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五年打磨換來爆發,華為已把蘋果按在地上摩擦?

2024-09-13推薦

如何評價「華為團隊用了5年,覆寫行業歷史,讓虛幻成為現實」?

又一次來到華為釋出會現場,這一次的「東哥」站上舞台,不僅一句「遙遙領先」未提,而且只是象征性地談了幾句BBA,顯然比以往低調了許多。

當然,余承東的低調不能阻止台下以及螢幕前的興奮,尤其是在隔壁iPhone 16被指「牙膏都舍不得擠了」的彼時,華為炫出一手史無前例的三折屏,怎麽看都是一場降維打擊——不止馬斯克對蘋果不滿意,而且投資機構也說出了實話。

全球最大的評級公司晨星公司的股票分析師威廉·凱爾文(William Kerwin)在最新釋出的研報中指出,「我們給予蘋果公司每股185美元的公允價值估計」,而蘋果實際的股價截至9月10日收盤時為每股220.11美元,比該分析師預期的高出15%。但在華為秋季新品釋出會後,產業鏈相關概念股持續活躍,其中鴻蒙概念漲幅達2.17%,華為估值持續攀升。

華為與蘋果選在同一時間開啟新品釋出會,很難說不是一次宿命的對決,而這場對決背後,實則隱藏著華為近五年來的隱忍與爆發,就像余承東所提到的:「我們用了5年,覆寫行業歷史,讓虛幻成為現實」。

從追趕到超越,華為的5年

2019年,華為在高端旗艦機領域就已超越蘋果。據IDC披露的【2019年中國中高端價位段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顯示,華為智慧型手機中高端價位全渠道市占率為56%,遠超蘋果7.8%的市占率。

但隨之而來的,是美國全面的制裁,供應鏈斷裂以及谷歌的斷供,一度把華為逼上了「絕路」,使之出貨量飛速下降,並跌出高端旗艦機的前五。

2024年,華為終於將「宿敵」挑落馬下。

在手機業務方面,Counterpoint釋出的統計數據表明,2024年第一季度,鴻蒙作業系統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達到4%以上,首次超越了蘋果。而在第二季度,華為於國內市場出貨量激增至前二,而蘋果則跌出了前五。

在汽車業務上,華為基於鴻蒙智行的釋出,以及問界品牌的巨大成功,已正式邁過了「焦慮期」,鴻蒙智行於8月全系交付新車33699輛,且1-8月累計交付272136輛,邁入新創品牌頭部陣營,而蘋果公司在今年2月底則正式宣布了放棄造車的計劃。

此外,在AI與芯片兩大領域,華為也正加速布局,帶來了錨定輝達的昇騰系列(Ascend GPU)芯片,並推出了ADS 3.0、盤古5.0人工智慧大模型等核心技術。

【日經亞洲評論】曾這樣報道,華為最新釋出的作業系統和盤古5.0人工智慧大模型,顯示出這家中國公司正在努力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並挑戰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企業,包括OpenAI、谷歌、蘋果和輝達。

一切的超越與爆發,都釘選在了2024,這當然不是巧合。

從行業層面去看,中國市場的加速內卷,進一步暴露了蘋果在技術領域創新的瓶頸,如蘋果2023年釋出以潛望長焦作為賣點的iPhone 15系列相機,華為相關產品在2019年就已搭載,這迫使蘋果投入到了「低價換市場」的行列,如最新上市的iPhone 16在技術更新的前提下,維持了價格的不變,印證了蘋果公司「漸進式技術升級」的尷尬。

同樣在內卷的環境中,華為作出了諸多的改變,譬如業務範圍的全面擴大,以及在5G、智慧互動、智駕等技術領域的換道超車,促使華為在2024年進入了「鴻蒙原生套用生態建設的關鍵之年」,呈現出了華為「覆寫行業歷史」的魄力。

因此,余承東提到的「從虛幻到現實」,既是諷刺,又像激勵,其諷刺的是「國外的月亮」與看衰華為的看客,而激勵的則是與華為一樣堅持技術自研、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的中國企業。

華為的對手,已不再是蘋果

從整個生態與業務布局的範疇上談,華為如今的對手已經不再是蘋果。

當然,這並不是指華為透過擴大基本盤,將汽車制造商或是芯片開發商們也納入了競爭行列,而是華為以「競合」的理念,重新定義了內卷下的競爭——「少樹敵人,多交朋友」,這是任正非的「競合之道」,也是應對內卷的最佳方式。

