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第三節 古建築山墻構造

2024-02-01推薦

山墻是位於建築物兩端位置的圍護墻體。唐宋時期,山墻多為土坯墻面,為了保護山墻不受風吹雨淋,屋頂多為懸山、廡殿、歇山。明清以來,隨著磚材在墻體中的廣泛套用,各類建築的山墻變為以硬山為主。

一、廡殿、歇山山墻構造

廡殿與歇山建築在兩山部位均有屋檐向外挑出,山墻構造基本相同。

1.山墻的砌築範圍

廡殿與歇山建築山墻的砌築範圍從台明上皮至山面檐柱額枋下皮。

2.構造特征

(1)立面組成 墻體分為三段,分別為下堿、上身、簽尖。

(2)構造做法 廡殿、歇山等級較高,山墻砌築組合可以選擇幹擺到頂、幹擺-絲縫組合、絲縫落地縫、幹擺(絲縫)-淌白組合、幹擺(絲縫)-糙磚抹紅灰(黃灰)組合、琉璃-糙磚抹紅灰組合等。

(3)各部份比例權衡 具體如下。

①下堿,也稱群肩、下肩,高度為1/3檐柱高;厚度,大式建築外包金為1.5~1.8倍山柱徑,裏包金為0.5山柱徑加2寸,小式建築外包金為1.5山柱徑,裏包金為0.5山柱徑加1.5寸或花堿尺寸。在墻體裏皮與柱子相交的部位,常將墻體砍成八字狀露出柱子,稱為柱門。柱門最寬處等於柱徑。

②上身,砌築標準一般比下堿降低一個等級,厚度比下堿向內退進一個距離,稱為退花堿,寬度為6~8mm。山墻上身一般有正升,整磚露明正升為3/1000~5/1000,抹灰做法正升為5/1000~7/1000。

③簽尖,分為有拔檐的簽尖做法和無拔檐的簽尖做法。在有拔檐的簽尖做法中,該部位由一層拔檐磚和簽尖兩部份組成。簽尖高度約同外包金,做成斜面。

在廡殿、歇山墻體的砌築中經常包括石活,常見的有(龜背)角柱石、壓面石、腰線石、上身角柱石、簽尖石等。

歇山山墻構造詳見圖3-10。

圖3-10 歇山山墻構造

二、懸山山墻構造

懸山建築山墻有三種構造形式。

①露明梁架式山墻,墻體砌至兩山梁柁底部,梁以上露明,山花、象眼處的空當用木板或陡磚封堵。

②五花山墻,墻體沿著排山柱、梁架、瓜柱砌成階梯狀。

③整體式山墻,墻體一直砌到椽子、望板下面。

第①、②種構造做法與廡殿、歇山山墻相似,第③種做法與硬山建築相似。

懸山山墻構造形式詳見圖3-11。

圖3-11 懸山山墻形式

三、硬山山墻構造

硬山山墻在各類山墻做法中,構造最為復雜。

1.硬山山墻外立面

(1)外立面的形式 硬山山墻外立面由下堿、上身、山尖、磚博縫四個部份組成。

(2)外立面各部份比例權衡

①下堿,高度為3/10檐柱高,采用本建築最高等級做法,並常帶有石活,如角柱石、壓面石、腰線石。另外在下堿柱根部位,應設定透風磚,以排除柱內潮氣。

②上身,從下堿(腰線石)上皮至以挑檐(石)上皮為界。上身應退花堿8~10mm,並采用比下堿低一個等級或相同的砌築方法,硬山山墻上身形式主要有:整磚上身、抹灰上身和帶墻心上身,帶墻心的上身又分為撞頭墻式、五進五出式、圈三套五式三種情況,詳見圖3-12。

圖3-12 硬山建築上身形式

③山尖,有整磚露明或糙磚抹灰兩種砌築形式,一般與上身做法相統一。整磚露明並采用三順一丁砌法時,要求「座山丁」(在山尖對準正脊的位置應隔一層砌築一塊丁磚)。

④磚博縫,磚博縫由拔檐和博縫兩部份組成。

拔檐,每層突出墻面1寸左右,多重疊兩層,攔截雨水免於直淌墻面。

博縫,按照材料分有琉璃博縫、方磚博縫和散裝博縫三種,除此之外,在北方民居中還有一種三才博縫。由方磚截成二分之一形成,用尺四方磚截取者為大三才博縫,用尺二方磚截取者為小三才博縫。按照形式有尖山式和圓山式兩種。

