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印度真的有部份中國新聞上說的那麽的落後嗎?

2024-07-13旅遊

印度一直都是一個神奇的國度。

之前網路上就有台灣機長吐槽印度德裏一架飛機撲面而來的不是新鮮的空氣,而是屎臭味!

疫情前,公司有印度的旅遊團,遊客去之前,我們都會跟客戶千叮嚀萬囑咐說清楚,在印度千萬不要亂吃東西,外面的任何小吃地攤的東西都不要吃,要吃食物只能去我們公司指定的中餐館用餐,否則任何情況都可能發生。

公司去過印度的導遊都說,寧願去尼泊爾、不丹、以色列這些國家都可以,就是不要去印度,一個是因為印度確實不安全,另外一個印度很多東西真的會顛覆我們的想象,很多地方臟亂差是真實的存在。 對於女導遊來說去印度是一件極其不安全的事。去印度的導遊都是架脖子去的,一般人還真幹不了這活兒。

疫情後,公司幹脆就連印度旅行團都取消不發團了,出去的旅客回來跟我們反應真的一言難盡,並且明確表示,以後再也不會前往印度了。

確實想賺阿三哥的錢,得要命硬,基本是難上加難,最後公司領導決定幹脆放棄發印度的旅行團。

如果去印度旅遊的話,建議先可以了解一下歷史,印度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

其歷史發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古印度文明時期(約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也被稱為哈拉巴文化,中心在印度河的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兩地。這一時期已有城堡丘和擁有網格狀街道的城市,城市廢墟位於河流附近,下城區有專門的家庭作坊。

2、 吠陀時期(約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可分為「早期吠陀」(公元前1500年至前1000年)和「後期吠陀」(公元前900年至前600年)。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次大陸,創立了婆羅門教。早期吠陀時期是從遊牧牧民過渡到定居的村莊社群混合牧民和農業經濟的階段。

3、 列國時代(公元前6世紀至前4世紀):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城邦國家。

4、 孔雀王朝(公元前4世紀至前2世紀):旃陀羅笈多推翻摩揭陀的難陀王室,建立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期達到巔峰,除極南端的一些國家外,幾乎統一了整個印度。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並進行廣泛傳教活動。孔雀王朝衰落後,印度又恢復了列國時代的分裂狀態。

5、 貴霜王朝(公元1世紀至3世紀):大月氏人侵入印度後建立,在迦膩色伽一世時期達到鼎盛。該時期大乘佛教和犍陀羅藝術得到發展。6、 笈多王朝(公元4世紀至6世紀):統一了分裂的北印度地區,是印度歷史上的黃金時代。超日王時期是其鼎盛階段,中國僧人法顯曾在此時期來到印度。這一時期也是古印度從奴隸制社會走向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

7、 戒日王朝(公元7世紀):戒日王透過一系列軍事和外交活動,統一了北印度部份地區。唐朝玄奘法師曾遊歷此地。戒日王朝時期封建制度在印度最終確立。

8、 拉其普特時期(公元7世紀至12世紀):拉其普特人內部有諸多民族,這一時期古印度諸國大多由他們建立。

9、 德裏蘇丹國時期(公元13世紀至16世紀):由多個伊斯蘭王朝組成,是印度地區伊斯蘭化的時期。

10、莫臥兒帝國時期(公元16世紀至19世紀):突厥化的蒙古人建立,強盛時期幾乎統一了整個印度。但隨著奧朗則布去世,帝國走向衰落。1849 年英占領印度全境,開始了殘酷的殖民統治。1947 年 8 月 15 日印巴分治,印度宣布獨立,1950 年 1 月 26 日成立印度共和國。

印度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如宗教(印度教、佛教等)、文學(【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等)、哲學等方面都對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印度歷史上也不斷受到外族入侵和文化融合的影響。

印度在漫長的歷史行程中,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發展。如今的印度是一個擁有多元文化和眾多人口的國家,在科技、農業、服務業等領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也是全球重要的新興經濟體之一。

阿三哥很多東西是完全顛覆我們的想象的,要是再高種姓行階層的市中心,其實都算環境很好的,但是印度的貧民窟就真的是一言難盡。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又稱賤籍制度、印度卡斯特體系。

它是古印度最為典型且最為森嚴的等級制度,與印度教、婆羅門教有著密切的關聯,在古代埃及、非洲、斯裏蘭卡、伊朗、尼泊爾等地也曾經存在。

「種姓」一詞源自拉丁語的 castus,音譯「卡斯特」(Caste),本意為「純潔」「不雜」。在古代梵語中叫做「瓦爾納」,意為「顏色」,中國古代的漢譯中稱為「種姓」。

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個主要等級:

1. 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眾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2. 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征收各種賦稅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3. 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4. 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被認為從事低賤的職業。

除了以上四個等級外,還有最下層的「賤民」(也被稱為達利特),他們多從事最低賤的工作,賤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種姓之列。

