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地方財政缺口近6萬億,如何解?

2024-09-09推薦

今天講點不一樣的東西,讓大家對我們的真實環境有所了解。

這個周末我把所有省級行政區的財政收支情況做了一個統計,並且制作了一個圖表。

我們一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台灣省目前比較特殊,香港和澳門是特別行政區,所以這三個未納入排名,只是放在了表格前面。

所有數據都是經過四舍五入的,所以會略有差異,尤其是凈額,可能會有1個億左右的誤差。

本來只準備統計前十的,但是我所在的湖南,沒排進前十,所以後面幹脆就全都統計上,大家也可以看看自己所在地區的財政情況。

所有地區的財政收支,最後算下來總缺口5.7萬億,只有澳門和上海是有盈余的。

澳門今年1~7月份收入615億澳元,支出522億澳元,還能有93億的結余,其中博彩收入516億,幾乎就靠這個撐起了整座島嶼。

除此之外,上海是今年內地唯一沒有赤字的地區。

上圖是上海財政官網公布的,1~7月份收入5600.2億,同比增長0.9%,支出4897.1億,同比增長1.4%,所以還賺了703億。

其他地區全都是入不敷出,其中四川高居榜首。

1~7月份收入3467.8億,同比增長1.9%,其中稅收2218億,非稅收入1249.8億。

但是支出7598億就非常高了,位居第三名,僅次於廣東和江蘇,所以高達4130億的赤字。

從各地區收支情況來看,1~7月份收入3000億以上的,只有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山東、北京、四川這7個地區。

但是支出超過3000億的,卻多達23個地區。

所以導致赤字過千億的地區同樣也有23個,而赤字過2000億的地區,也多達15個。

是什麽原因造成了如此巨大的缺口?

當然是房地產,只有北上廣,還有江蘇和浙江,因為自身擁有很好的資源或者工業基礎,所以受房地產的影響要小一些。

其他地區前些年太過依賴賣地皮了,而且房地產火爆的時候,也帶動了其他行業妍妍向榮,至少消費是沒問題的,所以收入情況都很好。

現在地皮量價齊降,收入自然大大減少,再加上其他行業同樣很低迷,所以雪上加霜。

但是該有的支出卻沒有減少,維持地方的正常執行,確實需要龐大的開支,再說那麽多的公務員,薪資加福利也是不小的一筆開支。

現在有些地區好像在執行縮衣減食,比如降薪和縮減編制。

但是「開源節流」這個詞是不能分開用的,只是開源或者只是節流,是不會有多大效果的,必須同步進行。

而現階段在如此巨大的財政缺口面前,靠什麽來維持運轉呢?錢從哪裏來呢?

只能是借款,所以現在地方債非常高,如果再算上隱形債,估計會讓人瞠目結舌。

具體有多高的地方債,從來都沒有一個準確數位,估計連最高層都不知道,應該是100萬億以上了。

之前也摸底過幾次,最近一次是2023年的7月,但是摸底數位沒有公布,只是釋出了一個「一攬子華宅」的方案

所以如何化解地方債,成為了今年以來,從上到下頭痛的難題。

現在普遍的做法就是借舊換新,以時間換空間。

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的時候,上面就會救濟一點,不管怎麽樣,也不管哪個地區,信用是不能塌的。

地方債主要由三部份組成,第一個是地方債券,第二個是城投債券,第三個是隱性債。

目前地方債券存量大概43萬億左右,城投債券大概12萬億左右。

城投債券的主力軍是江蘇、浙江、山東、湖南、四川這幾個地方,比如湖南實在太缺錢了。

2024年1-7月,湖南收入2085億,支出5222億,財政赤字3137億。

像這種支出是收入2倍以上的地區並不是少數,城投債的規模自然就降不下來。

除此之外,就是規模最大的隱形債,具體有多少誰都不知道,應該是高於地方債券的,所以我說地方債總量超過100萬億。

這個問題到底應該如何才能解決,現在似乎還沒有一個很完美的方案,但是又必須要解決。

或許有人會說,不是可以借舊換新嗎,那就一直借就是啊。

這是不行的,最高層的檔有明確要求,比如債務規模不能高於當地的GDP規模,債券增速不能快於當地社融增速,利息不能超過當地收入的10%等等,有很多指標限制的。

目的還是為了控制地方債的杠桿,第一個是風險問題,第二個是資源分配的問題。

即便不考慮風險,地方債的資金來源也是資本市場,如果地方占據太多的金融資源,當然就會擠壓企業的金融需求。

只能說在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先借舊換新過渡一下,比如8月份發行地方債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山東、四川和湖南。

四川和湖南前面提過了,山東雖然收入排名第五,但是支出同樣不小。

這是山東財政公布的數據,2024年1-7月,山東收入5102億,支出7098億,財政缺口1996億。

所以這前三名8月份都遠超計劃的發債了,山東發債1127億,超發62%,四川發債1014億,超發41%,湖南發債939億,超發87%。

只要是在許可權範圍內發債是沒問題的,以時間換空間本來就是一個好辦法。

但是地方債如果一直都很高,對經濟復蘇會有負面影響。

城市建設是每個地區必不可少的,因為成績需要,所以該花的錢每年都會花。

除此之外如果沒有余糧來支持和推動當地的經濟,單純靠中央,總歸要困難很多。

不過自從財稅改革後,地方上不小的一部份收入上交了,只能依靠支付轉移和返稅等調節措施,所以依賴性越來越大。

權力變小了之後,有句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怪不得地方上高度依賴中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