方磚博縫由山尖、博縫長身、博縫頭三部份組成,山尖部份要砍制異形磚,中間博縫板采用方磚,並依屋面傾斜角度加工而成,博縫頭仿木博縫頭,一般為菊花頭樣式。散裝博縫采用條磚臥砌五層甚至七層,在博縫頭位置仍需采用方磚仿照木博縫頭砍制。琉璃博縫用於規制較高的建築中,其組成構件包括尖博縫、博縫板、博縫頭、托山半混、托山半混轉頭等,形式與方磚博縫相似。方磚博縫與散裝博縫詳見圖3-13,方磚博縫山尖形式詳見圖3-14,方磚博縫頭形式詳見圖3-15,博縫分位詳見圖3-16。

圖3-13 方磚博縫與散裝博縫

圖3-14 方磚博縫山尖形式

圖3-15 方磚博縫頭形式

註:花頭部份斜長為1,每一段梟混弧線各占1/6

圖3-16 博縫分位

2.硬山山墻內立面

硬山山墻內立面由廊墻(廊心墻)和室內墻面組成。

(1)廊墻(廊心墻) 硬山、懸山前出廊建築中,位於檐柱與金柱之間的山墻稱為廊墻,廊墻內表面部份若做成「落膛墻心」裝飾的,稱為廊心墻。

①廊墻形式有廊心墻式、素墻式和門洞式,詳見圖3-17。

圖3-17 廊墻的形式

②廊心墻各部份組成。廊心墻是廊墻高等級的表現形式,由下堿、落膛墻心、穿插當、山花象眼四個部份組成,詳見圖3-18。落膛墻心是廊心墻主要的裝飾部份,由內至外依次為磚心、線枋子(小邊框)、大邊框、頂頭小脊子。磚心形式多樣,常見的有斜砌方磚心、斜砌條磚心、拐子錦、人字紋、龜背錦、八卦錦等圖案樣式。廊心墻方磚心圖案樣式詳見圖3-19。

圖3-18 廊心墻各部份名稱

圖3-19 廊心墻方磚心圖案樣式

註:若采用斜砌方磚心,磚心的尺寸應符合n×1.414×方磚心邊長

(n表示個數),即為對角線的倍數

(2)室內墻面

①室內墻面組成。硬山山墻室內墻面自下而上由下堿、上身(囚門子)、山花象眼三部份組成。

②各組成部份構造做法具體如下。

a. 下堿按照檐柱高的3/10定高,裏皮靠近柱子位置要求砍柱門。

b.上身從下堿直至梁枋底部,若山墻處采用了排山中柱,山中柱與老檐柱(金柱)之間的山墻裏皮稱為「囚門子」。囚門子可以采用落膛心做法,也可以采用普通抹灰做法。

c.山花象眼。硬、懸山山墻室內立面在梁柁以上時,瓜柱之間的矩形空當叫做山花,瓜柱與椽望之間的三角形空當叫象眼。山花象眼常見做法有絲縫墻做法、抹青灰鏤假磚縫(仿絲縫)、抹白灰刷煙子漿鏤出圖案花紋及抹白灰繪制壁畫等做法。

硬山山墻內立面詳見圖3-20。

圖3-20 硬山山墻內立面

3.硬山山墻端面——墀頭

(1)墀頭的概念 南方稱為垛頭、腿子、馬頭,是指古建築山墻兩端檐柱以外的墻體做法。廡殿、歇山、懸山建築中,山墻無墀頭。硬山建築中,若前後檐部屋頂向外出檐(即采用老檐出做法),則有墀頭構造,反之則無。

(2)墀頭構造 在明清官式做法中,墀頭由下堿、上身、盤頭梢子三部份組成。墀頭下堿高度與山墻相同,一般為檐柱高度的3/10,砌築方法也與山墻相同,如山墻下堿采用幹擺砌築,墀頭也為幹擺。此外,墀頭下堿還可以采用角柱石和壓面石進行加強。墀頭正身厚度為山墻外包金另加墀頭咬中的尺寸(約1寸),墀頭下堿的外口從台明邊緣向內結束一個小台階尺寸,大式不小於4寸或6/10~8/10檐柱徑,小式不小於2寸或3/10~6/10檐柱徑。

