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旅遊日記之:「秘境滄源」第三天

2024-02-01旅遊

今天的景點比較多也比較小,走路太多,挺累的。比較值得一提的有以下幾個景點。

愛情的棲息地

早餐後就驅車大約一個小時到了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的班鴿村參觀「千米畫廊景區」。到達景區後乘坐景區的電瓶車到達景區最精華的部份——董棕樹林。景區主要位於兩側削壁之間的峽谷。原來是一個自然村,但為了搞旅遊,幾乎村裏的農田全部都用於種植油菜花,供遊客觀賞。現在剛好是油菜花開花的季節,雖然未到全盛,但也挺漂亮的。油菜花地的中間有觀賞棧道和幾個淘汰的綠皮火車車廂,這些車廂是作為「國際戶外營地」。可惜「營地」半個人影都沒有。

導遊說村民原來的房子全部都拆除了,現在的房子是政府支助下重建的。因為是部份政府支助,部份村民自籌,所以有錢的人就選中了商業街臨街的部位,而且都是三層樓的臨街商鋪,而沒錢的就被安排在比較偏僻的位置,只建一層。雖然也都是統一的紅色屋頂,但明顯就不如商業街的豪宅了。我想這樣的結果也許貧富懸殊會越來越大。當然這不是我該操心的問題。村裏還有一個很不錯的廣場和黨群服務中心、小學、公共廁所等等配套設施。可惜的是遊客只有我們這個團,而且沒有人消費一分錢。我跟村民閑聊了一會,他們說遊客很少,一般只有國慶和春節長假才有一些遊客。不知道一年365天,除了十幾天的長假之外他們能幹些什麽?經濟來源在哪?

景區是在兩側削壁夾一條山谷之中。兩側削壁幾乎成90度角的垂直於地面,大片的董棕樹主要集中在陰面削壁上,陽面峭壁也有零散的一些,但不多。峭壁上的巖石呈深淺不一的灰色,層次分明,彎彎曲曲。巖石間還有一些涓涓細流,巖石與巖石之間頑強地生長著各自樹木和灌木,灌木叢中還盛開著一些小花。巖石的一側是董棕林,另一側則是大小不一的雜樹林,與原始森林的樹木差不多。我們站在棧道觀賞眼前的美景,確實是一副純天然的山水畫。也許這應該是畫家們寫生的最好場所,可惜沒有見到一個寫生的人。

這些董棕樹是原始的、野生的。董棕樹是恐龍時代的植物,也是恐龍最喜愛的食物,不知道恐龍的滅絕是因為食物的缺乏還是大自然的災難?無論如何,這裏肯定曾經是恐龍的故鄉。現在該地區的路邊也有許多董棕樹,但那是人工培育的,而崖壁上的這一片確實原始的,所以比較難得,可以說是植物中古董。董棕在【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危。也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景區」也就因為這一片董棕樹而興建。

不知道是為了配合旅遊的宣傳還是確實有這麽一個故事。這裏也以「愛情村」為主題打造。故事的大概是:「班鴿村」在佤族人的語言中是:「愛情的棲息地」。很久很久以前,這一帶的村莊都很貧窮。有一年這裏很多人生了「怪病」死去,整個村子的人都很害怕。村裏一位年輕人叫巖惹,是個孤兒。有一天晚上睡覺時夢見他的爺爺說董棕樹上有一種「娘布落」的藤蔓可以醫治這種病。於是他一大早起來就準備了很多幹娘和鐮刀到了董棕樹林,可是過了25天了還是找不到「娘部落」。糧食已經吃完,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忽然聽到一顆很高的樹梢上傳來小鳥動人的歌唱。擡頭看去,在最高的那片樹葉裏,在小鳥歌唱的地方竟然有「娘部落」的藤蔓。於是他努力的爬到樹梢上,砍下這些藤蔓。這是小鳥也飛走了。他背著藤蔓往村莊走,路上經過一個美麗的湖泊,突然看到一位穿著白色衣服的仙女在湖中洗澡,戲水。他臉一紅趕緊低下頭回家。他帶回來的藤蔓治好了村裏的怪病。村裏恢復了往常的平靜。但是很奇怪的是他本來淩亂的家卻莫名其妙的變得很幹凈、很整潔,而且每次耕田回家總是有熱騰騰的飯菜。他問鄰居是哪個好心人幫助他,鄰居卻說:「你一個孤兒,沒有錢,誰會來幫助你。」他心想一定要搞清楚是誰對他那麽好。於是有一天他照常出去耕田,之後偷偷的繞回家看。結果看到了在湖中洗澡的那位美麗的仙女正在收拾房間。兩人相對,互相產生了愛意,於是他們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仙女告訴小夥子她是小龍女,因為看到小夥子為了治好村民們的病不惜辛勞,是一個憨厚善良的人。於是告別天庭,下凡到人間,要與他共度一生。可是幸福的日子沒過多久,村民們就認為仙女不是凡人,會給村子帶來疾病,於是把他們趕走。他們就到了董棕樹林,在這片山谷之中開荒、種田、養兒育女。慢慢的,因為愛情而來年輕男女雙雙對對的出現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於是就成了現在的「班鴿村」即:「愛情的棲息地」。董棕樹成了愛情樹,鵪鶉鳥成了愛情鳥。故事很美好,無論如何這故事成了永久的傳說,也成就了「班鴿村」,成為吸引遊客的主題。