種姓制度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觀點認為是雅利安人社會內部階級分化的結果。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為了區別於當地膚色黝黑的達羅毗荼人,他們自稱「雅利安」(意為高貴者)。雅利安人自己演變為婆羅門、剎帝利,掌握了國家主要的權力,大部份普通雅利安人成為吠舍,而被征服者達羅毗荼人則成為了首陀羅。為了維護種姓制度,防止其崩潰,跨種姓結婚的後代就很容易成為賤民。

印度教認為眾生平等,但高種姓之人的肉體是純潔的,而低種姓之人的肉體被汙染了,所以低種姓的人必須在此生好好做人,安於自己的階級,來生就有可能成為高種姓。這種宗教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種姓制度的穩定性。

1947年印度脫離殖民體系獨立後,種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廢除,各種種姓分類與歧視被視為非法。然而,在實際的社會運作與生活中,種姓制度仍然存在一定影響,尤其在一些農村地區。種姓制度所產生的種姓隔離、社會不平等現象,以及「潔」與「不潔」的觀念,深深滲透到印度社會生活、政治、文化教育、思想等領域。

盡管現代印度社會在不斷發展進步,但種姓制度的影響依然難以完全消除。不過,隨著社會的變遷和人們觀念的逐漸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對種姓歧視,努力追求平等和公正。同時,印度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促進社會的平等和包容,推動不同種姓之間的融合與發展。

要註意的是,雖然種姓制度在印度有著廣泛的影響,但並不能簡單地根據種姓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能力或價值。每個人都應該被平等對待,而不應該因為其所屬的種姓而受到歧視或偏見。在現代社會中,尊重他人的權利和尊嚴,倡導平等、公正和包容的價值觀,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同時,對於不同文化和社會制度的了解,也應該以客觀、理性和尊重的態度去認識和理解。

印度是一個擁有豐富歷史和文化的國家,有許多值得一遊的景點。以下是一些印度旅遊的路線推薦:

金三角路線:這條路線通常包括印度北部的三座城市:德裏、阿格拉和齋普爾。德裏是印度的首都,有許多歷史遺跡和現代化建築;阿格拉有著名的泰姬陵和阿格拉堡;齋普爾則以其粉色的城市宮殿和美麗的琥珀堡而聞名。這條路線適合第一次去印度旅遊的遊客,時間大約為10天左右。

穿著紗麗,遮住臉的印度女人indian woman in sari with her face

印度教聖地之旅:如果你對印度教文化感興趣,可以選擇前往印度教的一些聖地,如瓦拉納西、鹿野苑、菩提伽耶等地。這些地方都有許多古老的寺廟和宗教遺址,可以深入了解印度教的文化和歷史。

自然風光之旅:印度有許多美麗的自然風光,如喜馬拉雅山脈、恒河、喀拉拉邦的海灘等。你可以選擇前往這些地方,欣賞美麗的自然景色,體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印度旅遊註意事項:

簽證與護照: 提前辦理好有效簽證,確保護照有效期至少還有 6 個月。隨身攜帶護照和簽證影印件,以備不時之需

註意事項:在印度,必須在飛機起飛前3小時到達國際機場辦理手續,1.5-2小時到達國內機場辦理手續。部份地區中國籍是禁止進入的,如克什米爾地區、拉賈史坦部份地區、加蘭邦等,這些地方需要註意不要前往。

網路:印度的網路覆蓋情況可能不太好,有些地方可能沒有訊號。建議在入境前或者機場辦理國際流量卡,或者下載轉譯軟體。

健康與衛生:接種必要的疫苗,如A肝、B肝、傷寒等。註意飲食衛生,避免飲用生水,盡量食用煮熟的食物。攜帶常用藥品,如止瀉藥、退燒藥、消炎藥等。

飲食:印度的食物和飲用水衛生狀況可能不太好,容易引起腹瀉等問題。建議攜帶一定量的方便食品,如罐頭、泡麵、鹹菜、火腿腸等,非必要不建議嘗試路邊小吃。

穿著適當:印度是一個保守的國家,在宗教場所和文化遺址,遊客需要穿著適度和得體的服裝,進入寺廟需要赤腳。女性遊客盡量避免單獨行動,尤其是在夜間。 穿著得體,避免過於暴露的服裝。

尊重當地文化和習俗:印度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不同地區和城市之間有著不同的習俗和文化。作為遊客,尊重當地人的習俗和文化是至關重要的。

註意安全:在印度旅遊時,要註意個人和財產安全,避免在夜間獨自外出,尤其是女性遊客。同時,要註意防範詐騙和盜竊等犯罪行為。

攝影限制:在某些軍事區域、政府建築和特殊場所,未經允許不得拍照。

印度在高種姓地區確實跟已開發國家的城市差不多,但是絕大多數都是貧民窟,這個環境確實差強人意,去印度旅遊一定要註意安全,特別是女性去印度旅遊,女性去印度我個人是建議不要去。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