墀頭上身部位除了退花堿外,按照視覺要求,還應做出仰面升,一般取上身高度的3/1000~5/1000。盤頭梢子是用磚逐層向前挑出形成,具體由挑檐、盤頭、戧檐磚三個小的構造部份組成。為支撐出挑,在盤頭的下部加砌的石條或木枋,稱為挑檐石或挑檐木。

盤頭是由山面的兩層博縫拔檐自山前轉至正面形成的,因形如古代婦女盤頭而得名。戧檐磚以博縫頭下皮為起點斜砌至連檐,方磚面上帶有各類雕刻,是官式墀頭重點裝飾的部位。官式硬山建築墀頭詳見圖3-21。

圖3-21 官式硬山建築墀頭

墀頭的地方做法較為多樣,晉陜民居中,墀頭墻由下肩、墻身(墊花活)和挑檐三部份組成。下肩構造做法與北京官式建築相似,厚度與山墻相同,墀頭前沿從階條石向後結束一個小台階尺寸;墻身後退花堿,在墻身與挑檐相交部位一般墊有石活,題材各異、雕飾精美,形成整個墀頭最為精彩的部位。上部做法簡練,僅從石材花活的外緣向屋頂連檐部位做了一個弧形連線,形成挑檐。晉南民居中墀頭做法舉例詳見圖3-22。

圖3-22 晉南民居中墀頭做法

江南墀頭構造也分為三個部份,下部為勒腳、中部為墻身,上部為垛頭。垛頭正身厚度與山墻相同,下部勒腳外口與階沿外邊緣平齊,垛頭的高度約為廊柱檐口高的15%。垛頭做法分為混水及細清水磚,混水做法常以紙筋灰粉出線腳,並依線腳勾勒黑線或作繪畫;細清水磚做法一般在磚體上做磚細雕刻。垛頭的排磚砌築方式依其上層挑出部份的形式和雕刻要求可分為飛磚式、紋頭式、吞金式、朝板式、壺細口式、書卷式6種,詳見圖3-23。

圖3-23 江南墀頭的構造形式

4.硬山山墻細部構造

(1)退花堿 花堿又稱下肩花堿、花堿,指古建築墻體上身比下堿退進的部份。花堿尺寸幹擺絲縫為6~8mm,糙磚為8~10mm。

(2)柱門 古建築墻體裏皮(裏包金)靠柱子的地方,要求將墻體砍成六方(六方是指砍磚角度為60°)八字形狀,露出柱子,稱為柱門。砍柱門是為了排除柱子內部的水汽,防止柱子糟朽。

(3)柱子掰升 又稱「側腳」,古建築外圍的柱子的柱腳通常要向外側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柱頭略向內側傾斜,這種做法叫側腳。側腳使構架不易產生拔榫,以增加構架的穩定性。

(4)升 即傾斜,古建築中墻面向墻體軸線方向傾斜為正升,向遠離軸線的方向傾斜為倒升。古建築山墻體的外墻皮一般都要求有正升,升可以調整視覺上的錯覺。

(5)墻體裏皮與梁架相交處的處理 與大梁相交處應采用砍八字的處理方式。

5.江南封火山墻

(1)概念 封火山墻,是一種屋頂與山墻的組合形式,多見於江南。其特征是山墻高出屋頂,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火災蔓延,故得該名。

封火山墻是硬山山墻的一種變異,廣泛套用於南方建築和城市沿街建築之中,除了能起到防火防盜的作用,還能起到很好的裝飾效果。

(2)封火山墻的形式 封火山墻常見的形式有一字式、八字式、如義式、五嶽朝天式、五滴水式、觀音兜式、拱背式、組合式等,詳見圖3-24。其中,觀音兜式多見於徽派建築,硬山屋脊自金桁起做曲線至頂,類似佛像中觀音菩薩所戴的帽子式樣,又似貓舒展身軀或發怒時的神態。五山屏風墻(又稱五滴水式),以前後墀頭墻進深分作五分半,中間屏風占1.5份,其余各占1份形成。觀音兜與五山屏風墻構造詳見圖3-25。

圖3-24 封火山墻形式

圖3-25 觀音兜與五山屏風墻構造(單位: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