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走進西藏 | 之五:世界「一墨」千秋畫

2024-07-25旅遊

4月13日,我們五位老「搭子」,踏上了壯遊西藏的旅程。

進藏前,恰在閱讀【艽野塵夢】。書中描寫西藏的畫面,不斷閃現在眼前。「古樹森森,皆三四人合抱者,高數十丈,蔭翳蔽天,古藤纏繞,蓋千百年前物也。」「黃沙獵獵,風雪撲面,四野荒涼,草木不生。」截然不同的風貌描寫,更激起對高原秘境的無限遐思與神往。

春風千裏,心隨雲飛。

世界「一墨」千秋畫

「潑墨山水意,超脫天地間。」這是人們對墨脫的描繪。多年前,從【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始知了墨脫的奇異。後有友人描述,那裏原始森林蔭天蔽日,野生動物成群結隊,蟲蛇遍地亂竄,螞蟥有尺把長等等,從此對墨脫有了好奇與向往。

墨脫縣城全景。(拍攝:田文國)

墨脫,地處喜馬拉雅山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下遊,南與印度接壤。著名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主體段就在墨脫境內。墨脫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環境最好、氣候最溫和、雨量最充沛、生態保存最好的地方。也是西藏最不像西藏的地方。

話說墨脫,最不能回避的就是公路。墨脫,曾有一張最為苦澀的名片——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並且這個「最後」,其時間到了以世紀而論的地步。

險峻的喜馬拉雅山,洶湧的雅魯藏布江,將墨脫圍困於高山峽谷間,沒有一條進出的公路。僅有的一條羊腸小道通向外界,全年只可勉強通行四個月。人們祖祖輩輩,困於「高原孤島」,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裏的美麗與神奇,除了墨脫人,就只有天知道。

墨脫地處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的交匯地帶,地質條件極為復雜,地震、雪崩、塌方、土石流、冰川爆發等災害頻發,在這裏修路,比登天還難。

墨脫公路通車紀念碑。(拍攝:田文國)

墨脫公路通車紀念碑。簡要地記載著近50年修路通車的歷史。(拍攝:田文國)

1994年2月,歷經千辛萬苦,修通了波密到墨脫的土質公路,誰知第二天,一場塌方和土石流就將公路摧毀。至今波密縣城還立著一塊水泥碑,叫「墨脫公路粗通紀念碑」,記載了中國公路史上通車時間僅為一天的歷史。「粗通」二字飽含了築路人的心酸、無奈與不甘。這樣的紀念碑,全球絕無僅有。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修建波墨公路,建了毀,毀了建,反反復復,先後五次開工建設,歷經整整五十年,終於在2013年建成通車,結束了墨脫「孤島」的歷史。

嘎隆拉山隧道前,聳立著一座墨脫公路全線通車紀念碑。前後兩座紀念碑,見證了波墨公路的悲壯歷程。

如今的墨脫公路雖然極其險峻,讓人談之色變,但畢竟有了一條比較穩定的公路,打通了墨脫與外界的聯系。

「世界只有一個墨脫,而墨脫擁有整個世界。(拍攝:田文國)

「世界只有一個墨脫,而墨脫擁有整個世界。」這是墨脫最豪邁,最霸氣的一句廣告。前一句是強調墨脫的美獨一無二,絕無僅有。後一句表明在地球上,從赤道到極地的各種美景,墨脫全都擁有。

18日吃過早餐,從波密驅車前往墨脫。因道路艱險,當地對進出墨脫的車輛實行錯日管控,「雙進單出」。

雪墻公路。(拍攝:田文國)

嘎隆拉山,海拔4800公尺,是駕車進入墨脫的必經之地。汽車駛過一段約200公尺長、2公尺多高的雪墻,公路像一條狹窄的雪槽,夾在兩堵厚厚的雪墻中間,僅能容一輛汽車透過。後來才知道,這是幾天前發生雪崩的現場。我們從墨脫出來幾天後,這裏再次發生了雪崩和土石流,交通中斷。一前一後,都讓我們幸運地避開了。佛光普照,有福之人。

冰天雪地中的嘎隆拉山隧道。(拍攝:田文國)

穿過嘎隆拉山隧道,就進入了聞名於世的墨脫高危路段,從這裏下山至墨脫縣城,共80公裏路程。地勢陡峭,路窄彎多,沿途猝不及防的雪崩、驟雨、滾石、土石流,隨時都可能發生。即使是老司機,也是誠惶誠恐,戰戰兢兢。曾經的鋪裝路面,已是坑坑窪窪,泥濘不堪。往往一個拐彎,猛然就是一座巨大的雪山或冰川橫亙在眼前,仿佛擋住了去路。公路下是深不見底的峽谷,霧氣蒸散,神秘莫測。這80公裏的路,跑了3個多小時。

原始森林中的公路。(拍攝:田文國)

雪山、森林中的墨脫公路。(拍攝:田文國)

烏當瀑布似半空噴薄而出,如白練、似哈達。(拍攝:田文國)