滄源巖畫

滄源巖畫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巖畫之一。我們在寧夏遊玩的時候也去看過類似的巖畫。估計畫作的時間差不多,都是三千多年前原始社會晚期的作品。對古老藝術一竅不通的我也就看看而已,沒有多大的熱情,更不懂得研究。參觀這些巖畫最受累的是我的膝關節。從景區入門到巖畫景點起碼要爬一千級以上的台階。這裡海拔兩千以上,爬這麽多的台階實在費勁。團隊中好幾位年紀大的都沒有上去參觀,我還堅持爬上去,實在有點後悔。

專家說這些巖畫是用赤鐵礦粉與動物血調合成的顏色繪制而成的。目前發現的有一千多幅。畫作的主要內容是人和動物的輪廓,還有一些房屋,樹木,狩獵場面等等。我想幾千年前的古人們能在這深山老林的懸崖峭壁上作畫確實不簡單,至少說明這些都是智人。我感覺這些巖畫有點跟埃及的象形文字元號差不多,不知道古人是否也以此作為文字與人溝通?而且他們是怎樣爬到這峭壁之上的?似乎也是個迷,有點不可思議。就像那些懸崖上的寺廟,棺木等等,在沒有現代機械的年代是怎樣弄上去的。這些巖畫歷經三千多年而不褪色,不毀壞也真是奇跡。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

葫蘆小鎮

葫蘆小鎮是一個全新的人工景點,2019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是AAA級景區。景區入門有一條很寬大的迎賓大道。景區內主要是沿著一條小溪流兩側新建的商業街。小溪流兩旁小橋流水,樹木花卉維持得不錯,尤其幾顆櫻花樹挺美的。溪邊矗立著各種反映少數民族傳統生活的民俗雕塑。街中心有一個巨大的葫蘆雕塑、大型演藝舞台、黨群服務中心、農康寶……等等。從景區的設計來說確實不錯,據說花了五千多萬打造的。看景區介紹還有二期,三期……等待建設。這裏沒有住戶,估計是附近村民白天到這裏做生意,晚上回家。但我們是唯一的遊客,沒有見到其他遊客。商業街幾乎沒有人開店,連「黨群服務中心」裏面似乎也沒有人。整個景區空蕩蕩的,我們也就拍拍照就走了。我經常在想全國各地都在搞旅遊景區,投入大量資金,到底有多少能收回成本?農民們沒有了土地,只靠這些沒有遊客的景點如何維持生計?

葫蘆小鎮打造的題目是這裏森林覆蓋率很高,負離子含量很高。氣候溫和,冬天不冷,夏天不然,適合人類生活,所以是觀光旅遊,養生度假的好地方。另外是多民族集中的地方,與緬甸交界,是連線東南亞國家的門戶,可以迎接各國友人。

此外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跟「班鴿村」同一個名字:巖惹。在【司崗裏傳說】中大概是:天神選定了一個叫「巖惹」的善良男孩來完成人類的重生。當洪水來臨之際,天神給了巖惹一艘小船和一頭母牛,一些種子 ,洪水退去之後,人類滅絕,大地一片荒涼。巖惹就就這些種子撒滿大地,大地又有了生機。天神又讓巖惹與母牛交配,三年後母牛產下一個雞蛋大的葫蘆籽。巖惹將葫蘆籽種在山上。一年後葫蘆藤爬滿了山頭,結出一個巨大的葫蘆。九年後葫蘆裏傳出各種聲音,於是巖惹用長刀劈開葫蘆,葫蘆裏便走出了人和動物,從此地球又有了人類和動植物。

這個神話故事比「班鴿村」的故事更加神。不過我想既然葫蘆是少數民族最崇拜的東西,也許與古時代的生殖崇拜有關。葫蘆象征著女性的子宮,在以女性為主導的時代,子宮就代表著人類的生生不息。這與各地,甚至各國古代都有的生殖崇拜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