏足」。

蓮都賽坑古民居,有著當地的「江南小布達拉宮」美譽。層層疊疊的吊腳樓,在山間錯落有致的分布,別有一番意境。

賽坑是一座明末清初建成的古村,略帶嬌羞似地坐落在一個圓弧形的山坳裏,青山為幕,綠樹成墻,遺世獨立地靜默著。

村中老屋全是黃泥瓦房,一律依山而建,高高低低,參差錯落,樓屋以兩層居多,也有少數是三層樓的,以經塊石為基石,以杉木板為墻體,還有部份樓屋是吊腳樓。

這裏的吊腳樓,有著不一樣的甌越特色。樓屋的前廊大多置有「美人靠」,而且總是長長的牽連著。這些風情萬種的「美人靠」長廊,讓風景美麗同時,讓休憩的行走者更覺實用。

9 麗水市蓮都區峰源鄉夏莊村

位於於蓮都區峰源鄉,一個寧靜古樸較少人知的村落,卻有著獨特的人文風光和非遺傳承,名列第4批中國傳統村落。

夏莊古村落裏,最著名的要屬復興橋。復興橋為八字撐木拱廊橋,自清鹹豐八年(1858年)建成以來,就默默守護在這裏,一百年來,它不僅僅是渡河的工具,更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

復興橋東西走向,全長31.5公尺,面寬4.2公尺,凈跨29.8公尺,拱高3.5公尺,廊屋九間,梁架用四柱七檁,結構較簡無雕飾。橋身自欄桿至拱架外壁鋪釘風雨板。屋面施方椽、小青瓦,兩坡頂。明間穿枋原有墨書題記,但因年久,現除「鹹豐」兩字外,其余字樣已無法辨識。

橋上懸掛「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初一日重修」墨書匾額,記載重修鐘山復興橋有關內容,稱其為麗、青、景三縣交通樞細。可見古時當地商貿人文異常繁榮。

夏莊村復興橋建造獨特,是八字撐拱骨和三折邊形拱骨組成的一種橋梁形制,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列為當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夏莊村的非遺傳承跑馬燈,歷史悠久,於公元1407年由福建蒲田人到夏莊村落戶傳入,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跑馬燈節目表現的是公元前33年漢元帝時昭君和番的場景,整個馬燈隊陣容龐大,氣勢雄偉,深受老百姓喜愛。

10 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聯濟村

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聯濟村,名列第5批中國傳統村落。

村莊四面環山,村內有兩條溪流流過,一條主道直穿整個村落,房屋圍路而建,村後山體環繞,梯田四伏,讓整個村莊更顯古樸、從容。

村內現有4處代表性建築,明代的陳鳳嶽老屋、陳氏古民居一,和清代的陳氏古民居二、趙和堂等五戶古民居。還擁有一項省級非遺代表性計畫處州亂彈。

11 麗水市蓮都區老竹鎮梁村村

麗水市蓮都區老竹鎮梁村,名列第5批中國傳統村落。

坐落在狹長谷地之中,有渥溪穿村而過,因此古稱「渥川」。據【宣平縣誌】載,古時此地就有「白象卷鼻、飛鶴下田、天鶴孕胎」等十景。北宋時,梁氏定居後改名「梁村」。

梁村有較多古民居建築,其中民國前建成的房屋有28幢。古民居占地面積17400平方米。走進村落,可以處處感受古樸人居的寧靜美好。

梁村廟橋(廊橋)位於渥川溪(梁村溪)上遊,石拱結構,橋全長21.5公尺,寬5.2公尺,橋屋七間(木結構)。始建於宋朝紹興年間,重建於嘉慶二十四年,工程美觀,造型精致。

12 麗水市蓮都區仙渡鄉梅田村

麗水市蓮都區仙渡鄉梅田村,梅田古道下的一個寧靜古樸村落,名列第5批中國傳統村落。

梅田古道得名於村名,由於梅田村正處於處州府到縉雲的中間,大概是到處州府和縉雲都是四十五公裏的路程,全長90多裏。 古時商賈挑夫、政要墨客路過古道時,都會在村裏稍作休整。

梅田村的民房依山而建,重疊有序,依然保留著古村落的景象。尤其每年春天,村裏漫山遍野的桃花競相開放,美如仙境,讓人魂牽夢縈。

13 麗水市蓮都區峰源鄉西坑村

麗水市蓮都區峰源鄉西坑村,名列第5批中國傳統村落。

西坑因公元1272年,徐氏第176代孫顯清公定居而名。到了西坑村口,就能見到建於乾隆7年(1742年)的徐氏宗祠,傳承著徐偃王倡導的重仁義、講仁愛的精神。

西坑村的古老屋舍,一層疊一層,錯落有致,古風濃郁風光秀麗。據統計村裏有明清古建築80余處,包括古民宅、古祠堂、古戲台等,另有60余幢近現代民居,門楣上刻有「五福臨門」「三元及第」「東海舊家」「紫氣東來「等浮雕字。

古村記編輯自網路

更多古村古鎮檢視「古村記」小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