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探秘上海難得開放的軍閥宅邸,內部奢華依舊,現在歸醫院管理

2024-07-19旅遊

說起上海的白公館,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都是汾陽路上那一座,即現在上海滬劇院的所在地。其實在虹口區的多倫路上,也有一座白公館,主人都是桂系將領白崇禧。

多倫路上的白公館,上世紀30年代由廣東商人李氏兄弟建造。抗戰時公館被轉賣給日本人,戰後作為敵產被國民黨政府接收,成為白崇禧的公館。人稱‬「小諸葛‬」的‬白崇禧‬在上海的房產不少,住在此地的時間並不長。白崇禧之子,著名台灣作家白先勇幼年時曾居住於此,幾十年後他故地重遊時發現建築保存完好,曾欣喜地說:「這裏就是我童年的家」。

解放後這裏曾經先後為上海畫院、上海越劇院、海軍411醫院體檢處,此前每次路過都是大門緊閉,只能在圍墻外眺望高處的建築細節,令人無限遐想。現在這裏是411醫院的中醫門診部,這次路過發現門口樹著「歡迎參觀」的牌子,便大膽進去探秘了一番。

這是一棟典型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大門所在的外立面類似同風格的何東舊居。建築平面呈凸字形,主立面對稱構圖,橫縱三段式劃分,凸出部份為四根二層通高的變形柯林斯式立柱,形成開敞式柱廊。建築整體氣勢壯觀,建築體量為多倫路住宅之最。

入口門廊的兩側墻面,各有一處凹進的半圓形壁龕,原來裏面有一尊大理石女神像。現在壁龕仍留存著,只是裏面已空無一物。想到前幾天參觀的何東舊居南立面也有左右兩壁龕,同樣空無一物,猜測經歷了同一波處理浪潮。

圍墻裏還有一片小花園,院內四周植滿冬青,棕櫚,梧桐等綠植。還有各式花木,如春開火紅的石榴花,夏結晶瑩的葡萄,秋有香氣逼人的木犀,冬有濃郁的臘梅。花園裏的座椅上,有三兩老人正在休息談天,四周十分安靜。

內部的裝飾並未見太多改動,拼花地磚,石膏線吊頂,歐式壁爐,木質護墻依舊呈現著滿滿的歲月細節。只是在這一空間活動的人,從當年的高門大戶,變成了現在的醫護人員和前來看診的病人。讓人感嘆時移世異。

上海有太多像白公館這樣的建築,建造者已不知所蹤,使用/居住者也如走馬燈似的輪換。即使如白崇禧般聲名顯赫、能夠以姓氏為建築命名的人,也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粟、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

現在說起上海的Citywalk大多集中在上海靜安黃浦這些梧桐區老馬路,很少有人提及虹口多倫路,知道‬多倫路白公館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多倫路、四川北路及周邊區域,一度也是極度繁華之地,魯迅、老舍等知名人士居住在此,革命火種也多處存在。因此來這裏轉轉,會有不一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