基於「鴻蒙智行」誕生的華為「四界」,從本質上看就是華為和車企交朋友的成果,也使得其具備了更多的想象空間,華為概念股的大火,就是源自於此。

透過問界、智界、享界與尊界,華為已與賽力斯、奇瑞、北汽與江淮四大車企建立起深度的合作關系,而在「四界」之外,華為實則還有長安、比亞迪以及奧迪、寶馬等一眾巨頭的合作夥伴。當下,這些合作仍然處於初級階段,即華為+X的「1+1」模式,但在「三折屏」的支撐下,我們不難預期未來的合作或許將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

或許某一天,奇瑞、比亞迪的技術粉,新勢力的顏值粉,以及奧迪、寶馬的駕控粉終將在一台車上相遇,同時該產品基於華為提供的鴻蒙生態,獲取到各大車企帶來的綜合性服務,這也許會是鴻蒙智行的下一個形態。

事實上,華為已經在做這樣的嘗試,如阿維塔就是其中典型的案例,在生態形成的初級階段,做加法向來是最有效的行為。就像問界M9所展示的一樣,透過在場景上做加法,這款產品已經成為40萬-50萬細分市場的標桿。

在本次釋出會上,鴻蒙智行全景智慧旗艦SUV問界M9釋出了六大智慧升級及全新大五座車型,包含「智慧燈光、智慧空間、智慧駕控、主動安全、智慧輔助駕駛、智慧泊車輔助」。同時,智界R7也迎來了預售,搭載了ADS 3.0端到端類人智駕、更智慧的鴻蒙座艙4.0等華為黑科技,並以前虛擬主銷雙叉臂及後五連桿獨立懸架提升了駕控效能,目標定位於年輕使用者及年輕家庭。

問界、智界、享界與尊界四大品牌各有所指,且目標明確。即問界錨定SUV旗艦;智界主打年輕化市場;而享界則是轎車旗艦的華為技術代言人;至於尊界,則擺明了要進軍MPV賽道,與騰勢等品牌掰手腕。

華為的這套營運邏輯,既符合了內卷常態下的輕資產營運模式,也形成了差異化競爭的路徑。在「供給過剩」不斷加劇的今天,華為的入局,實則不僅為車企們提供了開辟新賽道的機會,還創造了全新的資產營運模式。從某種角度而言,雖同樣躋身於科技賽道,但華為與蘋果已然不在同一個領域。

從金句式釋出會到華為釋出會

從現場情緒以及後續網路討論來看,華為的這一次釋出會無疑相當成功。

實際上,除了余承東提到的那句「五年之約」,本次釋出會幾乎沒有「爆梗」,但無論是華為Mate XT,還是問界M9及智界R7的相關功能,都讓汽車有文化印象深刻。

譬如,華為在現場展示了一輛問界M9車主,如何借助ADS 3.0技術完成車輛的無人駕駛及接送過程,同時應對道路中各種突發情況如禮讓行人、會車,以及緊急剎停或是更聰明的變線等等,清楚地讓潛在使用者看到了產品的體驗價值與實用價值。

而在如今,大量車企們已經開始沈迷「金句式」的釋出會,反而使產品遺失了C位,甚至於整場釋出會看下來,幾乎忘了這是哪一款新車的上市釋出。期間,情緒價值好像發揮了作用,又好像根本不存在。

當車企們學習互聯網企業,到底應該學習什麽?這是值得探討的話題。

以場景體驗來舉例,互聯網企業做場景,往往是連續性的場景,如上文提到的全程AI接管的問界M9,或是作為奶爸車的理想L系,均是其中的代表,用場景來講述技術綜合性運用的故事。但在大量釋出會上,汽車有文化看到許多品牌樂於拆分式地講述場景,以一項技術一個場景的方式來固化使用者體驗,像極了短視訊式的「奶頭樂」。

「網紅高管」的打造同樣如此,這種刻意的模仿或者照搬,在汽車有文化看來,實際上反映出部份品牌對於技術缺乏思考,對於使用者缺乏調研,對於場景缺乏想象。

這是內卷中另一大隱患,也是汽車有文化對於本次釋出會的總結。

有文說:

在新款問界M9以及智界R7全新釋出,以及享界S9加入戰場之際,尊界的首款產品也將於年底下線,有望於明年登陸市場。

或許此時,「華為能否繼續把蘋果按在地上摩擦」這個問題已經顯得沒那麽重要,「鴻蒙智行」下一個形態到底能夠如何前進演化,才是國內消費者真正關註的方向,而華為的合作模式與生態樣板,也將成為世界汽車繞不開的終極課題。 (汽車有文化 歐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