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荷蘭劫持人質事件落幕,近二十年荷蘭恐襲事件回顧

2024-04-02推薦

法新社報道,荷蘭警方透過公告表示,當地時間3月30日早上,該國中部小城艾德(Ede)市中心一家酒吧夜總會內發生人質劫持事件,多人遭劫持。

人質劫持案發生在一家名叫「le Petticoat」的酒吧夜總會,店主接受荷蘭媒體【電訊報】(De Telegraaf)采訪時表示,人質為該店員工。

涉事酒吧夜總會周邊部份地區被封鎖,約150戶家庭被疏散,商店也暫時關閉。防暴警察、防爆專家以及一名談判專家抵達案發現場。警方提醒附近居民盡量遠離市中心,火車改道。

▲ 機器人輔助警察工作。(社媒視訊截圖)

當天上午,荷蘭警方在社交媒體上說,已有3名人質獲釋,但事件尚未結束。荷蘭國家公共廣播電視台(NOS)拍到的畫面顯示,三名年輕人高舉雙手離開案發大樓。據當地媒體報道,人質約4、5人。

▲ 三名人質高舉雙手走出大樓。(社媒視訊截圖)

當天中午,最後一名人質被釋放,一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逮捕。當天下午3點左右,涉事地區被解除封鎖,但調查仍在進行中。荷蘭警方表示,目前尚未有跡象表明這是一起恐襲事件。

02 荷蘭烏德勒支恐襲案,致4人死亡

近些年來,荷蘭出現一系列恐怖襲擊案件以及策劃恐襲的恐怖主義者,但其規模遠不及英國、法國或其他歐洲國家。

2019年3月18日早10點45分左右,荷蘭中部城市烏德勒支市(Utrecht)發生槍擊事件,此案為恐怖主義襲擊。一名男子在路面電車上開槍,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傷。此次槍擊案導致這座城市幾乎陷入癱瘓。

▲ 烏德勒支市恐襲案兇手照片。(法新社圖)


37歲土耳其裔兇手塔尼斯(Gokmen Tanis)在案發當晚被警方拘捕。當局原本認為兇手是因「家庭爭執」而槍擊一女士,並槍傷其他協助女傷者的乘客。但調查後發現,無證據證明該女傷者與槍手有任何關系。最終,兇手被控以恐怖主義目的實施多起謀殺,以及謀殺未遂和恐怖主義威脅。

03 涉嫌用自殺式炸彈在 荷蘭 發動恐襲,2名男子被捕

2019年11月,荷蘭警方反恐人員逮捕了兩名男子,他們涉嫌利用自殺式炸彈背心和一枚或多枚汽車炸彈策劃恐怖襲擊。

根據荷蘭國家檢察院發表的一份聲明,這兩名男子分別為20歲和34歲,一位是荷蘭籍,一位是伊朗籍。這兩人涉嫌策劃大約在當年年底時發動襲擊,但具體襲擊目標不清楚。

警方在搜查他們家時並沒有發現爆炸物或槍支,但經調查發現,他們在「精心策劃」,例如:學習如何制造爆炸物。

04 荷蘭警方挫敗重大恐襲圖謀,七名嫌犯伺機制造「大規模殺戮」

▲ 2023年巴以沖突對世界其他地方的安全和穩定產生了沖擊,一些原本就存在的矛盾或不滿被激化。多國安全或情報部門警告稱,發生恐怖襲擊的風險正在升高。(法新社圖)

2018年9月27日,荷蘭警方逮捕了7名年齡介於21歲至34歲的男子,他們涉嫌企圖利用爆炸背心和AK-47步槍在公共活動期間發動「重大恐怖襲擊」。

這一組織的核心人物是一名生於伊拉克的男子,他曾因企圖前往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控制的地區而在2017年被定罪。另外兩名嫌疑人也有犯罪前科,他們曾試圖加入中東的「聖戰」行動。

當地檢察官稱,嫌疑人策劃實施雙重襲擊——在一場事件中引爆炸彈並實施槍擊,同時在另一處引爆汽車炸彈。「嫌疑人正在搜羅AK47步槍、手槍、手榴彈、爆炸背心和制作汽車炸彈的原材料。」檢方聲明稱,嫌疑人正在進行槍支訓練,被捕時攜帶有5把小型手槍。他們的準備工作已到最後階段。

05 2名美國人在荷蘭遇刺 警方確認兇手有恐怖主義動機

2018年8月31日,荷蘭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2人被刺傷。警方開槍打傷了持刀行兇者,並認為兇手有恐怖主義動機。

事件造成火車站人群恐慌,站前廣場人員被臨時疏散,事發月台被關閉數小時。兩名傷者傷勢嚴重,但無生命危險,美國駐荷蘭大使館確認傷者是美國公民。

▲ 2023年10月16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布魯塞爾發生槍擊事件。視訊顯示一名身穿熒光橙色夾克、騎著摩托車的槍手高喊「真主至大」,並向車輛及路人開槍後騎摩托車逃離。事件造成2名瑞典公民死亡。自稱兇手者在社交媒體上釋出視訊,聲稱對此次槍擊事件負責,宣稱效忠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法新社圖)

持刀兇手男子案發時19歲,原籍阿富汗,持德國居留授權。初步調查顯示,他是單獨行動,隨機選取襲擊目標。該男子在法庭上表示,他想「保護先知默罕默德」,最終被判26年監禁。

06 荷蘭知名導演被極端人士殘忍殺害

2004年11月2日早晨9點,荷蘭知名電影導演梵高(Theo van Gogh)在阿姆斯特丹路邊被極端人士殺害。這名梵高導演與身為藝術品商人的曾祖父同名,而他曾祖父的哥哥是著名畫家的文生·梵谷。

案發時,兇手26歲,是摩洛哥裔荷蘭公民。他認為梵高導演的一部反映穆斯林婦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短片,證明了導演對穆斯林懷有敵意,所以他在大街上向梵高開槍,殘忍還割斷他的喉管,並猖狂地在他的屍體上留下一封用行兇匕首插著的「政治宣言」。

自此,荷蘭當地民眾感到大街上不再安全,而數以百萬計的生活在荷蘭的穆斯林人口認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政府的反恐措施過分限制了他們的自由。

曾經以成功融合外來移民、建立多民族和諧社會為驕傲的荷蘭,在導演梵高遇害後轉變了態度,甚至出現了排外情緒,掀起了一股反穆斯林的浪潮,很多穆斯林學校、清真寺被放火,移民融合問題也在荷蘭被激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