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都廣之野」見證廣都

2024-07-28旅遊

布達拉公/文

幾天前去了「廣都博物館」,對【山海經】中描述的豐腴之地,有了更為真實真切的了解。

【山海經】中寫道,「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後稷葬焉。其城方三百裏,蓋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鸞鳥自歌,鳳鳥自舞,靈壽實華,草木所聚。爰有百獸,相群爰處。此草也,冬夏不死。」

大致意思是說,廣都這個地方是後稷的土葬之地,是出仙女的地方,是各種百谷生長的地方,是鳥獸和睦共生的地方,花草樹木在冬夏裏都不會死掉。

那自然是好地方,怪不得在【山海經】能有這麽一段文字記載。可這之後的人文歷史呢,還得靠博物館了。這不「廣都博物館」就在人們掛念中,出現在了腳下和身邊。

今天的成都雙流,就是曾經的廣都。曾經與成都、新都並稱古蜀"三都",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置縣,因避諱隋煬帝楊廣名諱,改廣都為雙流沿用至今。

置身在高大宏偉的廣都博物館裏,處處能感受到這塊土地,在千年開發中對人類文明史的巨大貢獻。

「都廣之野」 「平原晨曦」「廣都樊鄉」 「絲路源點」、 「蜀郡名縣」 「川中水埠」「天府重鎮」,七大展廳,詳細展示著綿延4500年的重點文化和人類遺存,曾經散落在石器時代、古蜀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兩宋時期、元明清至民國時期等各個時期的文物,以石器、玉器、陶器、青銅器、瓷器、骨角器等形狀,在這裏得到集中有幸的遇見,特別是世界第一口鹽井——「廣都鹽井」、世界第一張錢幣紙張——「交子」、世界最早標明產地的蜀錦「聯珠對龍紋綾」等多個第一,給了【山海經】神、人、谷、獸、草和諧共生的更好回答。

整個博物館共有3層9037平米,有3000件館藏文物,時間跨度達到了10萬年,讓曾經消失的「廣都」真切地矗立在了瞿上宜城了。

每一件都是史官,講述著幾千年來的文明行程。每一個都是見證,記載著開疆拓土的歷史功勛。每一張都是問候,承載著風雲流逝的無比厚重。都廣之野下的廣都,雖已遠去卻還在新生……

均為自拍。

——2024年7月28日 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