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男子熱到腎衰竭,近期高發!上海高溫天持續「發威」,立秋離「入秋」還很遠……

2024-08-14推薦

今天迎來立秋節氣

上海氣溫仍然居高不下

今天上午9時30分上海中心氣象台

再度釋出高溫橙色預警訊號

預計今天最高氣溫可達37~38℃

請繼續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今天吹東南風,風力在3~4級

相對濕度90%~40%

盡管大氣中能量充足

但由於副熱帶高壓控制下

盛行下沈氣流,對流很難發展起來

午後局部的雷陣雨可能性不大

· 立秋離「入秋」還很遠 ·

立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三個節氣,在每年公歷8月8日前後交節,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亦為中國「四時八節」之一。然而,立秋的到來並不代表炎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二字並非代表氣象意義上秋季的到來,更多指的是天文學意義上的秋天,也與農時和物候頗有關聯。江南江北尚在暑,伏天未盡蟬猶鳴,此時還處在暑熱時段,中國除青藏高原外,無論南北都非常容易出現高溫天氣。

據上海市氣象部門統計,立秋時節的上海高溫和雷電預警釋出頻次最高,其次為暴雨和大風預警,偶有台風、冰雹和大霧預警。對上海來說,立秋只是暑熱稍減,離秋天尚遠。這周早晚體感比上周舒服了不少,不過白天依然炎熱,請大家繼續做好防暑降溫。

· 上海高溫天會持續到下周初 ·

由於副熱帶高壓維持、海上的熱帶系統

又不影響華東沿海

北方的冷空氣進場也延緩了

本市的高溫天氣會持續到下周初

請大家務必持續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近期天氣炎熱

中暑事件高發

杭州富陽區第二人民醫院腎內科統計

該科近期已接連收治

近10例中暑引發腎臟損傷的患者

有些情況相當危險

高溫引發中暑導致腎衰竭

男子差點需要終身血透

大多數人都知道,中暑會導致頭暈、乏力,但很少有人知道它還能引發一種非常兇險的情況——急性腎衰竭。

50歲的王師傅是一名戶外工作者。前陣子,他照舊在戶外工作,當日出了大量的汗,之後又有頭暈乏力、尿量明顯減少的癥狀。家人見狀不對,將他送到當地社衛中心,檢查發現肌酐升高至221μmol/L(正常參考值44—97μmol/L),診斷為急性腎衰竭,緊急送至富陽二院腎內科住院治療。

結合王師傅的工作情況,以及臨床表現、檢查指標,富陽二院腎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楊瑞芳判斷,這是一個由高溫引發中暑,繼而進一步導致腎衰竭並行癥的病例。王師傅的腎臟已因為缺血缺氧而處於受損狀態,如果再拖延,可能會導致損傷進一步加重引起永久性腎衰竭,需要終身血透。

面對這一緊急情況,楊瑞芳帶領腎內科醫護團隊為王師傅采取積極治療,一周後他的腎功能逐步恢復正常,目前已康復出院。

重癥中暑

可能導致嚴重的並行癥

醫生介紹,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依據癥狀輕重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及重癥中暑。重癥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三種型別。腎衰竭是重癥中暑可能導致的一種嚴重並行癥,被稱作「高溫下的隱形殺手」。

然而,腎衰竭的癥狀有時與中暑頗為相似,因此常常被患者忽視。臨床發現,不少患者在初感不適時,往往誤以為自己只是中暑,從而不願及時就醫,結果導致病情延誤,癥狀進一步加重。

常見的中暑怎麽會嚴重到導致腎損傷呢?

