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探訪張藝謀父親張秉鐸老縣舊居

2024-02-02旅遊

張秉鐸舊居周邊全貌。王韜 攝

時值深秋,陜西省平利縣老縣鎮北河沿岸群山層林盡染,在秋末初冬的艷陽下煥發出五彩斑斕的色彩。

平利縣文聯主席王建春、兼職副主席王韜、【平利文學】編輯王莉、駐老縣鎮作家魏遠垠、畫家鄭字堂等一行,饒有興致地走進北河村,探訪張藝謀父親張秉鐸在特殊年代曾居住8年的舊居譚家老宅。

王建春一行先後參觀了譚家老宅,采訪了當年與張秉鐸下放時期有過交集的村民,回憶其生活的點滴往事,以及張藝謀來平利看望父親的軼事。

當年,善良樸實的社員不敢過多與其交集,但從不為難,張父獨善其身,堅持晨練,按時作息,自覺出工。可能憂郁壓抑或者關中人本老氣橫秋模樣,實際年齡五十多歲的張父,在社員眼裏成了六七十歲老頭兒。

村民余永明回憶,張父瘦高個兒,眉毛濃濃的,很有氣質,說的關中話,不茍言笑,張藝謀像極了他父親,但可能沒他父親高。張父自己在房屋後山坡頂上開辟了一塊空地,每天早上準時到那兒練武,現在才知道那是打太極。張父雖然言語少,也不敢過多走近社員,怕連累人家,但對鄰裏大人、孩子很好,不做聲地幫忙。平時從西安返回,總是給小孩帶些舊衣物和玩具,有時給她們講故事、教兒歌,孩子們都喜歡他。看到房東柯昌華手凍裂了,就讓夫人從西安購買了凍瘡膏帶來,很快就治好了,訊息傳開,生產隊的許多婦女都來找他,他不厭其煩地買藥、帶藥、送藥並分文不取。發現房東孩子額頭上有燙疤,他讓夫人寄來燙傷膏,指導小丫頭堅持天天抹藥,終於徹底治愈燙傷。看到房東奶水不夠,孩子經常餓得嗷嗷叫,他趕緊寫信求助夫人寄來一個處方,讓譚繼貴照處方買中藥蒸烏雞發奶,終於解救了母子的燃眉之急。看到孩子用小指頭長的鉛筆將就,就送孩子新買的鉛筆,還給孩子買作業本、文具盒。為了省錢,還給孩子買紙裁成練習本。今年80歲的李蘭琴至今還贊嘆:人家文化人裁出來的紙、訂出來的本子,比我們婦女還整齊。我們有好吃的了,都喊他,可他不知是怕連累我們,還是吃不慣或嫌不衛生,都婉拒了。人家即細心也講究,米裏的谷子挑出來都舍不得扔,還要碾開吹掉谷殼再做飯吃。自己生火做飯,雖然粗茶淡飯,但幹凈衛生,吃笨蒜薹,還要輕輕刮掉上面一層綠皮。他的身體不太好,生產隊也照顧他,很少讓他去勞動,他就時常爬山,回來就關著門看書。他從西安帶來引子腌泡菜,有時候自己下面條吃。

聊到張藝謀來看他父親這事,當年鄰居李蘭琴說有印象,一個瘦弱小夥斜挎書包,邊怯生問路邊四處驚恐張望,到了門口,他父親迎了出來,面無表情說了句「來了?」小夥子答「來了。」倆人朝房東和看熱鬧的我們點了點頭,便進了他父親書房加臥室的小房間。過了一會兒,張父出來請柯昌華給他添個客夥,柯昌華就趕緊炕鍋盔饃,給他們打了雞蛋湯。吃飯的時候,張父對他兒子說‘你姨做的饃好吃。平時他們待我挺好的,你們放心吧。’吃完飯,他兒子在門前院子裏還給柯昌華全家照了像。」聽說後來將照片還寄給了柯昌華他們。

太陽快落山了,深秋的風帶著寒氣,逼得我們暫時收住回憶。大家紛紛表示,無論張秉鐸本人,還是著名導演張藝謀,都與平利縣、老縣鎮、北河村有著割不斷的時間軸線,牽起往事、拴住記憶,這是一筆重要的人文資源,一定要開啟思路,共同努力開發好、使用好這筆財富,透過打造人文文化節點、建設民宿、開辦農康寶等方式,創造人文引流的有利條件促農增收,為文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鋪開道路。(遙望五峰)

編輯:梔玥|稽核:王韜

延伸閱讀: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28053160006795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