路旁芭蕉樹、木棉花等熱帶植物隨處可見。(拍攝:田文國)

雲霧繚繞似仙境。(拍攝:田文國)

路旁的原始森林。(拍攝:田文國)

「無限風光在險峰」,是對這裏最真實的寫照。一路上,風險與風光相伴,驚悸與驚艷同行。穿林海,跨雪原,雪山映彩,冰川懸垂,輕雲出岫,瀑布飛川。從嘎隆拉山下至墨脫縣城,海拔從4200公尺,急速下降到1200公尺,不同的海拔孕育出不同型別的植被,沿途的風景漸次變化,從高寒的雪山冰川,過渡到寒溫帶針葉林、溫帶闊葉混交林、副熱帶落葉闊葉林,直抵山地雨林。垂直穿越了從赤道到極地的極致風光,讓我們飽覽了「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萬千氣象。

沒有徒步穿越,傳說中的蛇蟲和尺把長的螞蟥無緣得見。

墨脫縣城如一顆紅色瑪瑙,鑲嵌在一塊巨大的碧玉中。(拍攝:田文國)

如果說波密是秀麗雅致,那麽,一山之隔的墨脫則是清雋高蹈。墨脫坐落於雅魯藏布江邊的半山腰上,俯首可見萬丈懸崖下的雅魯藏布江激越奔流。綿延無際的蒼山密林,層層簇擁,雲上之城的墨脫,宛如一顆紅色瑪瑙,鑲嵌在一塊巨大的碧玉之中。

傳說一千多年前,藏傳佛教的奠基人蓮花生大師,發現這個美麗的地方形似盛開的蓮花,便命名此地為「白瑪崗」,意即「蓮花秘境」。墨脫縣人口少,僅14000余人,主要生活著中國最後認定的兩個民族,門巴族和珞巴族。縣城規模小,但玲瓏精致,兼具民族傳統與現代時尚氣質。商業氛圍不濃,人們生活閑適恬逸。

美麗邊城,秘境墨脫。(拍攝:田文國)

墨脫縣城街道。(拍攝:田文國)

晚上我去了縣城中的「蓮花聖地公園」,這裏是墨脫縣城最熱鬧,也最具現代氣息的地方。廣場上燈光五顏六色,很多市民在民族風情與現代時尚交融中,歡歌起舞。我走進一家「蓮花書屋」,上下兩層,燈火通明,寬敞雅致。這是一家圖書館性質的書屋,書籍只看不賣。在這裏瀏覽了一本關於墨脫的書籍,對這方秘境的前世今生及風土人情有了一麟半爪的了解。

墨脫的石鍋和石鍋雞,名聲如雷貫耳。在當地一家石鍋專賣店,與老板閑聊了起來。石鍋原材料,產自南迦巴瓦山一種天然的皂石,可耐2000度的高溫,傳熱快,不沾鍋,不變色,含有人體所需的鋅、鐵等十余種礦物元素,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見證了當地漫長的石器時代。據說用這種石鍋烹飪食物,不僅於人的健康大有裨益,並且還能給人不一樣的美食體驗。我們中午在一家餐館特意點了石鍋燉雞,老板再三強調必須要用3個小時慢燉徐煨,只能晚餐享用。品嘗時確有一種特別的清香。

果果糖大拐彎。(拍攝:田文國)

果果糖大拐彎,是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中一個獨特的自然奇觀,也是墨脫最響亮的名片。雅魯藏布江從崇山峻嶺奔來,突然在這裏圍繞一座江心孤島轉了個360度的大回環,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奇觀。其形狀像個棒棒糖,故而得名「果果糖大拐彎」。

大拐彎距墨脫縣城僅12公裏,我們從縣城遊客中心統一乘車出發,走過雅魯藏布江德興大橋,再乘擺渡車上山,半個小時就到了山上。

雅魯藏布江多林大拐彎。(拍攝:田文國)

一座蓮花狀的玻璃觀景台,擠滿了觀光的遊人。登高遠望,一彎風光盡收眼底。雅魯藏布江如一條巨大的蒼龍盤繞著一座圓形的綠島,島嶼周圍是茂密的森林,中間是翠綠的梯田茶園。茶園形似中國地圖,中間還有一個紅色的五角星造型,應是茶農特意創作的圖案,以抒愛國之情。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峻拔壯美,奇邃幽奧。水在深谷奔湧,雲在峽峰飄逸,水是流淌的雲,雲是飛翔的水。雲與水給了大峽谷千般柔情、萬丈豪情。

咆哮的雅魯藏布江,在此急拐後向南奔去。(拍攝:田文國)

本來咆哮東去的雅魯藏布江,突然在這裏回首一望,便轉身南下。難道這一回望是對故土依依不舍?知道自己將一去不復還,向母親作個深情告別?我願意相信,這水是有靈性的,何況是流淌於佛國聖地的水。墨脫是雅魯藏布江流經中國的最後一個縣,向南不遠,便流入了印度。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