楊瑞芳說,這是因為中暑後人體體溫升高,基礎代謝和耗氧量增加,心跳加快,身體大量出汗,遺失水分和電解質,加之腎臟血管收縮,腎臟血流量大大減少,進而發生缺血缺氧、腎小管間質損傷,從而造成腎臟損害。簡單來講,中暑傷腎的主要原理在於,高溫使得身體失去了對水和電解質的調節能力,容易發生脫水,而腎臟是一個不能離開水的器官,如果斷了腎臟的供水,那它分分鐘就罷工了。

中暑導致的腎臟損害,大部份人透過降溫、補液等治療後就會恢復。但對於本身就有基礎腎病的患者而言,一方面對熱的調節能力可能下降,比普通人更不易耐受高溫;另一方面,在慢性腎臟病的基礎上,每遭遇一次「急性打擊」,都是對腎功能的巨大挑戰,恢復程度也可能不如沒有基礎腎病的人那麽好。因此,「腎友」更需要謹防中暑,保護好脆弱的腎臟。

夏季腹瀉

也有可能是中暑引起的

此外醫生還說,很多人認為腹瀉是腸胃不舒服或吃壞了東西,其實也可能是中暑引起的。近一個月來,富陽二院急診科就接診了不少腹瀉患者。

今年26歲的小張就是其中一個。在工廠上班時,他突然覺得腹部不適,全身乏力明顯,伴大便次數增多。他說,當時拉了4-5次水樣大便,飲水後還出現惡心嘔吐、四肢不自主抽動、痙攣等癥狀。休息後他的癥狀並未緩解,頭暈頭痛明顯,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之後由同事攙扶著到富陽二院急診內科就診。

接診的是該院消化內科醫生張葉。張葉詳細詢問了小張的病史,了解到他的工作環境比較悶熱,當日飲水量與平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只去過一次廁所。結合小張的狀態,張葉一下就想到了中暑。急診抽血化驗提示代謝性酸中毒,這是大量脫水導致的急性腎功能不全,電解質紊亂導致的肌肉痙攣。隨後醫生對小張進行堿化尿液、大量補充液體、補鈣解痙等對癥治療。

高溫天持續「發威」防暑降溫「四個註意」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老年病科胡予主任醫師、沈繼平主治醫師,來為大家講講高溫天「四個註意」。

註意預防中暑

盡量不在烈日下暴曬,出門時最好戴寬檐帽或撐把傘,穿透氣、易散熱的衣服。

別等到口渴才喝水,流汗多時最好喝淡鹽水。

高溫天工作時間不宜過長、強度不宜過大,保證睡眠充足。

準備一些防暑藥物,如人丹、清涼油、萬金油、風油精等。

如果發現有人中暑,立刻幫助其脫離高溫環境,轉移至陰涼通風處,讓其平臥、頭部擡高,松解衣扣。如果中暑者神誌清醒,並無惡心、嘔吐,可喝一點含鹽的清涼飲料、茶水、綠豆湯等,起到降溫又補充血容量的作用。

註意飲食衛生

夏天喝冰鎮飲料、吃生冷食物,容易出現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等胃腸道疾病。因此,夏日註意飲食衛生:

生冷食物要少吃,生熟食品不要混在一起。

別大量吃冷飲,否則易導致胃腸痙攣和引起胃黏膜損傷。

剩飯剩菜冷藏保存,吃之前加熱、熱透;無保存條件的話,最好棄之不食。

購買熟菜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商店,不要去無證小攤。

註意保護血管

高溫時節是腦卒中的高發期。因為人體出汗多,體內易缺水,血液黏稠度增加,導致血栓形成。此外,家中或公共場所都會使用空調降溫,室內外溫差過大,如果頻繁出入,就會使腦血管反復收縮、舒張,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容易造成腦部血液迴圈障礙,嚴重時導致腦梗死。必須註意:

有基礎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補水,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

不要等到口渴才大量灌水,註意「小口飲水、多次少量」。

建議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6度,避免因溫差過大而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規律,心情舒暢。

註意出遊防曬

不少人趁暑假帶孩子旅遊,請牢記這些健康細節:

盡量穿白色、淺色或素色衣服。

戴好隔熱的草帽,對陽光有折射作用。

出發時提早,中午需休息,盡量避開最熱的時間出行,最好在下午三四點鐘後再進行活動。

多喝水,出汗多時可飲用淡鹽開水。

隨身攜帶防暑藥物。

綜合:東方網、上海天氣釋出、健康上海12320、羊城晚報、富陽日報

部份文字作者:柏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