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近期的一紙加稅草案,與中國昔日貿易夥伴的關系驟然緊張。
歐盟8月份宣布,將對除特斯拉外的所有中國進口新能源汽車征收高達17%至36%的反補貼關稅。隨後而至的, 竟是德國工業巨頭大眾汽車工廠的關閉決定 ,20萬家庭的生活軌跡因此覆寫。
歐盟與中國,究竟是如何從合作走向反目?背後又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利益糾葛與未來展望?
關稅之刃、一把雙刃劍
回望過去,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之路堪稱奇跡。
從2019年在歐洲市場的微不足道0.4%占有率,到如今已躍升至7.9%, 甚至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突破20%大關,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無疑給歐洲本土車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然後歐盟開始出昏招了。
據南方都市報8月20日報道:
最終反補貼稅的決定草案顯示,比亞迪17.0%;吉利19.3%;上汽集團36.3%;其他合作公司21.3%;其他所有非合作公司36.3%;決定對特斯拉作為中國出口商實施單獨關稅稅率,現階段定為9%;
歐盟的目的很明確:透過加征關稅,讓中國新能源車在歐洲的價格變得更加昂貴,從而為本土車企爭取喘息的機會。但實則更像是一把雙刃劍,既可能暫時緩解本土車企的困境,也可能引發更為復雜的貿易爭端和市場混亂。
令人費解的是, 就在這一決定出台的短短十幾天後 ,德國汽車巨頭大眾竟然宣布關停在德國的部份工廠,或裁掉高達20萬名員工。
面對歐盟的加稅決定,大眾的反應令人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這一決定如同晴天霹靂,不僅震驚了德國社會, 也讓全球汽車業為之側目。
大眾抉擇、壯士斷腕
大眾關閉德國工廠的決定,明顯是一招險棋。
據環球網9月4日報道:
歐洲汽車產業面臨非常困難的「嚴峻時刻」,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正在考慮是否在其87年歷史上首次關閉位於德國的工廠,包括一家汽車制造廠和一家零部件廠。
大眾作為業內老牌巨頭,與中國市場的合作更是源遠流長,雙方已有40年的合作歷史。
受歐盟加稅政策的直接影響,大眾不得不做出艱難的選擇: 寧可關停在德國的部份工廠,也要確保在中國市場的利益不受損害。
這意味著,不僅至少20萬家庭軌跡改變,還對德國乃至歐洲的社會穩定產生深遠影響。但在大眾高層眼中, 這或許是一次必要的「斷腕求生」。
一方面,大眾需要應對歐盟加稅帶來的成本上升和市場競爭壓力。關閉高成本的德國工廠,轉向勞動力成本更低、生產效率更高的地區,如中國,成為其降低成本、保持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另一方面,大眾也深刻認識到,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產業的趨勢所在,而中國正是這一領域的領跑者。透過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不僅可以獲取更多市場份額,還能加速自身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上的突破與創新。
畢竟, 中國新能源車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占領歐洲市場 ,而這對大眾這樣的傳統車企無疑是一大挑戰。
對於大眾而言,中國市場早已不僅僅是銷量的來源,更是其戰略轉型的關鍵所在。在中國,大眾不僅擁有龐大的生產基地和銷售網路,更與中國本土企業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系。這些優勢, 在歐盟加稅的背景下,顯得尤為珍貴。
更重要的是,中國市場為大眾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試驗場和孵化器,使其能夠不斷試錯、叠代,最終在全球市場占據領先地位。
同樣,大眾這一舉動無疑也給歐盟敲響了警鐘:面對來自中國的強勁競爭,單純依靠關稅手段是遠遠不夠的 ,堵不如疏。
除此之外,大眾的這一決定無疑向其他車企發出了一個強烈的訊號:
面對歐盟對中國新能源車加稅的舉措,即便是行業巨頭也不得不做出艱難的選擇。這勢必會引起其他車企的高度重視,並促使他們審視自身在中國市場的處境和應對策略。
反制與共贏、中國應對
面對歐盟的加稅行為, 中國自然也不會輕易接受歐盟的 "偏心"。
有訊息稱,中國正在研究是否對從歐盟進口的汽車產品提高關稅,以示 "以牙還牙"。畢竟,全球都在呼籲節能減排,大排量汽車無疑會產生更多汙染,對此適當加稅也是合情合理的。
雖然具體的反制措施尚未公布,但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將不會坐視歐盟的「雙標」行為而無動於衷。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 中國就曾針對歐盟白蘭地產品做出過反傾銷裁決。
據央視新聞9月5日報道:
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決定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暫時不采取臨時反傾銷措施。下一步,調查機關將繼續推進實地核查等工作,依法作出客觀、公正的最終裁決。
換言之,盡管已經認定了歐盟存在傾銷行為,但中國並沒有立即采取進一步行動,而是給了歐盟一些喘息的機會。
話說回來,在這場貿易爭端中,雙方都在竭盡全力保護自身利益,同時又不願徹底破壞已有的合作關系。 這無疑是一個棘手的困境,需要雙方共同努力 ,透過理性對話和包容並蓄的態度來化解矛盾。
而中國更希望看到的是透過對話與協商實作共贏,畢竟,在這個日益 "地球村"化的時代,彼此的利益早已緊緊相連。
結語
在這場反目與合作的交織中,我們或許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
只有攜手共進、互利共贏,才能共同抵禦風雨、迎接彩虹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